在易感鸡群中,本病往往突然发生,潜伏期短,感染后2~3天出现临床症状,早期症状之一是鸡啄自己的泄殖腔现象。发病后,病鸡下痢,排浅白色或淡绿色稀粪,腹泻物中常含有尿酸盐,肛门周围的羽毛被粪污染或沾污泥土。随着病程的发展,饮、食欲减退,并逐渐消瘦、畏寒,颈部躯干震颤,步态不稳,行走摇摆,体温正常或在疾病末期体温低于正常,精神萎顿,头下垂眼睑闭合,羽毛无光泽,蓬松脱水,眼窝凹陷,最后极度衰竭而死。5~7天死亡达到高峰,以后开始下降。病程一般为5~7天,长的可达21天。
本病明显的发病特点是突然发生、感染率高、尖峰死亡曲线、迅速康复。但一度流行后常呈隐性感染,在鸡群中长期存在。
死于感染的鸡呈现脱水、胸肌发暗,股部和胸肌常有出血斑、点,肠道内黏液增加,肾脏肿大、苍白,小叶灰白色,有尿酸盐沉积。
法氏囊是病毒的主要靶器官,感染后4~6天法氏囊出现肿大,有时出血带有淡黄色的胶胨样渗出液,感染后7~10天发生法氏囊萎缩。变异毒株引进的法氏囊的最初肿大和胶胨样黄色渗出液不明显,只引起法氏囊萎缩。超强毒株引起法氏囊严重的出血、瘀血,呈“紫葡萄样”外观。受感染的法氏囊常有坏死灶,有时在黏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淤血性出血,偶尔见弥漫性出血。
脾脏可能轻度肿大,表面有弥散性灰白的小点坏死灶。偶尔在前胃和肌胃的结合部黏膜有出血点。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迅速发病、高发病率、有明显的尖峰死亡曲线和迅速康复)和肉眼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仍需进行实验室检验。
1.采集具有典型病变的法氏器和脾脏,用加有抗生素(l0000国际单位/毫升青霉素和l0毫克/毫升双氢链霉素)胰蛋白磷酸缓冲液制备成20%的匀浆悬浮液,悬浮液以1500转/分钟离心20分钟,收集上清液,于-20℃以下冰冻贮存,实验室分离病毒。
2.血清学实验除做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外,微量血清中和试验也是诊断本病的特异性的有效方法。
传染性法氏囊病(甘保罗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苗和活苗两类。灭活苗一般用于活苗免疫后的加强免疫,具有不受母源抗体干扰,无免疫抑制危险,能大幅度提高基础免疫的效果等优点,常用的为鸡胚成纤维细胞毒或鸡胚毒油佐剂灭活苗对已接种活苗的鸡效果较好。免疫接种是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主要方法,特别是种鸡群的免疫,将其母源抗体传给子代使雏鸡免受法氏囊病病毒的早期感染。
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系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HQ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经甲醛灭活,加矿物油佐剂乳化,混合制成。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免疫期限为4个月。开产前1个月左右的种鸡,颈部皮下或肌肉注射,每只0.5毫升。用于健康鸡,体质瘦弱、患其他病者不能使用。2℃~8℃保存,有效期12个月;20℃以下保存,有效期6个月。
2.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IBNB87),系用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株B87株接种SPF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加适当稳定剂,经真空干燥制成。用于各品种健康雏鸡群的正常免疫,以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滴眼、点嘴免疫,每只鸡滴眼、点嘴1~2滴(0.03毫升)。饮水免疫,剂量加倍。-15℃以下保存,有效期8个月。
3.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三价活疫苗(IBNB87),系用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株(B87株、CA89株、228ETT2512)接种SPF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物,加适当稳定剂,经真空干燥制成。适用于鸡群的正常免疫,以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滴眼、点嘴、滴鼻免疫,每只鸡滴眼、点嘴、滴鼻0.05毫升。滴眼、点嘴后应停止12秒再雏鸡,以确保药液进入。-15℃以下保存,有效期8个月;2℃~8℃保存,有效期12个月。
4.鸡新城疫、传染性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三联四价活疫苗,系用鸡新城疫克隆株Clone30、传染必囊病B87、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株H120、肾型弱毒株IBN接种SPF鸡胚,收获感染组织及病毒液,加适当稳定剂,经真空干燥制成。专用于3~5日龄健康雏鸡群的免疫接种,以预防新城疫、传染性囊病和呼吸型、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早期感染。滴眼、滴鼻免疫最佳,也可饮水、喷雾。每只鸡滴眼、滴鼻1~2滴(0.03毫升)。饮水免疫,剂量加倍,饮水量每只鸡4~6毫升。-15℃以下保存,有效期24个月。
除对症疗法外,无其他治疗方法。但注射卵黄抗体或病愈鸡的血清可以防止此病的严重流行或者大大减少其损失。
要控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必须树立科学的综合防疫思想,做好严格彻底的隔离、消毒工作;饲喂新鲜全价饲料和添加营养保健药物,提高鸡群的健康水平;从种母鸡做起,使雏鸡获得水平高而均匀的母源抗体;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优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采用正确的免疫方法。
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内脏器官、肌肉和皮肤发生单核细胞浸润,形成淋巴肿瘤为特征。
鸡感染本病后死亡率高,产蛋率下降,免疫抑制及进行性衰弱,是鸡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马立克氏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甲亚科的马立克氏病毒属禽疱疹病毒2型。
根据抗原性不同,马立克氏病毒可分为三种血清型,即血清l型、2型和3型。血清1型包括所有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含强毒及其致弱的变异毒株;而血清2型包括所有不致瘤的马立克氏病毒;血清3型包括所有的火鸡疱疹病毒及其变异毒株。
传染源为病鸡和带毒鸡(感染马立克病的鸡大部分为终生带毒),其脱落的羽毛囊上皮、皮屑和鸡舍中的灰尘是主要传染源。此外,病鸡和带毒鸡的分泌物、排泄物也具传染性。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本病主要感染鸡,不同品系的鸡均可感染。火鸡、野鸡、鹌鹑和鹧鸪均可自然感染,但发病极少。
本病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一旦侵入易感鸡群,其感染率可达100%。本病的发生与鸡的年龄有关,鸡年龄越轻,易感性越高,因此,1日龄雏鸡最易感。本病多发于5周龄~8周龄的鸡,发病高峰多在12周龄~20周龄。我国地方品种鸡较易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在自然条件下,本病的潜伏期不定。根据发病部位和临床症状,可分为神经型(古典型)、内脏型(急性型)、眼型和皮肤型。
神经型:主要侵害外周神经。侵害坐骨神经时,常见一侧较另一侧严重;发生不全麻痹,步态不稳,以后,完全麻痹,不能行走,蹲伏地上,一只腿伸向前方,另一只腿伸向后方,呈剪叉状。臂神经受侵害时,被侵侧翅膀下垂。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侵害时,病鸡发生头下垂或头颈歪斜。迷走神经受侵时可以引起失声、嗉囊扩张及呼吸困难。腹神经受侵时,常有拉稀症状。病鸡常因采食困难、饥饿、脱水、消瘦、衰弱而死亡。
内股型:常侵害幼龄鸡,死亡率高,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顿,不吃,病程较短突然死亡。
眼型:可侵害一只眼或双眼,丧失视力,虹膜的正常色素消失。呈现同心环状或斑点状以至弥漫的灰白色。瞳孔边缘不整齐。严重时,瞳孔只留下针头大的一个小孔。
皮肤型:在腿、颈、躯干和背部的羽翼形成小结节或瘤状物。
肉眼可见受侵害神经粗肿,常发生的病变是腹腔神经丛,臂神经丛、坐骨神经丛及内脏大神经等,比正常粗2~3倍,呈灰白色或黄色水肿,横纹消失。有病损的神经多数是一侧性的。内脏病变是形成淋巴性肿瘤或弥漫性肿大,多见于卵巢、肾、肝、脾、心、肺、肠系膜以及骨骼肌和皮肤等处。腔上囊一般萎缩,有时也呈弥漫性肿大。
诊断与疫情报告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病原分离与鉴定:采血分离白细胞,接种敏感细胞,在几天内会出现特征性的蚀斑。放射性沉淀试验(检测感染鸡羽髓)、聚合酶链反应试验。
2.血清学检查:检测感染组织中病毒原和血清中特异抗体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琼脂扩散试验、直接或间接荧光实验、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料采集:用于分离病毒的材料可以是从抗凝血中分离的白细胞,也可是淋巴瘤细胞或脾细胞悬液。也可采用羽髓作为马立克氏病诊断和分离的材料。
马立克氏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预防本病的方法是对胚胎或1日龄雏鸡进行免疫接种,一般用活毒苗。最常用的是火鸡疱疹病毒疫苗,无论是非细胞结合毒的冻干苗,还是细胞结合毒的湿苗都可以用。1型致弱毒株也用作疫苗株,2型马立克氏病毒也可用作疫苗特别是与火鸡疱疹病毒(3型)联合制成二价苗。1型和2型疫苗为细胞结合苗。包括血清1型和3型的二价苗及含有血清1、2、3型的三价苗也已应用。二价苗和三价苗已用来对付那些仅用单价苗不能有效控制的马立克氏病毒超强毒株。
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HVTFC126),系用火鸡疱疹病毒FC126接种SPF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收获感染细胞,经裂解后加适当稳定剂,冷冻真空干燥制成。适用于各品种的1日龄雏鸡,预防马立克氏病。每只鸡肌肉注射0.2毫升。鸡出壳后立即进行预防接种,疫苗应用专用稀释液稀释,且随用随配。用过的疫苗瓶、剩余疫苗、器具等污染物必须进行消毒处理或深埋。-15℃以下保存,有效期18个月。
根据本病感染的原因,应将孵化场或孵化室远离鸡舍,定期严格消毒,防止出壳时早期感染。育雏期间的早期感染也是暴发本病的重要原因,因此,育雏室也应远离鸡舍,放入雏鸡前应彻底清扫和消毒。肉鸡群应采取全进全出制,每批鸡出售后空舍7天~10天,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后,再饲养下一批鸡。
鸡马立克疫苗在控制本病中起关键作用,应按免疫程序预防接种马立克疫苗,防止疫病发生。发生本病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病鸡和同群鸡应全部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场地、鸡舍、用具和粪便等要进行严格消毒。
新城疫
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是由禽副流感病毒型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火鸡、野禽及观赏鸟类的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家禽发病后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伴有神经症状,成鸡严重产蛋下降,黏膜和浆膜出血,感染率和致死率高。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鸡新城疫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副黏病毒属,核酸为单链RNA。成熟的病毒粒子呈球形。由螺旋形对称盘绕的核衣壳和囊膜组成。囊膜表面有放射状排列的纤突,含有刺激宿主产生血凝抑制和病毒中和抗体的抗原成分。
鸡新城疫病毒血凝素可凝集人、鸡、豚鼠和小白鼠的红细胞。溶血素可溶解鸡、绵羊及O型人红细胞。病毒感染一般要经过吸附、穿入、脱衣壳、生物合成、装配及释出等六个阶段。在感染发生时,病毒吸附和穿入细胞是关键的两个阶段。鸡是鸡新城疫病毒最适合的实验动物和自然宿主。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其中以脑、脾、肺含毒量最高,以骨髓保毒时间最长。
鸡新城疫病毒在室温条件下可存活一周左右,在56℃存活30~90分钟,4℃可存活一年,-20℃可存活10年以上。一般消毒药均对鸡新城疫病毒有杀灭作用。
鸡新城疫病毒可感染50个鸟目中27个目240种以上的禽类,但主要是发生在鸡和火鸡。珍珠鸡、雉鸡及野鸡也有易感性。鸽、鹌鹑、鹦鹉、麻雀、乌鸦、喜鹊、孔雀、天鹅以及人也可感染。水禽对本病有抵抗力。
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带毒鸡的粪便及口腔黏液。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尘土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结膜传染易感鸡是主要的传播方式。空气和饮水传播,人、器械、车辆、饲料、垫料(稻壳等)、种蛋、幼雏、昆虫、鼠类的机械携带,以及带毒的鸽、麻雀的传播对本病都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寒冷季节较易流行。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鸡均能感染,但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大龄鸡。纯种鸡比杂交鸡易感,死亡率也高。某些土种鸡和观赏鸟(如虎皮鹦鹉)对本病有相当抵抗力,常呈隐性或慢性感染,成为重要的病毒携带者和散播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为2~15天,平均5~6天。发病的早晚及症状表现依病毒的毒力、宿主年龄、免疫状态、感染途径及剂量、并发感染、环境及应激情况而有所不同。
速发嗜内脏型新城疫,可致所有年龄的鸡发生最急性或急性、致死性疾病。通常见有消化道出血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