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菌对外界的抵抗力较低,一般消毒药均可迅速将其杀灭。放线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和磺胺类等药物敏感。
各种放线菌寄生于动物口腔、消化道及皮肤上,也存在于被污染的饲料和土壤中。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经伤口(咬伤、刺伤等)传播。
主要感染牛、羊、猪。10岁以下的青壮年牛,尤其是2~5岁的牛最易感,常发生于换牙期。马和一些野生反刍动物也可发病。家兔、豚鼠等可人工感染致病。偶尔可引起人发病。
本病以散发为主,偶尔呈地方流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以形成肉芽肿、瘘管和流出一种含灰黄色干酪状颗粒的脓液为特征。
牛多发生颌骨、唇、舌、咽、齿龈、头部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以颌骨放线菌病最多见,常在第3、4臼齿处发生肿块,坚硬、界限明显,初期疼痛,后期无痛,破溃后形成瘘管,长久不愈。头、颈、颌下等部软组织也常发生硬结,不热不痛。舌感染放线菌通常称为“木舌病”,可见舌高度肿大,常垂于口外,并可波及咽喉部位,病牛流涎,咀嚼吞咽困难。乳房患病时,呈弥漫性肿大或有局灶性硬结,乳汁黏稠,混有脓汁。
绵羊和山羊常在舌、唇、下颌骨、肺和乳房出现损害。有单个或多发的坚硬结节,从许多瘘管中排出脓汁。
猪多见乳房肿大,化脓和畸形。也可见到颚骨肿、项肿等。
马多发鬐甲肿或鬐甲瘘等。
在受害器官出现豌豆粒大的结节样生成物,这些小结节集聚而形成大结节,最后变为脓肿。
脓肿中含有乳黄色脓液,其中有放线菌。当细菌侵入骨骼,由于骨质稀疏和再生性增生结果,形成蜂窝状。口腔黏膜上有时可见溃烂或呈蘑菇状生成物,圆形,质地柔软呈褐黄色。病期长久的病例,肿块有钙化的可能。
诊断与疫情报告
本病症状特异,诊断不难。进一步确诊,可取脓汁少许,用水稀释,找出硫磺颗粒,在水内洗净,置玻片上用力挤压,然后加入1滴15%氢氧化钾溶液,覆以盖玻片镜检。如欲判别为何种菌,则可用革兰氏染色后检查判定,牛放线菌中心呈紫色,周围辐射状菌丝呈红色;林氏放线菌呈均匀的红色。
放线菌病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我国尚无适用的疫苗。意大利的田间试验表明,给猪接种预防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疫苗非常有效,即使在因该菌造成的猪只死亡率较低时仍能起到有效的免疫预防作用。
应避免在灌木丛和低湿地放牧,防止皮肤和黏膜发生损伤。治疗可采取局部和全身性疗法,手术和用药相结合。硬结可外科切除、内服碘化钾,或结合应用链霉素治疗。
1.硬结可用外科手术切除若有瘘管形成,要连同瘘管彻底切除,切除后的新创腔,用碘酊纱布填塞,24~48小时更换一次。伤口周围注射10%碘仿乙醚或2%鲁戈氏液。
2.内服碘化钾溶液成年牛每天5~10克,犊牛2~4克。可连用2~4周。重症者可静脉注射10%碘化钾,牛每天50~100毫升,隔日一次,共3~5天。
3.抗生素治疗将青、链霉素注射于患部周围,每天一次,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
肝片吸虫病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肝片吸虫主要寄生在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鹿和其他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也见于猪、马、家兔和其他野生动物,引起急性和慢性肝炎和胆管炎。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柳叶状,腹背扁平。
成虫在肝脏的胆管中产卵,随胆汁进入肠道并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化出毛蚴,毛蚴钻入中间宿主——椎实螺体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最后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附着在水草上形成感染性囊蚴。动物吃了带有感染性囊蚴的草而被感染。童虫在小肠内脱囊而出,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然后穿过肝包膜、肝实质进胆管发育为成虫。自感染到发育为成虫约需3~4个月。成虫可寄生3~5年。
肝片吸虫的传染来源为病畜和带虫者。水和水温为虫卵发育的重要条件,虫卵发育最适温度为25~30℃。毛蚴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弱,在水中找不到适宜的中间宿主,经过一昼夜时间大部分可死亡。在螺体内发育的各期幼虫可以伴随螺的存活而转移,也随螺的越冬而越冬。囊蚴的生命力较强,在潮湿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保持相当久的感染能力,囊蚴对干燥和阳光直射比较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多雨年份、低洼潮湿牧场有利于虫卵、毛蚴、尾蚴及囊蚴发育,能促进本病的流行。而干燥牧场则不利于本病的发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动物体内寄生虫体较多,就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一般分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期开始有体温升高,突然发病,精神沉郁,贫血、腹痛、腹泻、黄疸,很快死亡。慢性期主要是消化紊乱,便秘腹泻交替,进行性消瘦,严重贫血,颌下、眼睑、胸下水肿明显,经1~2个月死于恶病质。
尸体剖检的主要变化为可视黏膜苍白,肝脏肿大和充血,呈急性肝炎病变。腹腔内有大量出血和幼小虫体。尸体剖检主要变化为肝脏变硬,体积缩小,为慢性肝炎病变。胆管壁由于结缔组织增生而变得肥厚、坚硬、钙化。胸腹腔及心包含有大量的透明渗出液。
诊断与疫苗报告
根据进行性消瘦、贫血、水肿、消化紊乱等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可初步怀疑本病。粪便检查到虫卵或剖检在肝脏胆管中查到多量的虫体可以确诊。
肝片吸虫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可用疫苗。
防止牛羊到低洼潮湿及多水的牧场上放牧饮水,避免感染囊蚴。要有计划采取轮牧、消灭中间宿主,灭螺的方法可采取化学药物灭螺、生物灭螺和改良土壤灭螺。
治疗和预防的驱虫药物为:
1.蛭得净(溴酚磷)对童虫、成虫均有效。按10~15毫克/千克体重给药,1次口服。
2.丙硫咪唑,对成虫有效,童虫作用较差,按15~20毫克/千克体重,1次口服。
3.碘醚柳胺,对童虫和成虫均有效,用量参照药品说明书。
4.硝氯酚,按3~5毫克/千克体重口服。
丝虫病
丝虫病系丝状线虫寄生于牛、羊、野生反刍类、马、驴等动物腹腔内引起的寄生虫病,又称腹腔丝虫病。寄生于腹腔的成虫,致病性不强;但有些种的幼虫,可寄生于非固有宿主的某些器官,引起如脑脊髓丝虫病和浑睛虫病等一些危害严重的疾病,给畜牧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在我国主要为马丝状线虫、指形丝状线虫和鹿丝状线虫(又称唇乳突丝状线虫),为丝虫目、丝状科、丝状属之线虫。
马丝状线虫雄虫长40~80毫米;雌虫长70~150毫米,尾端呈圆锥形;微丝蚴长190~256微米。鹿丝状线虫雄虫长40~60毫米;雌虫长60~120毫米,尾端为一球形的纽扣状膨大,表面有小刺;微丝蚴有鞘,长240~260微米。指形丝状线虫雄虫长40~50毫米;雌虫长60~80毫米,尾末为一小的球形膨大,其表面光滑或稍粗糙;微丝蚴大小与鹿丝状线相似。
成虫寄生于腹腔,所产微丝蚴进入宿主的血液循环。微丝蚴周期性地出现在畜体外周血液中。外周血液中的马丝状线虫微丝蚴的数量高峰出现在黄昏时分;外周血液的指形丝状线虫微丝蚴的密度以早晨6时、中午12时、晚6时和9时较高。中间宿主为吸血昆虫:马丝状线虫为埃及伊蚊、奔巴伊蚊及淡色库蚊;指形丝状线虫为中华按蚊、雷氏按蚊、骚扰阿蚊、东乡伊蚊和淡色库蚊;鹿丝状线虫可能是厩螫蝇或一些蚊类。当中间宿主刺吸终末宿主血液时,微丝蚴随血液进人中间宿主——蚊虫的体内,在那里约经15天左右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并移行至蚊的口器内。当这种蚊再次刺吸终末宿主的血液时,感染性幼虫即进人终末宿主体内,经8~10个月,发育为成虫。
当携带有指形丝状线虫之感染性幼虫的蚊刺吸非固有宿主——马或羊的血液时,幼虫即进人马或羊体内,但于宿主不适,它们常沿环淋巴或血液进入脑脊髓或眼前房,停留于童虫阶段,引起马或羊的脑脊髓丝虫病或马浑睛虫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寄生于马、牛等动物腹腔内的成虫致病性不强,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
指形丝状线虫或鹿丝状线虫的童虫迷路进入马、骡等眼前房时,刺激引起角膜炎、虹彩炎和白内障,称浑睛虫病。角膜穿刺法可取出虫体,长约1~5厘米。
指形丝状线虫童虫,间或鹿丝状线虫童虫迷路进入马、绵羊脑脊髓系统时,可引起运动无力、共济失调、跛行、眼睑低垂、耳朵耷拉、腰部麻痹,称腰痿病。
病理变化为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轴索和髓鞘质发生灶性软化和变性,所见虫体约为1.6~5.8厘米长。
诊断与疫情报告
早期诊断须用指形丝状线虫提纯抗原,进行皮内反应试验。
丝虫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尚无疫苗。
控制传染源,马厩应建在干燥通风处,并远离牛舍。蚊虫出现季节,应尽量避免马、骡与牛接触。普查牛只,对带微丝蚴的牛,应用药物治疗,消灭病原。
阻断传播途径,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虫孳生地;用药物驱蚊灭蚊。
药物预防,新引进马,用20%海群生进行预防注射,每月一次,连用4个月。腰痿病治疗须在皮内反应呈阳性、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时,才能收到较好效果。常用药物为海群生,口服和注射配合使用。浑睛虫病的根本疗法是采用角膜穿刺法取出虫体,再用硼酸液清洗和抗菌素眼药水点眼。
附红细胞体病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在动物血液里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附红细胞体是一种多形态生物体,呈环形、球形、卵圆形、逗点形或杆状等形态。大小为0.3~1.3×0.5~2.6微米。附红细胞体不受红细胞溶解的影响,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0.05%石炭酸中37℃3个小时可以被杀死;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存活31天;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30℃时,能保持感染力80天。
患畜可长期携带病原体,为感染源。感染动物的种类较多,但致病性只有猪、绵羊、鼠、牛、人等。不同年龄和品种的易感动物均可感染,但幼龄动物,新引进品种以及体弱动物发病较多。
传播方式及途径有接触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及媒介昆虫传播等。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各种感染动物的潜伏期各不相同,牛9~40天,绵羊4~15天,猪为2~8天。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精神沉郁、毛焦无光、黏膜黄染,不同程度的贫血、消瘦、淋巴结肿大、呼吸迫促,有的腹泻,有的粪便带血,繁殖力下降。除此症状外,在猪,临床上表现以“红皮”为特征,猪只皮肤发红,尤以耳、鼻、臀部明显;马属动物及牛有眼结膜炎、流泪、个别还有角膜浑浊,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牛前胃弛缓,鼻镜干燥,口腔黏液较多,奶牛产奶量下降;患鸡羽毛蓬乱,肛门羽毛有黄色稀粪,发生零星死亡,蛋鸡产蛋率可由产蛋高峰期的80%降至20%。
动物尸体剖检可见病畜血液稀薄或变化不明显,皮下水肿,黏膜、浆膜、腹腔内的脂肪、肝脏等不同程度的黄染。全身淋巴结肿大,肺脏水肿,心包积液,肝脾肿大,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肾脏或有出血点或表现为贫血,腹水增多,有的病例出现出血性肠炎。
诊断与疫情报告
家畜附红细胞体病多见于温暖季节,临床上以贫血、黄疸、高热和红细胞压积降低等为主要特点。血液涂片镜检发现病原体后即可诊断,当感染率低时,可用浓集法处理后,供涂片检查,此法检出率高。为了更确切诊断,采用血清学试验可作为定性依据。主要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附红细胞体病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该病目前尚无疫苗预防,只能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要注意搞好畜禽舍和饲养用具的卫生,定期消毒;夏秋季经常喷撒杀虫药物,防止昆虫叮咬;驱除畜禽体内外寄生虫;搞好饲养管理,积极预防其它疫病发生,提高畜禽抵抗力;防止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仔猪、犊牛、幼驹定期喂服四环素族抗生素;母畜产前注射土霉素或喂服四环素族抗生素,可防止母畜发病,并对幼畜起防病作用。较有效的治疗药物有新胂凡纳明、对氨基苯砷酸钠、土霉、四环素等。
1.土霉素、四环素按3~5毫克/千克体重给药;
2.新胂凡纳明按15~45毫克/千克体重给药;
3.金霉素按每天48克添加到饲料或50毫克/升饮水中,供猪饲用或饮水,可防治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