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42

第42章 猪病(13种)(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以成年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以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传染病,是一种免疫抑制病,常常继发其他病原感染。该病毒不感染人。

病原及流行病学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属套式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不凝集哺乳动物或禽类红细胞,有严格的宿主专一性,对巨噬细胞有专嗜性。病毒的增殖具有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好在中和抗体水平存在的情况下,在细胞上的复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强。

本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行性。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静脉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过接触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从病猪的鼻腔、粪便及尿中均可检测到病毒。易感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感染猪的流动也是本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可在感染猪体内存在很长时间。

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本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诊疾病,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急性型:发病母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妊娠后期(105~107天),母猪发生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母猪流产率可达50%~70%,死产率可达35%以上,木乃伊可达25%,部分新生仔猪表现呼吸困难,运动失调及轻瘫等症状,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40%~80%)。少数母猪表现为产后无乳、胎衣停滞及阴道分泌物增多。

1月龄仔猪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有时呈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体温升高到40℃以上,腹泻。被毛粗乱,共济失调,渐进性消瘦,眼睑水肿。少部分仔猪可见耳部、体表皮肤发紫,断奶前仔猪死亡率可达80%~100%,断奶后仔猪的增重降低,日增重可下降50%~75%,死亡率升高(10%~25%)。耐过猪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疾病。

生长猪和育肥猪表现出轻度的临诊症状,有不同程序的呼吸系统症状,少数病例可表现出咳嗽及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感染猪易发生继发感染,并出现相应症状。

种公猪的发病率较低,主要表现为一般性的临诊症状,但公猪的精液品质下降,精子出现畸形,精液可带毒。

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猪群的生产性能下降,生长缓慢,母猪群的繁殖性能下降,猪群免疫功能下降,易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猪群的呼吸道疾病(如支原体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上升。

亚临诊型:感染猪不发病,表现为持续性感染,猪群的血清学抗体阳性,阳性率一般在10%~88%。

无继发感染的病例除有淋巴结轻度或中度水肿外,肉眼变化不明显,呼吸道的病理变化为温和到严重的间质型肺炎,有时有卡他性肺炎,若有继发感染,则可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及脑膜炎等。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判定为疑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与普通猪蓝耳病相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表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母猪流产率更高,育肥猪也可发病,病猪体温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后肢无力等。确诊必须经实验室检测,病毒分离鉴定阳性或RT-PCR检测阳性,可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本病应与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猪脑心肌炎、猪血凝性脊髓炎以及其他细菌性疾病进行区分。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有商品化疫苗,疫苗免疫是目前控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最有效措施。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NVDC—JXA1株)。疫苗仅用于健康猪群,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猪禁用,屠宰前21日内禁用。耳后部肌肉注射,仔猪断奶后首次免疫,剂量为2mL。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首免后一个月采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后备母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次于怀孕母猪分娩1个月前进行1次加强免疫,剂量为4mL。种公猪70日龄前接种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隔6个月加强免疫1次,剂量为4mL。接种后21~28天肌体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2~8℃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

综合防控措施是:

1.加强饲养管理。养猪应采用“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高温季节,做好猪舍的通风和防暑降温,冬天既要注意猪舍的保暖,又要注意通风。保证充足营养,增强猪群抗病能力,杜绝猪、鸡、鸭等动物混养。

2.科学免疫。免疫是预防各种疫病的有效手段,特别是目前需要免疫的疫苗种类很多,一定要按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的建议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适时做好高致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的免疫。

3.药物预防。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预防抗菌药物,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预防猪群的细菌性感染,提高健康水平。

4.严格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猪舍粪便及排泄物,时各种污染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饲养场猪舍内及周边环境增加消毒次数。

5.规范补栏。要选择从没有疫情的地方购进仔猪。

6.发现病猪要报告。发现病猪后,要立即对病猪进行隔离,并立即报告当地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要在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有关规定处理。对病死猪及其粪便、垫料等要深埋。有条件的地方,将病死猪及其污染物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7.不宰、不食病死猪。按照动物防疫法和国家有关规定,严禁贩卖病死猪,也不能屠宰病死猪自食,坚决做到对病死猪不流通、不宰杀、不食用。

猪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猪以流产、死胎和睾丸炎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成员。病毒在动物血液中繁殖,并引起病毒血症。病毒不耐脂溶剂;最稳定的pH为7.4,pH大于10.0或小于5.0都能使病毒迅速灭活。对热敏感,能耐低温和干燥。用冰冻干燥法在4℃可保存数年。

常用的消毒药物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如2%的烧碱、3%的来苏水。

传染源为带毒动物。其中猪和马是最重要的动物宿主和传染源。小马是病毒的天然宿主,猪是最主要的扩散宿主。由于猪的饲养数量大、分布广、更新快,每年都能生产出大批易感性高的仔猪,猪感染乙脑病毒后,产生病毒血症,血液中病毒量较多,通过蚊——猪——蚊循环,使乙脑病毒不断扩散。所以猪是乙脑病毒最主要的增殖宿主和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库蚊、伊蚊、按蚊等)叮咬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是三带喙库蚊。越冬蚊虫可以隔年传播病毒,病毒还可能经蚊虫卵传递至下一代。病毒的传播循环是在越冬动物及易感动物间通过蚊虫叮咬反复进行的。猪还可经胎盘垂直传播给胎儿。

马属动物、猪、牛、羊、鸡和野鸟都可感染。马最易感,猪不分品种和性别均易感染。人亦易感。

本病发生有明显季节性,多发生于7~9月份蚊虫孳生繁殖和猖狂活动季节。在热带地区,可长年发生。本病在猪群中的流行特征为感染率高,发病率低。绝大多数在病愈后不再复发,成为带毒猪。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一般为3~4天。体温升高至40~41℃,呈稽留热。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结膜潮红,有的视力障碍。病猪后肢呈轻度麻痹,步行踉跄,关节肿大,最后后肢麻痹,倒地不起而死亡。

妊娠母猪患病时,常突然发生流产,产死胎或木乃伊。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期,流产时乳房胀大,流出乳汁,常见胎衣停滞,自阴道流出红褐色或灰褐色黏液。流产胎儿有的已呈木乃伊化,有的死亡不久全身水肿。有的仔猪生后几天内发生痉挛症状而死亡。有的仔猪生长发育良好。

公猪发病后表现为睾丸炎,高热后一侧或两侧睾丸肿胀、阴囊发热,指压睾丸有痛感。数日后睾丸肿胀消退,逐渐萎缩变硬。

脑膜和脊髓膜充血,脑脊髓液增量。睾丸肿大,有许多小颗粒状坏死灶,有的睾丸萎缩硬化。肝、肾肿大,有坏死灶。后躯皮下水肿,全身肌肉退色。胸腔、心包积液,实质脏器浊肿,散在小出血点。出生后不久而死亡的仔猪,常有脑水肿或头盖骨异常肥厚、脑萎缩变化。组织学检查为非化脓性脑炎。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病原分离与鉴定:采集病程不超过2~3天死亡或濒死迫杀病例的血液或脑脊髓液或脑组织,接种于乳鼠或敏感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检测病毒廉方法是观察接种动物(或鸡胚)发病情况(麻痹、死亡)或细胞病变(细胞变圆或破坏),分离的病毒可通过血清中和试验进行鉴定。

2.血清学检查:在血清诊断中,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是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此外,还有荧光抗体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猪乙型脑炎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2个月对猪群接种乙脑弱毒疫苗进行预防。6~7个月龄后备种猪,配种前20~30日肌肉注射1毫升,以后每年春季加强免疫1次;经产母猪及成年种公猪,每年春季免疫1次1毫升。注苗后中和抗体阳性率90%~100%。免疫期为12个月。-15℃以下保存,有效期18个月。

控制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做好灭蚊、防蚊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疫病发生。

发生乙脑疫病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有关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疫病扩散。患病动物予以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死猪、流产胎儿、胎衣、羊水等,均须无害化处理。污染场所及用具应彻底消毒。

本病无特效疗法,应积极采取对症疗法和支持疗法。

猪细小病毒感染

猪细小病毒可引起猪的繁殖失能,以胚胎和胎儿感染及死亡为特征,通常母体本身无明显症状。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猪细小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病毒对热、消毒药和酶的耐受力很强,对pH适应范围很广。在猪体内很多组织器官(尤其是淋巴组织)中均可发现有病毒存在。在原代和继代的胚胎肾或仔猪肾细胞中可培养,受感染细胞呈现变圆、固缩和裂解等病变,并可用免疫荧光技术查出胞浆中的病毒。

易感母猪在怀孕前期发生感染,第三至七天开始排毒,以后不规则排毒,胎儿可通过胎盘感染。污染的猪舍可能是病毒的主要储存所。在急性感染时病毒可经多种途径排出。精液可能通过外界污染,也可能通过生殖器官(睾丸阴囊淋巴结等)污染,而传播本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仔猪和母猪的急性感染通常都表现为亚临床病例。

感染的母猪可能重新发情而不分娩,或只产出少数仔猪,或产出木乃伊胎。猪细小病毒感染对公猪的受精率或性欲没有明显的影响。

眼观病变可见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度的炎症反应,胎盘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有被溶解吸收的现象。受感染胎儿表现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和生长不良,有时胎重减轻,出现木乃伊胎、畸形、骨质溶解的腐败黑化胎儿等。胎儿可见充血、水肿、出血、体腔积液、脱水(木乃伊胎)及死亡等症状。

诊断与疫情报告

如果发生流产、死胎、胎儿发育异常等情况而母猪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同时有其他证据可认为是一种传染病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但最后确诊必须依靠实验室检验。可将一些木乃伊化胎儿或这些胎儿的肺送实验室进行诊断。大于70日龄的木乃伊化胎儿、死产仔猪和初生仔猪则不宜送检,因其中可能含有干扰检验的抗体。检验方法可进行病毒的细胞培养和鉴定,也可以进行血凝试验或荧光抗体染色试验。用荧光抗体检查病毒抗原是一种可靠和敏感的诊断方法。

在血清学诊断方法中,血清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等,都可用于检测本病毒的体液抗体。其中最常用的是血凝抑制试验。病料可采取母猪血清,也可用70日龄以上感染胎儿的心血或组织浸出液。被检血清先经56℃30分钟灭活,加入50%豚鼠红细胞(最终浓度)和等量的高岭土,摇匀后放室温15分钟,经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以除掉血清中的非特异性凝集素和抑制因素。抗原用4个血凝单位的标准血凝素,红细胞用0.5%豚鼠红细胞悬液。

本病应注意与猪伪狂犬病、猪乙型脑炎和猪布鲁氏菌病等鉴别诊断。

本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有效预防该病的主要手段是使用猪细小病毒疫苗进行免疫预防。猪细小病毒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弱毒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活病毒载体疫苗、基因疫苗等。

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适用于猪,用于预防猪猪细小病毒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病。深部肌肉注射,每头2毫升,免疫期为6个月。本疫苗在疫区和非疫区均可使用,不受季节限制。2℃~8℃保存,有效期12个月。

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采用自繁自养、不由有病地区引进猪只、新引进的猪只隔离饲养和血清学检查等综合性措施,至产仔时如无可疑,才可以混群饲养。公猪是重要的传染源,应进行血清学检查或精液的病毒学检查,如为阳性应即淘汰。

发生疫情时,首先应隔离疑似发病动物,尽快作出确诊,划定疫区,进行封锁,制定扑灭措施。做好全场特别是污染猪舍的彻底消毒和清洗,病死动物的尸体、粪便及其他废弃物应进行深埋或高温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