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脓疱病
鲍脓疱病是由河弧菌感染所致鲍鱼的一种传染病,患脓疱病的鲍鱼可见足肌上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该病由河弧菌感染所致。河弧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杆菌),兼性厌氧。此菌抵抗力较强,在抹布和面板上能存活30天以上,在冰箱中能存活76天以上,在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度37℃含盐为3%~3.5%)能大量繁殖,对酸及高温均敏感。
主要感染3~5厘米的稚幼鲍,夏季连续高温季节发病频繁,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其严重。稚鲍和成鲍均可感染脓疱病,稚鲍感染脓疱病不易发现,死亡率高。脓疱病病原菌的生长温度范围为15~42℃,30℃时生长速度接近最高水平,在15~30℃之间温度每升高5℃生长速度增加近一倍。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脓疱病的鲍可见足肌上有多处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一般可维持一段时间不破裂。夏季持续高温时,病情加重,病程缩短,脓疱在较短时间内即行破裂。破裂的脓疱流出大量的白色脓汁,并留下2~5毫米不等的深孔,使足面肌肉呈现不同程度的溃烂。镜检发现脓汁里的杆形菌在运动。此时的鲍附着能力下降,食欲下降,直至从波纹板上脱落水中,饥饿而死。
诊断与疫情报告
镜检可见脓汁里的杆形菌在运动,结合流行情况及症状观察即可确诊。
鲍脓疱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为防止病原菌污染水体感染健康鲍,应将病鲍与健康鲍分开喂养。要严格选择健壮无病的亲鲍育苗。避免亲鲍携带病原菌,以减少鲍苗的染病机会。在保证鲍的生长速度的情况下,适当保持低温环境,特别是盛夏高温季节采取此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原菌的大量繁殖。为预防脓疱病在高温季节的暴发,可在高温季节来临前夕,有计划地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具体方法可采用:
1.每立方水体中投放3.12克复方新诺明,药浴3小时,每天1次连续3天为1个周期,隔3~5天再进行下一个周期。
2.在脓疱病暴发期间可采用每立方水体中投放6.25克的复方新诺明,对病鲍进行药浴。一般可采用每天药浴3小时,连续3天为1个疗程,停药3~5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病情严重、死亡率居高不下时,每疗程可持续5天。每天药浴1次,每次3小时。亦可取1.56克/立方米的复方新诺明配合6.25克/立方米氟哌酸药浴。
鲍立克次氏体病
鲍立克次氏体病是由立克次体感染所致鲍的一种传染病。立克次氏体病在养殖海洋生物群体中的大面传播对近海鲍养殖构成了严重威胁。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由立克次体。立克次体是专性寄生于真核细胞内部的革兰氏阴性原核生物,其细胞壁外常有一层疏松的黏液层,一般有增殖型和静止型两种形态。
患病高峰期为每年的4~8月水温上升期,当水温超过23℃,发病率明显增高,病鲍病情加重;而水温在13℃~25℃范围外,则发病率较低。该病主要危害体长在1.5厘米左右的鲍稚贝,死亡率可达50%左右,危害性较大。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稚鲍摄食量减少,附着力和移动性也减弱,履足肌肉中呈长椭圆形的异常细胞坏死,其外套膜等组织出现赤褐色化缺损。患病个体出现肌肉萎缩,在足部肌肉形成瘤状物,最终导致病鲍死亡。死后干瘪,无腐烂现象。病理检查,肠道、组织受损,消化腺肿大。
诊断与疫情报告
采血涂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可见单核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内含有立克次氏体即可确诊。
鲍立克次氏体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该病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药物治疗,只能以预防为主。对亲鲍的选择应高度重视,早期防止亲鲍和稚鲍带入病原体;用清洁水进行受精卵的洗卵;在种苗生产中对设施、器具要尽量进行严格消毒、杀菌;采用紫外线照射后的杀菌海水作为饲育水源。发生病害后应及时采取隔离及预防措施,并迅速封锁疫区、消灭病原、全面消毒。
鲍病毒性死亡病
鲍病毒性死亡病是由球状病毒感染引起鲍暴发性死亡的一种病毒性疾病。主要危害杂色鲍的鲍苗、稚鲍、成鲍或新鲍,皱纹盘鲍也有感染。死亡率高达95%。
病原及流行病学
病原为球状病毒。有4种类型,具有双层囊膜,无包含体,六角型或20面体的核壳体,大小为(50~80)纳米ⅹ(120~150)纳米。
主要在我国的辽宁、山东、福建、海南、广东、南海等地区发现。该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冬、春季节,即每年的10~11月起至隔年的4~5月,流行水温低于24℃;感染对象多为杂色鲍的鲍苗、稚鲍、成鲍或新鲍,但皱纹盘鲍发病少;传染途径为水平传播,如水源或污染的人员、运输工具、饲料等传播;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短,4~30天内死亡率高达95%以上,一旦受感染难以治疗。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该球形病毒在水温20℃以下时易引起鲍鱼的暴发性死亡,造成外套膜、足萎缩,个体活力减弱,摄食下降。发病初期,池水变浑浊,气泡增多,死鲍足肌收缩,贝壳向上,足肌贴于池底。后期,行动迟缓,食欲下降,足收缩,变黑变硬,死鲍的肝和肠肿大,附着在池底。感染此病毒后,肝组织出现病变和坏死,引起肝功能障碍,是鲍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认需通过病毒分离、动物回归实验、负染、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病毒核酸提取及血凝实验。
鲍病毒性死亡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鲍暴发性死亡病尚无疫苗和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其防治应采用“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育苗中应选用健康强壮的亲鲍,以提高鲍苗的抗病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对进出养殖场的鲍苗或亲鲍的检疫。
2.注意定期换清水,池水要保持充足溶解氧,病害高发期应尽量少进水或不进水,必要时可投放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此外,通过砂滤水养殖也有较好效果。
3.饵料要新鲜,少喂勤喂,及时清理残饵,并定期投喂维生素等药饵增强鲍的体质。
4.发展健康的养鲍模式。放养密度不宜偏高,水、气供应不充分时,还应减少养成密度。
5.积极培育抗病鲍种,发展抗病疫苗以及特效药等。
6.在发生病害后应及时采取隔离及预防措施,并迅速封锁疫区、消灭病原、全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