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60

第60章 甲壳类病(6种)(2)

传染性肌肉坏死是由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引起一种新发现的、主要感染南美白对虾的严重病毒病。由于目前我国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中,苗种和亲本的大规模跨国际、跨区域移动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该病传入我国并扩散的风险较大,应引起广大对虾养殖业者的高度重视。

病原及流行病学

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颗粒是二十面体,直径40纳米,为双链RNA病毒。

该病的易感种类是南美白对虾,主要感染60~80天的幼虾。该病毒能造成全身肌肉组织坏死,一般情况下,病理死亡发生缓慢,死亡率不高,但整个养殖过程都有死亡,累积死亡率达到70%。该病发病温度通常在30℃左右。目前,该病的传播途径不清,有报道称健康虾在残食发病虾时能被感染。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能使6克左右南美白对虾发生高达50%的致死率,并且会在体表产生烤焦状的病征。该病已在南美流行,而在亚洲,已证实传入印度尼西亚。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停食,反应迟钝,聚集在池塘的角落,体色发白;病虾腹节发红,尾部肌肉组织呈点状或扩散的坏死,开始在腹节末梢和尾扇,移去腹节的表皮,感染处可见白色或不透明的白色组织。

诊断与疫情报告

当发现南美白对虾、特别是仔虾,在养殖过程长时间持续不断发病死亡,且难以有效防治时可以高度怀疑。

确诊方法可采用PCR、核酸探针法技术等,检测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

传染性肌肉坏死列入我国二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该病是新发病害,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措施以预防传入和提高对虾综合免疫能力为主。

1.养殖者加强对苗种和亲本引进的管理,尤其是有从南美或东南亚引种经历的养殖场,要实施严格检疫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PCR、核酸探针法技术等,开展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的隐性感染的检测,建立早期预警机制。

2.要积极推广生态养殖虾的模式。采用生态调水技术、发展立体混养模式,通过混养和轮养等方法,减少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在养虾池中大量富积的可能性。

3.一旦确诊发病,立即采取应急控制措施。

河蟹颤抖病

河蟹颤抖病又称环爪病、抖抖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河蟹的步足颤抖、环爪的疾病。蟹种和成蟹均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当前危害河蟹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河蟹颤抖病又叫河蟹抖抖病、河蟹环爪病、中华绒螯蟹小核糖核酸病毒病等。主要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感染引起。

河蟹颤抖病在全国养殖河蟹的地区均有发生,自1997年以来日趋严重。无论是池塘、稻田、还是网围、网拦养蟹,从3月至11月均有发生,尤其是夏、秋两季最为流行;从体重3克的蟹种至300多克重的成蟹均患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在70%以上,发病严重的水体甚至绝产。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病蟹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螯足的握力减弱,吃食减少以致不吃食,腮排列不整齐、呈浅棕色、少数甚至呈黑色,血淋巴液稀薄、凝固缓慢或不凝固,最典型的症状为步足颤抖、环爪、爪尖着地、腹部离开地面,甚至蟹体倒立。这是由于神经受病毒侵袭,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坏死以至解体的结果。在疾病后期常继发嗜水气单胞菌及拟态弧菌等感染,使病情恶化,肝胰腺变性、坏死呈淡黄色,最后呈灰白色,背甲内有大量腹水,步足的肌肉萎缩水肿,有时头胸甲(背甲)的内膜也坏死脱落,最后病蟹因神经紊乱、呼吸困难、心力衰竭而死。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为了增强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用一定量的河蟹正常组织吸收兔抗血清,结果较好。

河蟹颤抖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无疫苗预防河蟹颤抖病,必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养蟹池要彻底清整和消毒,清除池底淤泥,尽量采用生物及化学、物理联合法彻底清塘,促进池底有机物氧化分解,改善池塘底质环境。

2.加强苗种管理。坚决杜绝向发病地区购买扣蟹养殖。河蟹人工育苗单位也不要向发病地区购买亲蟹繁育蟹苗。

3.注重水质管理。夏秋高温季节要加深池塘水位,保持水深1~1.5米。养蟹池要多换新水,防止水质恶化造成疾病发生。

4.加强投喂饵料管理。投喂海鱼要必须采用液体二氧化氯浸泡消毒处理。养蟹池内还要栽种水草,面积占整个池塘的25%左右,每月投喂应在饲料内添加免疫多糖及生物酶2次,每次连续投喂7天为一个周期,免疫多糖及生物酶的添力口量均为2‰。

5.加强病害流行季节的药物预防。每年的4~10月份,定期(每7~10天)用二溴海因0.1~0.2ppm或0.3ppm强克202进行水体消毒,并投喂虾蟹康5‰或中鱼尼考1‰等药物,一旦发生河蟹颤抖病,可首先全池泼洒强克101(季胺盐活性碘)2次,同时用中鱼尼考(每千克饲料中加1.5~2.0克)或板兰根、甘草、金樱子(每千克饲料中加25克)内服5~7天即可。

对虾杆状病毒病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国际通用名称为核多角体杆状病毒病),是由斑节对虾杆状病毒及对虾杆状病毒引起的多种对虾的传染病,以虾体变色、肠发炎、肝胰腺肿大及细胞核内出现金字塔状包涵体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简写MBV)属杆状病毒科。双股DNA,病毒颗粒杆状,具有囊膜,且病毒可在对虾的肝胰腺和前中肠的上皮细胞核内形成球形酸性包涵体。

病虾和带毒虾是传染源。传播途径为经口感染,通过消化道侵害肝胰腺和中肠上皮。本病主要危害斑节对虾,长毛对虾也感染本病。桃红虾、褐对虾、白对虾、万氏对虾、蓝对虾、长毛对虾、许氏对虾、缘沟对虾、加州对虾等十几种对虾均可感染,尤以对桃红对虾、褐对虾、万氏对虾和缘沟对虾危害最大。

本病可危害对虾的幼体、仔虾和成虾,以幼体受害最严重,通常表现为急性死亡。随着日龄的增长,感染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虾体色呈蓝灰色或蓝黑色,胃附近白浊化。病虾浮头、靠岸、厌食、昏睡。鳃上及体表易附着聚缩虫、丝状细菌、藻类及污物,容易并发褐斑病等细菌性疾病,病虾最终侧卧于池底死亡。

解剖后可发现肝胰腺肿大、软化、发炎或萎缩硬化,肠道发炎等。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内存在数量不等的金字塔状的包涵体。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取病虾鲜肝胰腺组织,加1滴0.1%孔雀绿水溶液,压成薄片,用显微镜检查。包涵体被染成绿色,颜色比肝胰腺中其他球形物,如核仁、脂肪滴的颜色深。

2.按常规方法制备病虾肝胰腺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发现上皮细胞核肥大,核内有一个或多个球形嗜酸性包涵体,核及细胞结构被破坏,坏死的细胞周围有多层细胞围绕。

3.制备病虾中肠腺的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检查,在包涵体和核质中可看到许多杆状病毒颗粒。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渔业主管部门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尚无疫苗和有效治疗药物。

加强检查,发现携带病毒的对虾,要及时销毁,池塘要彻底消毒。加强对幼体的监测,发现病毒感染,立即销毁、消毒。改善水质,合理养殖密度,预防本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