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08

第8章 牛病(15种)(1)

牛无浆体病

牛无浆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引起的一种蜱媒传染病,病畜主要表现发热、贫血和黄疸等。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无浆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无浆体属的成员。对牛有致病力的无浆体有3种:边缘无浆体边缘亚种、边缘无浆体中央亚种和绵羊无浆体。无浆体在红细胞里多寄生于边缘,少数位于中央。这种微生物为致密而均匀的球状团块,几乎没有细胞质。用姬姆萨氏或瑞特氏法染色呈蓝色,直径0.3~1.0微米,一般一个红细胞含有一个无浆体,也有含2~3个或更多的。电镜下观察,无浆体是由一层界膜与红细胞质分隔开的内涵物,由l~8个亚单位或初体组成。初体的直径为0.3~0.4微米,形圆,有界膜,体积增大后即分裂繁殖,是真正的感染性寄生体,一般位于红细胞中或存在于血浆内。

无浆体在普通培养基内不能生长繁殖,必须在细胞内寄生,依靠寄生细胞提供三磷酸腺苷、辅酶l和辅酶A才能生长繁殖。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动物接种或鸡胚卵黄囊内接种。

无浆体对广谱抗生素均敏感。

本病的宿主动物是反刍动物,以牛、羊为主,鹿、骆驼也能感染发病。幼畜一般有较强抵抗力。病畜和康复后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蜱是主要传播媒介,吸血昆虫及消毒不彻底的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等也可造成机械性传播。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和蜱活动的地区。一般在6月份出现,8~11月为高峰,11月后发病减少。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l7~45天。犊牛症状较轻,仅见厌食、低烧、轻度抑郁,但血液涂片可以查出少量红细胞中有无浆体。成年牛病情严重,急性病例常见体温突然升至40~41.5℃、贫血、黄疸,可视黏膜与皮肤苍白或黄染,呼吸与心跳增数,腹泻或便秘,并伴有顽固性前胃弛缓,尿频但无血红蛋白尿,妊娠牛发生流产,奶牛泌乳减少或停止,血液检查可发现无浆体。慢性病例呈渐进性消瘦、贫血、黄疸、衰弱,红细胞数和血红素显著减少。

剖检可见尸体消瘦,体表有蜱附着,可视黏膜及乳房、会阴部明显黄染,皮下组织有黄色胶胨样水肿。颌下、颈浅、乳房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出血。内脏器官脱水、黄染。心包积液,心肌变软,颜色变淡,心内外膜有点状出血。肺淤血、出血、水肿。肝肿大,呈黄褐色,胆囊明显胀大,充满胆汁。肾肿大呈黄褐色。脾肿大3~4倍,脾髓变软,质如果酱。皱胃和肠道分别呈出血性和卡他性炎症变化。

诊断与疫情报告

依据流行病学、临诊表现及剖检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须进行实验室检验。取病变器官及血液做抹片,用l0%姬姆萨染色,镜检(应注意在严重贫血时可能看不到无浆体,可连续多次检查),如在一些红细胞中发现单个或多个的无浆体,且红细胞的侵袭率超过05%,即可确诊。带菌动物可用补体结合试验、毛细管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在野外,还可用卡片凝集试验,几分钟内便可得出诊断结果。

牛无浆体病虽然未列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但当发生疫情时,应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疫苗与防治

在无浆体病流行国家已采用多种免疫方法保护牛,但没有一种是理想的。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用对边缘无浆体有部分交叉保护作用、且致病力较低的中央无浆体免疫牛,在北美未应用该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非牛宿主如鹿或绵羊传代获得边缘无浆体弱毒素株。建议使用冻干苗,有利于保证每批疫苗的质量。

预防本病的关键在于灭蜱,应经常对畜群进行药浴,防止吸血昆虫叮咬,同时加强检疫。对病畜隔离治疗,加强护理,供给足够的饮水和饲料,每天用灭蝇剂喷洒体表。

治疗常用四环素族抗生素,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无效。

牛巴贝西虫病

巴贝西虫病是牛的一种蜱传播性疾病,由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分枝巴贝斯虫和其他巴贝斯虫等寄生原虫引起。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牛巴贝斯虫属梨形目、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牛的巴贝斯虫,通常寄生在细胞内,呈圆形、卵圆形、梨形、杆形、阿米巴形等不同形态,虫体大小因种类而异,姬姆萨染色后,虫体的原生质是浅蓝色,边缘着色较浓,染色质呈暗红色团块。

本病呈地区性和季节性流行,蜱为中间媒介,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的主要传播媒介牛蜱,广泛地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分枝巴贝斯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蓖子硬蜱,其他重要的传播媒介包括各种血蜱和扇头蜱。多发生在7~9月份,以2岁内的牛发病最多,但症状轻,很少死亡,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特别是高产牛和妊娠牛。引进牛不经检疫或经配种,常引起本病流行。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为8天~15天。成年牛多为急性经过,病初体温可高达40℃~42℃,呈稽留热。食欲减退,反刍停止,呼吸加快,肌肉震颤,精神沉郁,产奶量急剧下降。一般在发病后3~4天出现血红蛋白尿,为本病的特征性症状,尿色由浅至深红色,尿中蛋白质含量增高。贫血逐渐加重,病牛出现黄疸水肿,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粪便含有黏液及血液。孕畜多流产。

脾、肝、肾肿大,淋巴结切面多汁,有点状出血,心肌变性,内外膜点状出血,气管和支气管充满灰红色泡沫,肺气肿和水肿。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高热稽留,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呼吸促迫并气喘等临床症状。发热的第二天,静脉取血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如发现典型虫体即可诊断。

牛巴贝西虫病在我国虽未列入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但该病与牛泰勒虫病类同,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牛感染一次巴贝斯虫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一些国家利用这一特点来免疫牛,以防巴贝西虫病。用感染牛的血液制作含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分枝巴贝斯虫的致弱疫苗。这种疫苗分冷冻和冻藏两种。通常推荐冷冻疫苗,可以对每批疫苗进行全面质量控制。

注重灭蜱和防止蜱叮咬,杀蜱药的选择要考虑能在动物体表存留持续时间长,且无刺激性,在乳和肉中无残毒。灭蜱可采用喷洒或药浴。

常用治疗药物有以下几种:

1.锥黄素 按3~4毫克/公斤体重,配成0.5%~1%溶液静脉注射,症状未见减轻时,间隔24小时注射一次。

2.贝尼尔 按3.5~3.8毫克/公斤体重,配成5%~7%溶液深部肌肉注射。黄牛偶见腹痛等副作用,但很快消失。水牛对该药较敏感,一般用药一次较为安全,连续使用,易出现毒性反应,甚至死亡。

3.阿卡普林 按0.6~1毫克/公斤体重,配成5%溶液皮下注射,成年牛一次注射6~8毫克。有时注射后数分钟出现起卧不安、肌颤、流涎、出汗及呼吸困难等副作用,妊娠牛可流产。一般1~6小时后自行消失,皮下注射阿托品(10毫克/千克体重)可迅速缓解。

4.咪唑脲 按2~3毫克/公斤体重,配成10%溶液皮下或肌肉注射效果很好。

对危重病例采用耳静脉注射,效果极佳,一般用药三次,病畜体温降低,食欲恢复,维持用药5~7天,即可消除体内虫体,使病畜完全康复。

定期药物预防,对于放牧牛或新引进牛,以及本地有流行的,在发病高峰期,每隔15天用强化血虫净预防注射1次,按2毫克/公斤体重,配成7%溶液,肌肉注射。

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

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是由胎儿弯曲杆菌引起牛、羊不育与流产为特征的传染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胎儿弯曲杆菌为弯曲菌属成员。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一端或两端有鞭毛,能运动。在感染组织中呈弧形、撇形或S形,偶尔呈长螺旋状。幼龄培养物中菌体大小为0.2~0.5微米×1.5~2.0微米,老龄时8微米以上。

本菌在外界环境中的存活期短,对干燥、直射日光和一般消毒药敏感,经紫外线照射5分钟可被灭活。对酸和热敏感,pH2~3溶液中5分钟、或58℃5分钟可被杀死。本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等敏感。

传染源为患病母牛和带菌的公牛以及康复后的母牛。病菌主要存在于公牛的精液、包皮黏膜,母牛生殖道、胎盘或流产胎儿组织中。公牛感染后可带菌数月,有的可达6年甚至终身。

自然交配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也可通过人工授精或消化道传播。

感染动物为牛,各种年龄的公母牛均易感,尤以成年母牛最易感。本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羊、犬及人等也可感染。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母牛表现流产(多发生妊娠后的第5~6个月)、不孕、不育、死胎。公牛一般无明显症状。

胎儿弯杆菌主要感染生殖道黏膜,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颈炎和输卵管炎。流产的胎儿皮下组织胶样浸润,胸水、腹水增量。流产后胎盘严重淤血、出血、水肿。

公牛生殖器官无异常病变。

诊断与疫苗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病原检查:取流产胎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病料接种于血液琼脂,37℃微氧环境下培养)、免疫荧光试验。

2.血清学检查:阴道黏液凝集试验(为普查最佳方法,但不适合个体感染动物确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灵敏度高,但只适于畜群普查而不适合于个体确诊)。

病料采集:公牛应采集精液或包皮垢,母牛则应吸取、灌洗或用棉拭子吸取阴道黏液。当发生流产时,应采集胎儿、胎盘、胎儿胃内容物、肝、肺。

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列入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可用胎儿弯曲杆菌性病亚种或与具有共同抗原性的胎儿弯曲杆菌胎儿亚种制备疫苗。疫苗经福尔马林灭活后,加油乳剂使用。

在感染牛群中,所有种畜,包括公牛、母牛和青年母牛都有要进行胎儿弯曲杆菌疫苗的预防接种。非感染牛群,只对公牛一年免疫一次。

由于牛弯曲杆菌性流产主要是因交配传染,因此淘汰病种公牛,选用健康种公牛进行配种或人工授精,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措施,牛群爆发本病时,应暂停配种3个月,同时用抗菌素局部或全身治疗病牛。常用药有链霉素、青霉素、四环素族抗菌素、磺胺类药及抗菌素或雄黄素软膏。

流产的胎儿、液体和胎衣必须彻底销毁,对污染场地进行消毒。本菌对一般消毒药敏感。

牛海绵状脑病

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是牛的一种神经性、渐进性、致死性疾病。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精神失常、共济失调、触听视三觉过敏和死后大脑呈海绵状空泡变性。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牛海绵状脑病的病原是一种无核酸的蛋白性侵染颗粒(简称朊病毒或朊粒),是由宿主神经细胞表面正常的一种糖蛋白(PrPc)在翻译后发生某些修饰而形成的异常蛋白(PrPBSE),与原糖蛋白相比,该异常蛋白对蛋白酶具有较强抵抗力。

朊病毒可低温或冷冻保存。134~138℃高压蒸汽18分钟,可使大部分病原灭活,360℃干热条件下,可存活1小时,焚烧是最可靠的杀灭办法。在pH2.1~10.5范围内稳定。用含2%有效氯的次氯酸钠及2N的氢氧化钠,在20℃下作用1小时以上用于表面消毒,用于设备消毒则需作用一夜;但在干燥和有机物保护之下,或经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中的病原,不能被上述消毒剂灭活。动物组织中的病原,经过油脂提炼后仍有部分存活。病原在土壤中可存活3年。紫外线、放射线不能灭活。乙醇、福尔马林、双氧水、酚等均不能灭活。氯仿和甲醇能使其感染性稍微降低。

英国1985至1995年发生该病大流行,约161663例,另外其它国家如法国、葡萄牙、爱尔兰共和国、瑞士等也发生了此病。

牛海绵状脑病于1986年最早发现于英国,随后由于英国感染牛或肉骨粉的出口,将该病传给其他国家。至2001年1月,已有英国、爱尔兰、葡萄牙、瑞士、法国、比利时、丹麦、德国、卢森堡、荷兰、西班牙、列支敦士登、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15个国家发生过。阿曼、福克兰群岛等国家仅在进口牛中发生过。

易感动物为牛科动物,包括家牛、非洲林羚、大羚羊以及瞪羚、白羚、金牛羚、弯月角羚和美欧野牛等。易感性与品种、性别、遗传等因素无关。发病以4~6岁牛多见,2岁以下的病牛罕见,6岁以上牛发病率明显减少。奶牛因饲养时间比肉牛长,且肉骨粉用量大而发病率高。家猫、虎、豹、狮等猫科动物也易感。

饲喂含染疫反刍动物肉骨粉的饲料可引发。发生流行需以下两个要素:一是本国存在大量绵羊且有痒病流行或从国外进口了被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污染的动物产品;二是用反刍动物肉骨粉喂牛。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4~5年。

病牛临床表现为精神异常、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

精神异常。主要表现为不安、恐惧、狂暴等,当有人靠近或追逼时往往出现攻击性行为。

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颤抖或倒下。病牛步态呈“鹅步”状,四肢伸展过度,有时倒地难以站立。

感觉障碍。最常见的是对触摸、声音和光过度敏感,这是病牛很重要的临床诊断特征。用手触摸或用钝器触压牛的颈部肋部,病牛会异常紧张颤抖,用扫帚轻碰后蹄,也会出现紧张的踢腿反应;病牛听到敲击金属器械的声音,会出现震惊和颤抖反应;病牛在黑暗环境中,对突然打开的灯光,出现惊吓和颤抖反应。

无大体解剖病变,大多数病例以脑组织呈海绵状空泡变性为特征。

诊断与疫情报告

海绵状脑病患牛在临诊症状出现之前,无法用常规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判定动物是否感染。因此,牛海绵状脑病的诊断取决于临床症状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学检查。临诊病例的确诊还可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生物化学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痒病样纤维。

该病列入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可疑病牛,立即隔离并报告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当前尚无疫苗。

鉴于牛海绵状脑病对多种动物可能造成威胁,应在有牛海绵状脑病的国家和地区禁止用反刍动物来源的蛋白质饲料喂给所有哺乳动物及禽类,禁止从发生过和可疑地区引入牛及其产品。

确诊后扑杀所有病牛和可疑病牛,甚至整个牛群,并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一步采取措施。

牛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组织器官内形成结核结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灶。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