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涉及贷款、保险类产品的时候,也有不少学习的渠道可以利用。很多时候,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财产品,会举办一些理财产品推介班,尤其是针对新推出理财产品等目的性强的推介班。如果有类似机会,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错过。因为银行和保险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理财产品,一般会准备很详细的相关产品介绍,还会请专业人士现场讲解,这可是免费学习理财常识再好不过的机会。
其次是参加理财专业人士办的各种财富培训班。他们会为理财投资的初学者,系统、详细、有重点地讲解各种理财基础操作技巧,如专门讲解如何贷款、如何购买保险、如何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等。
家长可让孩子去培训班培训。通过理财专家的直接讲解和指导,能进一步掌握各种理财产品的优势和劣势、相关投资手法、理财投资的要领和诀窍。另外,还可以随时让孩子针对自己一知半解或者不懂的地方,向理财专业人士现场求教。具体操作中遇到的理财难题与问题,通过理财专业人士也能得到满意的解答。
储蓄、信用卡、国债需做的理论准备工作
作为各大银行的传统主打品种,储蓄、信用卡、国债在各个银行都有专业人士负责推介,详尽资料随时备查。其服务虽完善,但一般只局限于本行的品种,无法从广度上进行纵深对比。因此,想对这些最常用的理财工具有更深入广泛的了解,还要翻阅参考财经类的报纸与杂志。
现在财经类的报纸和杂志种类很多,它们在第一时间报道国内外最新的财经事件、最新发布的财经政策以及新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总而言之,如果想知道的关于理财投资的问题及答案,在财经类的报纸和杂志上一般都可以找到。
此外,经常阅读财经类的报纸杂志,能使孩子及早了解理财投资已出现或潜在的风险,做好防范准备和措施,减少理财投资失败的几率,提高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使自己的理财投资朝着低风险高收益的目标努力。
对于那些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选择订阅1~2份权威性、影响面较大的财经类报纸杂志;经济条件欠佳的家庭,则可以选择上网免费阅览。现在很多财经类报纸杂志都有电子版,可以在网上同步阅读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轻点鼠标收藏备用。多阅读财经类报纸杂志,多浏览财经类网站,还可以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使孩子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总之,家长要想让孩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富一代”,首先要武装他的经济头脑。让孩子掌握了一定的金融知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其正确理财。
让孩子不要沉迷金钱,克服贪婪
唐才子李约,其诗文俱佳。他性情清心寡欲,喜博古探奇,好与文人雅士弹琴煮茗,吟诵清谈,后弃官终隐。在《尚书故实》一书中,记载了他不贪财利、坚守信义的一件事,并说他平常所做的事,大致都如此。
李约有一次坐船行于江上,与胡商的船一前一后。胡商得了重病,将李约请过船去,把两个长得非常美丽的女儿托付给他,然后又交给他一枚珠子,并嘱咐他许多话。
等胡商死了,李约将他遗留的数万财宝全都如数送交给了官府,并为胡商的两个女儿寻偶婚配。
当初胡商临死时,同李约约定,自己死后要含着那枚夜光珠,别人都不知道此事。后来,胡商的亲属来清理胡商留下的资财,请官府的人挖开坟墓检查,夜明珠果然还在。
并非亲朋故友,仅仅是一路同行之人,对于这仅有一面之缘的路人的托付,李约毫无私心,不贪财色,完全按照此前的托付来履行承诺,即使在没有人知道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自己做人的本分,这种德行实在是令人钦佩。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李约这样。很多人爱财如命,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念,最终让贪婪毁了自己。
永州的人都住在江边,人人都会游泳,一天,河水暴涨,有四五人乘船渡江,船到江心沉了,船上的人全部都游泳逃生,有一个平时水性最好的人这次游得最慢,同伴问他怎么了,他说他身上有很多钱币,十分重,所以速度慢。同伴让他把钱丢掉,他不说话,只是摇头。过了一会儿,他越来越累,快游不动了,已经上岸的人向他呼喊:“赶快把钱扔了!”可他还是不听劝,最后溺水而亡。
还有这样一个关于贪财的故事:阿明很想用钱买到较高的社会地位,他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辞去工作,做起了买卖。他的生意很好,逐渐阔绰起来。他认为他的“价值”与钱一样与日俱增,于是除了钱,便目空一切。无休止的金钱欲望,成了他堕落的催化剂。为了弄到更多的钱,他逐渐走上诈骗的犯罪道路。他骗走了家乡父老的数百万元,骗了南方某单位的100多万元,从此过着挥金如土的生活。他想出人头地、腰缠万贯,却被一副冰冷的手铐紧紧地铐住了双手。因为拼命地追逐金钱,他失去了家庭、亲人和自由。
鲜活的事例让我们感叹不已,让我们明白钱不是万能的,钱在不同人的手中,就有着不同的价值。
人们常把金钱称作万恶之源,其实,这是错怪了金钱。事实上,可怕的不是钱,而是贪欲,也就是一种对钱贪得无厌的占有态度。
一个人如果以金钱本身或者它带来的奢侈生活为人生主要目的,他就是一个被贪欲控制的人。相反,不贪之人只把金钱当做保证基本生活质量的手段,或者把金钱当做实现更高人生理想的手段。
贪欲是痛苦之源。苦乐取决于所求与所得的比例,与所得大小无关。
其次,贪欲不折不扣是万恶之源。在贪欲的驱使下,很多人都走上了堕落的道路。不但表现在攫取金钱时的不仁不义,而且表现在攫得金钱后的挥霍无度。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我们对孩子要做的,就是要告诉他们,要用自己的劳动赚钱,不要让自己为金钱所奴役,被金钱蒙蔽了双眼。要远离贪婪,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好逸恶劳永远得不到财富
钱,就是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劳动不但是与生俱来的,并且贯穿人类发展始终。
家长要让孩子以劳动为本。因为,只有自己通过付出劳动挣得的金钱才是让人舒心的。
从前,有一位爱民如子的国王,在他的英明领导下,人们过着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生活。深谋远虑的国王却在担心当他死后,人们是不是也能一样继续过幸福的日子。于是他召集了国内的有识之士,命令他们找出一个能够确保人民生活幸福的传世法则。
三个月后,有位学者把三本六寸厚的帛书呈给国王说:“国王陛下,天下的知识都汇集在这三本书内,只要读完,就能确保人们生活无忧了。”国王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人们不会花那么多时间来看书。所以他再命令这位学者继续钻研。两个月内,学者把三本简化成一本。国王还是不满意。再一个月后,学者把一张纸呈给国王。国王看后,非常满意地说:“很好,只要我的子民日后都能真正奉行这宝贵的原则,相信他们一定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说完便重重奖赏了这位学者。
原来这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大多数人们都想快速成功,迅速致富,却不明白任何事情都必须努力去做,才会有所建树。财富是依靠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放弃投机取巧的心态,实实在在地去做,财富也就离你不远了。一夜之间发达的梦想,都是人们努力的绊脚石。
有这么一个童话:一个青年的父亲临终前交代他说:“我留给你两件宝贝,有了它们,你便能得到财富。”青年在父亲去世后,翻箱倒柜地寻找这两件宝物,却什么也没得到。后来经一位老大爷的指点,青年才醒悟过来。
原来那宝贝就是他的头脑和双手。后来,这个青年用这两件“宝物”创造了许多财富。这虽然是一个民间故事,但其道理是深刻明显的,那就是让我们知道,无论想得到什么,都要付出劳动,只有双手才是真正的财富。
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是一种真本事。比尔·盖茨的父亲威廉就很注重从小培养他“凭本事打拼”的意识。
威廉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知道自己能够赚钱,并且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信心和干劲。”盖茨帮家里做事,父亲总是给予一点小报酬,以此激发他的热情,让他懂得工作是通往幸福的台阶。威廉表示,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了解现实社会和外部世界,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大家一起劳动,一起追求同一目标的快乐。
上高中时,盖茨就和朋友一起开发了计算市内交通量的软件,并在竞争中取胜,签订了一份数额不小的合同。后来,学校的负责人雇用他们编制教学计划。盖茨还与人合作,编写了企业的工资系统用的程序。威廉夸奖说:“盖茨是通过劳动获取报酬的。”
付出越多,收获才越大,能够付出才能创造人生的财富。懂得付出,才能正确看待收获。
虽说有些人确实侥幸地通过投机行为得到了一大笔钱,成了富人,但这远远不是什么成功者。有人曾对国外投机获富者的前后生活状况作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70%以上的获富者生活又回到了未中彩之前的贫穷状态,并做着原来他不愿意做的营生。
孩子要想在社会上生存,没钱不行。而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是靠自己劳动挣来的。人活着,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生存问题,只有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做其他的。有的孩子靠吃父母的老本生存,却不知只能“坐吃山空”;有的孩子为钱误入歧途,成了罪犯。要想生存,就要老老实实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否则,就会有数不尽的生存危机等着孩子,让孩子狼狈不堪。一句话,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要想生存,就要靠劳动挣来财富,好逸恶劳不可取。
商业头脑可以培养
未来社会,没有商业头脑和理财意识的人很难赚到大钱——他的投资不会收到成级数返还的回报,他的劳动不会换来成级数计算的报酬,他的智慧不会带给他成级数膨胀的收益,他的爱心不会赋予他成级数赢得的美誉……
许多世界知名的财富大王,都是从青少年甚至童年时,就开始商业实践,有的小小年纪就已经崭露了商业天赋。
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罗克喜欢长时间地思考,设想各种情况发生时自己应该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