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惊世预言
30688700000012

第12章 亚里斯坦德的预言(1)

亚历山大大帝是比中国的秦始皇还早100年的年轻帝王。他曾率领其军队纵横世界,兵锋所至,所向披靡。短短的十年间,希腊、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这些古代世界的辉煌文明,纷纷向他低下了高傲的头,被迫将各种尊贵的称号赠给他。然而,仅仅十年后,横亘在三大洲大地上的庞大帝国,却因亚历山大的猝死而轰然倒塌,迅速走向分裂和衰落。更有趣的是,许多历史资料表明,对于这一切,已经有人提前作出了预言。他就是当时最伟大的预言家亚里斯坦德。

亚历山大大帝的出世

公元前356年,在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宫,一名王子呱呱坠地了,他就是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马其顿本是巴尔干半岛北部一个不起眼的小国,当腓力二世于公元前359年即位时,这个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不过,经过腓力二世几年的经营,马其顿依靠先进的军事力量迅速强大起来,逐步称霸于希腊北部。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军队和希腊联军进行了一场决战,结果腓力二世大获全胜。次年,在科林斯会议上,腓力二世被推举为泛希腊联盟的盟主及盟军统帅,马其顿的霸主地位就此被合法化。自此,以马其顿为中心的帝国取代丁希腊的城邦制度。接下来,腓力二世又将日光转向了东方的波斯帝国。

当时,波斯是世界上版图最广阔的帝国,可谓兵多将广。而在历史上,波斯帝国曾多次威胁到希腊的安全。在公元前5世纪,在雅典与斯巴达的率领下,希腊与入侵的波斯大军展开了殊死战斗,最终才保住了独立地位。当马其顿强盛起来后,心怀野心的腓力二世便打着为希腊复仇的旗号,决定发动远征。不料就在公元前336年,当腓力二世已经制订好计划,准备即将出征时,却在女儿的婚礼上被人刺杀了。这’样,进行冒险征服的事业就留给了他的儿子一亚历山大。

对马其顿人而言,幸运的是他们的新国王同样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统治者。实际上,从亚历山大一出世,就有种种迹象表明,这位小王子将会度过不平凡的一生。

在历史记载中。同许多著名人物一样,亚历山大的出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传说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娅斯在婚前便曾梦到雷霆着身,火焰熊熊燃烧。当她就此怪梦向占卜师寻求解释时,后者告诉她:这预示着她和腓力二世所生的儿子将是掌管雷电的主神——宙斯之子。另据说,在公元前356年亚历山大诞生的时候,恰逢马其顿大军在色雷斯获胜的喜讯送到。当时,马其顿宫廷著名的占卜师亚里斯坦德预言,这名王子日后必将成为一名战无不胜的统帅。

或许是受到占卜师预言的鼓舞,腓力二世夫妇都对亚历山大寄予了很大的期望。而在亚历山大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也确实给了他很大的影响。王后奥林匹娅斯容貌艳丽,雍容高贵。亚历山大从她那里不仅遗传了出众的相貌和丰富的想像力,而且继承了非凡的气度。据记载,他体魄强健,外形俊美,前额宽阔,双目炯炯,有着一头漂亮的卷发。不过更重要的,还在于父亲对他的精心教育。

亚历山大天资聪慧,深得国王腓力二世的喜爱。当他长到13岁时,腓力二世聘请了当时希腊世界最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给他当老师,希望其受到良好的教育。亚历山大从小就具备勇敢、倔强而自负的个性。据说,有一次,当目睹儿子年纪轻轻就驯服了一匹成人都束手无策的烈马时,腓力二世曾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我的孩子,我这个王国对你已经不够大了,你去开辟新的王国吧!”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腓力二世的确是一位远见卓识的国王。

亚里斯坦德的预言

当时在马其顿有一位名叫亚里斯坦德的著名预言家,一直在王室效力,并深得腓力二世的信任。据有关史料记载,亚里斯坦德前后竟有19次极为准确的预言。

在后来亚历山大远征时,他还髓军充任其顾问。而亚里斯坦德之所以得到马其顿王室的信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小王子亚历山大出生一事的正确预言。

据说,在亚历山大出生以前,腓力二世梦见他给王后奥林匹娅斯的子宫上盖了一个狮头印章。当他将此梦告诉亚里斯坦德后,后者经过一番推算,最终预言奥林匹娅斯将生下一位战神。另外还有一个关于亚历山大出生时所发生的故事:有一天夜晚,亚细亚城邦以弗所的一座神庙忽然遭遇大火而焚毁,就在同一夜,奥林匹娅斯生下了亚历山大。在开始天亮时,当地的预言家们开始惊恐地喊道:“亚细亚的灾难和毁灭在前一夜出生了!”看来,亚历山大自一出生,就连他将来的敌人也预感到大事不妙了。

正如亚里斯坦德所预言,亚历山大从小就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霸气和过人的机智。据说在一次奥林匹克竞技会上,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参加比赛、一展身手的时候,年幼的亚历山大竟然回答:“我不反对,如果对手都是君主的话”。另一则著名的故事说:在亚历山大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得到了一匹名叫布塞菲勒斯的名种马。该马性情刚烈,桀骜不驯,无人能够驾驭,腓力只得命人将马牵走。一旁的亚历山大则难舍这匹好马,他发现布塞菲勒斯虽然剐烈暴躁,却非常害怕自己的影子,于是,亚历山大将马头转向太阳,马影就此留在马的身后。在布塞菲勒斯安静下来的瞬间,亚历山大迅疾跃上马背,烈马狂怒咆哮,绝尘而去。而当随从们找到亚历山大的时候,布塞菲勒斯已被驯服。听到这一消息后,腓力二世不禁感慨地对身边人断言,亚历山大必将超过自己,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还在很小时,亚历山大就以其在军事上的表现而无愧于“战神”的预言。据说他特别喜欢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史诗中的希腊英雄阿喀琉斯则是他最为崇拜的人物。他从16岁起便随父出征,跨着烈马布塞菲勒斯征战南北。18岁的时候,他就率军击溃了希腊联军中最精锐的底比斯神圣军团,立下了赫赫战功。当腓力二世于公元前336年遇刺身亡后,已经成长起来的亚历山大便决定继承父王未完的事业,准备在遥远的东方一展身手了,时年仅20岁。

亚历山大的征服对象波斯帝国,当时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仍是当时地球上最庞大、富强的帝国。这个帝国不仅地域辽阔,国力强盛,并且人口众多,可以轻易地组建起上百万的军队。尽管如此,亚历山大仍以巨大的自信开始了自己的军事冒险。

公元前334年,经过一番准备后,亚历山大发动了对波斯帝国的进攻。尽管只有35000人的部队与几十万波斯大军抗衡,但亚历山大凭借其杰出的军事天才和训练有素的士兵,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据说在临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都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他:“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于是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

天意成全预言

要想凭惜弹丸之地的马其顿征服庞然大物波斯,不但需要亚历山大拥有超人的智慧与毅力,同样需要一点运气。非常神奇的是,各种关于亚历山大历史的记载表明,在他一路向东方的征战中,的确经常受到命运的眷顾。在一系列关键战役中,上天总会出现一些利于亚历山大的征兆甚至就连天气也对他格外开恩。这些带有神秘色彩的情况,集中体现在双方的大决战——高加米拉战役过程中。

从公元前334年起,亚历山大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在与波斯大军的几次交战中,陆续获得了一些胜利。特别是在著名的伊苏斯战役后,波斯皇帝大流士被迫求和。而后的两年中,亚历山大又南下进军腓尼基和埃及,并在埃及被尊为太阳神。与此同时,还有相当实力的波斯又重整旗鼓,集结了全国的军队,准备与亚历山大一决雌雄,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将在高拉米加展开。

据可信史料记载,大流士手中拥有步兵20万人,骑兵4万5千人,战车200辆。公元前331年9月,当这支庞大的军队出现在马其顿人面前时,即使亚历山大也曾产生忧虑。因为当时他的军队虽已得到补充。仍只有不到5万人,其中步兵4万人,骑兵8千人。那么,在双方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亚历山大如何能获得胜利呢?几千年以来,西方的历史学家基本上将其归功于亚历山大的英明指挥和大流士的临阵退缩。不过在近些年,这种观点已被颠覆。

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家破译了大英博物馆中的一批古巴比伦泥版书,根据这些最原始的资料,人们惊奇地发现,其实决定这场战役结局的,更多的是一些非人为的因素。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那些占卜师们之所以预言亚历山大将成为“战神”,的确不是胡言乱语。

众所周知,由于古代人们的科学水平有限,因此对一些天文现象非常重视,认为其可以决定人间的命运。据史料记载,就在高加米拉战役进行前几天,也就是公元前331年9月20日,出现了一次月食现象。古巴比伦的那些泥版书也记载道:“大流士5年乌吕卢月第13天有月全食,月亮完全变黑,挡住了木星,四指以外的土星可见。月食完全时,西风劲吹;月亮重现时转为东风。”

当月食发生时,马其顿大军刚刚渡过底格里斯河,而波斯大军正在南面100千米的地方严阵以待。史料记载,当晚马其顿大营乱成一团,马其顿士兵奔走呼号,埋怨亚历山大把他们带到天涯海角,攻打别人的国度,导致天神盛怒,遮掩了月亮的光辉。在这危急关头,随军前来的占卜、师亚里斯坦德出面了。他对士兵们说:希腊人粜拜太阳神阿波罗·波斯人崇拜月亮女神阿斯塔特,因此月食是不利于敌方的征兆,从而平患了人们的恐慌。几天以后,人们又发现夜中出现了罕见的流星雨,马其顿人同样惶恐不安,亚历山大不得不下令就地扎营,整整4天按兵不动。

对马其顿人非常有利的是,月食当晚波斯大营同样一片恐慌气氛,但不幸的是大流士面对这种局面却无能为力。与古代其他文明一样,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家也一直用天象来预测国家大事,根据他们的经书,这次月食是波斯亡国的征兆:月食当中劲吹的西风,表示征服者将从西方来;月食完毕以后转东风,表示战败者必须逃向东方才得保垒。对于这种解释,波斯深信不疑。因此月食出现的那天,所有对天文略知一二的波斯贵族,包括大流士本人,都觉得波斯帝国大势已去。

接着,试图避免决战的大流士第二天就派特使求见亚历山大。提出停战请求,愿意割让幼发拉底河以西所有的波斯领土,赔款3万塔伦黄金,以及将一位公主许配给他作为条件。当亚历山大召集部下进行讨论时,以帕马尼奥为首的大多数将领都表示大流士的提议可以接受,帕马尼奥对亚历山大说:“我要是亚历山大,就会接受这些条件”。但亚历山大却出人意料地回答说:“我要是帕马尼奥,自然会接受这些条件”。野心勃勃的他瞄准的是整个波斯帝国。

消息传到波斯大营后,据说当时大流士曾悲愤地呼喊:“亚历山大,我到底对你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难道你的哪一位亲人为我所杀,因此我的暴行应得这样的惩罚?”就这样,绝望的大流士被迫迎战,而在他的影响下,整个波斯大军的士气也非常低落。

在决战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怪事。双方交锋后,本来波斯大军凭借人数和装备的优势,一度占据上风。而马其顿军队则身处险境,不但阵线中央被突破,连大蕾也失陷敌手。但就在此时,一个奇迹发生了。史书上记载道,一支苍鹰突然飞临马其顿阵线右翼上空,在亚历山大的头顶盘旋。看到此情形,亚里斯坦德立刻跳上一匹战马,沿着马其顿阵线奔驰。大声呼唤:“看那支盘旋的鹰,这是马其顿胜利的征兆!”于是马其顿官兵的士气大为振奋,一举扭转了败局,将波斯骑兵驱逐出去。

最终,惊心动魄的高加米拉之战结束了,马其顿人大获全胜。此战,波斯人死亡4万余人,而亚历山大一方仅阵亡500人。几天后,亚历山大兵不血刃进入千年古都巴比伦。并被加冕为“亚洲之王”。而战败的大流士则被迫溃逃,最后在伊朗高原北部山区的埃克巴塔那被叛将贝苏斯杀害。后来,亚历山大又处死了贝苏斯,将大流士的遗体运回巴比伦,举行盛大国葬仪式。

印度奇遇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又彻底击败了大流士的后继者,从而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但此时灭亡波斯帝国已不能满足这位“战神”的欲望,他要继续领兵东进。

公元前329年春,亚历山大率军穿越兴都库什山,侵人中亚地区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在粟特,他遇到了当地居民的激烈反抗,其远征军一度遭受沉重打击。经过两年的征战,亚历山大基本确立了在中亚细亚的统治地位。随后,他便将目光转向了神秘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