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地球的外貌
30840100000028

第28章 水中陆地——岛屿(2)

地跨北回归线南北,终年受黑潮影响,属南亚热带和北热带湿润气候,高温、多雨、多风。年平均气温由北而南为21℃~25℃,7月平均约28℃,1月为14℃~20℃;山地气温随高度而递减,3000米以上山地冬季有积雪。年平均降水量东、中部在2000毫米以上,东北部的火烧寮多达6300毫米以上;西部沿海一带较少,多在1500毫米左右。降水量与季风有关,北部冬季多于夏季,南部适相反。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南风和西南风。夏、秋季常受热带气旋影响,以7~9月最盛,平均每年有3.5次8级以上热带气旋登陆本岛,正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发生频率较高,以花莲及其附近海底最多。东岸属不正规半日潮,大潮差1.2米。西岸北港溪口以北属正规半日潮,潮差中部最大达4.2米,两端为2.6米。北港溪口以南大部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1~2米。其中冈山至枋寮段为不正规全日潮,潮差较小,约为0.6米。

本岛西南有澎湖列岛,东北有钓鱼列岛,周围尚有彭佳屿、棉花屿、花瓶屿、基隆岛、和平岛、龟山岛、绿岛、兰屿、七星岩、琉球屿等,连本岛共86座岛屿。

海南岛

海南岛为我国一个省级行政区——海南省的主岛,位于我国最南端,雷州半岛的南部,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北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从平面上看,海南岛就像一只雪梨,横卧在碧波万顷的南海之上。

海南岛的长轴呈东北一西南向,长约300余千米,西北—东南向为短轴,长约180千米,面积3.39万平方千米,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琼州海峡宽约20千米,是海南岛和大陆间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湾和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由于邻近大陆,加之岛内山势磅礴,五指参天,所以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之时,站在雷州半岛的南部海岸遥望,海南岛便隐约可见。

海南岛是一个美丽富饶,历史悠久的海岛。在地质时期,海南岛原与华夏大陆相连,生断陷形成的岛屿。

早古生代时(距今5.7亿年前~距今4.4亿年前),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地区是一个沉降带。加里东造山运动使雷琼地区上升成陆,形成以北东方向为主的一系列断裂褶皱带,使早古生代沉积的地层发生了质变。到晚古生代(距今4.4亿年前~距今2.3亿年前),海南岛陆块相对稳定。但印支运动又促使岩浆活动强烈,形成现在海南岛广泛分布的花岗岩体,构成了山地,也筑成了海南岛的基础。后来的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又使这个花岗岩穹窿发生强烈的断裂,形成几条大的东西向断裂带,使断裂以南大约2/3的区域抬升,称为海南构造隆起,且1亿多年以来一直在上升;断裂以北发生下陷,称为雷琼凹陷。然而,在第四纪以前(250万年前),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还连在一起,在地质构造上属华夏地块的延伸部分。到了大约更新世(距今250万年前~距今1.5万年前)中期,由于火山活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发生了断陷,变成了琼州海峡,才使海南岛与大陆分开。以后海平面多次升降又使海南岛与大陆多次分离和相连,到第四纪冰期结束,海平面大幅度上升,才形成琼州海峡和海南岛现在的形态。

地质构造运动引起的海南构造隆起是海南岛中部不断抬升,逐渐形成了现在海南岛的地貌特征;山地位于中央,丘陵、台地、平原依次环绕四周。海南岛平均海拔2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占全岛的25%,100米以上的平原、台地占2/3。

海南岛的地形,以南渡江中游为界,南北景色迥然不同,南渡江中游以北地区,和雷州半岛相仿,具有同样广宽的台地和壮丽的火山风光。在南渡江中游以南地区,五指山横空出世,周围丘陵、台地和平原围绕着山地,环环相套,南部沿海,山地直逼海岸,气势十分雄伟。

海南岛气候属于海南性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2℃~26℃,一月份,大部分地区平均温度仍在19℃以上;最热的七月平均温度在28℃~32℃。年均降水1600毫米以上,其中以八九月份降雨量最为充沛,时见暴雨出现,也常有台风侵袭。终年常绿,四时花开,一年四季皆宜旅游。海南岛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东方夏威夷”之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冬都”。

阿拉伯半岛

在1000多万年前,地中海和印度洋之间的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以后发生了地壳大变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陆地中间陷落成为红海。红海把亚非大陆截然分开。红海东边的一块土地成了一个略呈长方形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具体说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和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位于阿拉伯半岛上。其中以沙特阿拉伯为最大。半岛南靠阿拉伯海,东临波斯湾、阿曼湾,北面以阿拉伯河口——亚喀巴湾顶端为界,与亚洲大陆主体部分相连。半岛南北长约2240千米,东西宽1200~1900千米,总面积达322万平方千米。

阿拉伯半岛常年受副高压及信风带控制,非常干燥,几乎整个半岛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区并有面积较大的无流区,该区有7个无流国。农耕时只能用地下水。炎热干燥的气候形成了大片沙漠,沙漠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3。半岛南部的鲁卜哈里沙漠达65万平方千米。

半岛上农产品很少,人民主要以牧业为生,多数放养骆驼。当地出产的阿拉伯马和阿拉伯骆驼在世界上很有名。阿拉伯半岛及附近的海湾中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岛上许多国家都以此为经济支柱。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生产石油最多的国家,石油工业的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80%以上,被称为“石油王国”。

阿拉伯半岛西部较高,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呈阶梯状。西部为希贾兹——阿西尔高原;南段的希贾兹山脉海拔3000米左右;中部为纳季德(内志)高原;东部是平原。半岛西南角土地肥沃,宜于耕种。

大陆的桥梁——地峡

地峡就像一座土桥,有的把两块大陆连接起来,如巴拿马地峡将南美洲和北美洲连接起来;有的把半岛和大陆连接起来,如克拉地峡是联系马来半岛和亚欧大陆的桥梁。

地峡的成因很复杂,有的是大陆板块漂移造成的,有的则是陆地部分下沉到海中造成的。在地球上,地峡分布很少,比较重要的有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地峡,亚洲和非洲之间的苏伊士地峡,马来半岛和亚洲大陆之间的克拉地峡。

地峡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它是沟通大陆和大陆、大陆和半岛的中间桥梁,也是交通的咽喉要道。地峡比较狭窄,两边邻水,是开凿运河的良好地段。如巴拿马运河通过中关地峡,联系大西洋和太平洋;苏伊士运河穿过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印度洋。在地峡处开凿运河,沟通洋或海,能节约海上航程。例如轮船从美国西部海港向南航行,穿过巴拿马运河到南美洲东部港口,要比绕道南美洲南端缩短1万千米。

巴拿马地峡

巴拿马地峡就是自哥斯达黎加边界至哥伦比亚边界之间的、东西走向的陆地。约长640千米。连接南、北美洲,分隔加勒比海(大西洋)和巴拿马湾(太平洋)。为南、北美洲最窄处(50~200千米),巴拿马共和国国土。最狭处为达连地峡(东)和奇里基地峡(西)。山脉、雨林和平原交错其间。最初由印第安人定居。19世纪初巴拿马独立前始终由西班牙统治。1849年修筑了横贯地峡铁路。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很多人到运河区定居,战略地位重要。

巴拿马地峡原是一条狭长的谷地,阻碍了南、北美大陆之间动植物群的相互交流。后来,随着板块运动的影响,南极孤立,洋流的改变,古地中海消失,阻碍了海洋的径向交换。当北极接近海面冰流及格陵兰冰流形成后,巴拿马地峡闭合,南北美大陆连成一片,由此造成两洲之间动物的交流,同时也阻止了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沟通。巴拿马地峡关闭对生物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古生物学意义。

苏伊士地峡

苏伊士地峡为苏伊士湾与红海之间的地质断层,其形成的原因不明,上新世中期此地为地中海所淹没,而与印度洋相互连通,后来受到尼罗河三角洲东部地壳隆起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峡隆起于地面,阻断了地中海与红海的相连。

苏伊士地峡位于埃及东北部,亚洲和非洲在苏伊土地峡处相连,整个地峡是平坦的沙漠地带,宽度为135千米,面积约有2万平方千米。地峡北部因靠近海岸,分布着一连串的咸水湖、洼地与沼泽。

苏伊士地峡包括巴拿马地峡的伟大意义,在于他们是人类和动植物迁移的通道。来自基因和染色体的证据表明,人类的祖先来自非洲,“亚当”与“夏娃”是从东非出发,追随着猎物和可食用的植物,一步步向世界迁移的,终于布满了全世界。没有苏伊士地峡和巴拿马地峡,是无法理解人类的分布的。这其中如今已成为海峡的白令地峡也是功不可没的,当然在人类的迁移路线上,还有许多当时的地峡如今成了海峡。

克拉地峡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为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宽仅56千米。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千米(北纬7度~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千米,最宽处约190千米,最高点海拔75米。并且它的东西两海岸皆为基岩海岸,浪平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