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阪抗战师团
3090900000048

第48章 七七事变

7月7日晚上,日军借口演习中一个士兵走丢,要求进入离演习场地不太远的宛平城里搜索,29军官兵断然拒绝了这一无礼要求。日军驻屯旅团第1联队长官牟田口廉悍然命令第3大队第三中队发起对宛平城的进攻,同时用大炮猛轰由29军驻守的卢沟桥。日军以此方式宣告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我中华儿女由此开始了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

29军在事变发生后不久就给蒋介石去了电报,报告这次日军挑衅事件。老蒋不愧为军政一手抓的“超级高手”。他想了不到半分钟,就立刻下了指示方针:要求29军“不屈服,不扩大,不求战,必抗战。”还要求29军“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而29军军长宋哲元在5月份时回山东老家养病,7月11日才返回位于天津的府邸。宋哲元在属下向他报告完后,沉默了好久,才心事重重的只说了一句话:“打的好!”

中国**中央委员会知道了这次事件后,立刻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就这样,7月8日一早,全国同胞通过报纸、广播电台都知道卢沟桥,宛平城发生了什么事情。所有人的眼光都落到了那里。

进攻,进攻!日军在7月8日这天用无数次的冲锋,向世人毫无顾及的展示着他们的野心。29军37师219团奉命驻守卢沟桥和身后的宛平城,当上头下达“固守勿退”的命令时,29岁的团长吉星文像个孩子一样开心的大声笑了起来。他真的担心上头会向九一八事变一样,再次不抵抗,再次忍让撤退。但是自从7日晚上和日军一个中队交上火以后,他的军人使命感、中国人的尊严全被激发出来了。吉星文在上头命令还没下来的时候,对全团官兵的训话就是“上头命令我团誓死保卫宛平城”。他这时心里已经为自己和219团做了最坏的打算:即使死也绝不后退一步!

从7月8日5时起,中日两军在宛平城附近激战,因中方装备和人数的弱势(为了不主动扩大争端,只有一个团与日军作战),在外围防守时,边打边退。最终退到卢沟桥上。再退就是宛平城,对219团的士兵而言是退无可退,不能再退了。219团官兵利用有利地形在卢沟桥上打退日军数次进攻。到了晚上18时,日军停止了进攻。

日军在这一天的进攻中损失惨重,毕竟通常进攻一方承担的损失要比防守的大一些。驻屯军步兵旅第一联队的2个中队基本打残了。一个中队需要修整。日军接到这样的战果报告时,明显是难以接受。经过关东军和日本大本营的再三商议,发现目前在平津地区的日军部队很难吃下29军,因此一方面派出和平谈判团和中国“协商”和平解决这次“意外”事件,一方面从关东军调集更多的日军到平津地区。

在7月9日、11日、19日日军主动三次和国民党政府商讨和平谈判协议。每次谈判都在时有时无的炮火中无功而返。其实除了远在南方的南京政府和平津地区的政府部门相信日军的“诚意”外,29军官兵都猜到了这是对方的缓兵之计。无奈军队是不需要提供意见给政府参考的,军队只是政府的武器而已。

日军利用10几天的时间把在关外附近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第11旅团,原来驻兵朝鲜的第20师团调到华北,到7月25日时,日军在华北的军队由原来的2万人猛增到6万人。而中国还是仍然只有29军孤军防守平津地区。日军觉得兵力已经足够了,再次全面进攻就要开始了。

第一次出师不利,让大日本皇军非常没面子,这次在自己各方面准备好的情况下,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中将预言3天内拿下平津。为了让日军官兵们记住这个“伟大”的日子,特别用广播电台,进行“现场直播”。

在25日,26日日军蓄意制造了廊坊事件和广安门事件,这两件事无需细说,简而言之就是日军想尽各种办法对我驻守北平的29军肆意挑衅。遭到29军官兵的反击后,日军以此为接口在26日下午对29军下达“最后通牒”要求29军于28日前全部撤离平津地区,否则将采取行动。

29军军长宋哲元这时终于知道日军的野心已经不能通过和谈来解决了,随手把日军的最后通牒死了个粉碎,同时向南京汇报了情况,并向29军各部队下达了严防死守的命令。

“今日下午七时,敌用载重车三十余辆,载兵约五百名之谱,由广安门强行入城,经我守兵阻挡,不服制止,以致互相冲突,刻正在对峙中。似此情形,敌有预定计划,大战势所不免。除饬各部即日准备外,谨闻。职宋哲元叩。寝。印。”国民党总参谋长何应钦看着宋哲元发过来的电报,叹了一口气,夹在文件夹里,快步来到蒋介石的房间,要向他汇报情况。

蒋介石看了何应钦递过来的电报,沉默了一会儿,一句话也没说。谁都知道,中国目前的经济、军事实力根本无法和日军一战,他和宋哲元一样等待欧美国家外交官的帮助,帮助中国和日本之间进行调停。他不能让中日之间爆发战争。对他而言,只要他的“心腹大患”一日未除,就一日不能和日军开战,就一日不能夺回东北三省。但是他此时也终于知道,中日之战已不可避免。

日军自然不管老蒋心里怎么想,在7月28日早晨8时,日军准时向29军发起了进攻,这次可不是仅仅一个日军联队的进攻,而是日军全面的进攻。步兵,炮兵,飞机,装甲车,多兵种联合向北平进攻。日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指挥朝鲜军第20师团、关东独立第1旅团,第11旅团,驻屯军步兵旅团几乎全部兵力在飞机,大炮,装甲车的掩护下,向驻守在北平西郊的南苑,西苑,北苑的29军132师,37师,38师发动了全面进攻。

“刚不能久,柔不能守。输赢就看谁能坚持下来了!”张伟一边听着电台广播播报最新的进展情况,一边看着通过关东军参谋部才搞到不久的国民党29军详细资料。张伟看到这份资料后不得不对日军情报的搜集能力感到胆寒,对方资料详细到29军每个团的正副团长的自了介绍和性格特点!

资料显示,29军在承担了察哈尔省,河北省及平津地区的防务后,到七七事变前,29军已经拥有4个师:37师,38师,132师,147师及三个地区的保安部队共计10万人。宋哲元俨然成为一方“土皇帝”。这在当时国民党执政时期其实非常常见――有枪就有权,有权就有钱,有钱才有更多枪,枪多才有更多权,权多才有更多钱!这种畸形军政关系其实就是直接导致国民党军队常败于日军的根本原因。

七七事变只是一个开端,随着日军28日开始的进攻,29军正式展开了平津抗日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