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阪抗战师团
3090900000049

第49章 平津之战(一)

28日这天,29军上下一心,坚守阵地,与日军展开了生死之战。北平城南边的南苑是日军进攻的重点,37师、132师各一部6000余名官兵和约1500名南苑军事训练团学生一起防守这里。

军事训练团是29军自发组织的士官培训学校。其实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强弱更多的就是看这些中下层军官,无论国内国外都是一样。29军正是有了这个训练团,他的各个师才在日后抗战中才拥有了辉煌的战绩。

南苑并没有什么高山峻岭,河流湖泊以利于防守,守军全部以挖战壕的方式,阻挡在日军前往北平的道路上。

南苑的战士们手中的武器不如敌人的好,敌人还有大量的大炮、装甲车和飞机实施立体进攻。如果说29军有什么比日军更强的话,那就是全体官兵们誓死杀敌的士气!

在27日,29军副军长佟麟阁为自己做了一副棺材,他奉宋哲元之令到南苑协同132师师长赵登禹指挥作战,于是就把棺材抬到了南苑,以此表示他誓与南苑7千5百余名官兵共进退。132师师长赵登禹见后,找了一块草席,放到副军长的棺材边,对官兵们说:

“我赵登禹大老粗一个,没考虑死后用什么棺材。听副军长一说,觉得也应该考虑一下了。古语说什么战士身死,马革裹尸。我今天没找到什么马革,但是一块草席就足够了。我们29军今天在这里为国家,为亲人拿起手中的武器,抗击侵略者的进攻。这是我们作为军人的责任,这是我们最为军人的骄傲。我们就让敌人看看,我们作为军人的力量吧!杀光日本鬼子!”

“杀!”“杀!”“杀!”

无数官兵的热血沸腾了~他们举起手中的武器,大声的叫喊着,撒发着他们强盛的斗志。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8日战前,一位叫麦新的音乐家找到了132师师长赵登禹,为这支当年血战喜峰口的英雄部队创作了一首歌曲。

这里介绍一下这位抗日英雄赵师长。赵登禹,字舜臣,山东人(山东历来英雄辈出啊!)。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没读过什么书,在家帮着父母务农并练习武术,1933年初,日军发动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又将战火引到了长城一线,企图侵占华北。国民党当局被迫应战,当时赵登禹为29军109旅旅长,奉命率领部队从蓟县出发,把守喜峰口阵地。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击,赵登禹率领战士多次与日军展开肉搏战,日军引以为傲的肉搏在他所组成的大刀队面前不堪一击。因此击退了日军的攻击,坚守住了长城阵地,在3月10日,负伤的赵登禹得知日军正在休整,马上召集团、营长们开会,决定乘日军不备偷袭日军营地,并激励战士们说:“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随后,负伤的赵登禹率3000人,冒着大雪,挥舞大刀和刺刀偷袭了日军,成功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赵登禹一战成名,成为132师的师长。这次这个音乐家正是根据喜峰口大战日军的事迹创作了一首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此歌在南苑守军一经传唱,将士们的士气上升到了顶点。

在28日这天,进攻南苑地日军深刻地体会到了29军的这股士气,这股誓死如归的斗志!在大炮猛轰后,日军步兵在装甲车,和飞机的配合下向南苑开进。南苑守军的火炮实力不如对方,不敢轻易开炮,怕遭到对方火炮的压制。当日军进入到步兵射击的范围内时,南苑守军有的所有轻重火力一起发射。一下子就放倒了前面几十个日军。但是日军仍然跟在装甲车后面继续前进,只是更加小心,更不容易被打到。而日军装甲车为了减少身后士兵的伤亡,尽快攻入国民党阵地中,立刻加速前进。

针对日军装甲车,29军早就研究出一套解决方案――集束手榴弹!执行这样任务的人必须身手矫健,勇敢胆大。必要时,甚至需要用生命来换取对方的战车。29军从来不缺这样的勇士。他们两三个人一组,每个人稍微分散开一些,向前进中的战车靠近。在开战前,南苑守军曾在前面的阵地前挖了一些能够让一个人正好躺进去的坑,这些坑的目的就是要让这些拿着集束手榴弹的勇士们能够藏进坑里,在战车接近时,突然发难,炸毁战车。一会儿功夫,日军的战车上陆续发生了爆炸声,很多战车停止了前进,甚至是原地转圈,已经失控了。跟在战车后的士兵刚想露头走到战车前看一下,就被29军官兵们一通射击给打了回去。这时日军已经离29军前线阵地不太远了,于是日军指挥官放弃了装甲车和日军同步进攻,向南苑发起冲锋进攻。

枪声立刻变得非常的响亮,两军的大炮都在拼命的开火,想要压制对方。日军“勇敢”的进攻成为南苑守军良好的射击靶子,一片片人倒在守军的弹雨中。当日军好不容易冲进南苑守军第一线阵地时,29军特有的一支部队出现在日军眼前,让这些冲进阵地的日军瞬间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支队伍就是大刀队,领导者就是132师师长赵登禹。他们刚刚唱完才学了不久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甚至有些战士还唱跑调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赫赫杀气。唱完最后一句“冲啊!杀!!!”,全体大刀队同时抽出身后的大刀,一起向日本鬼子冲去。

不同于步枪上刺刀的普通士兵,大刀队的战士各个都是武功好手,一把大片刀舞的是呼呼生风,几个照面下来,攻入阵地的日军就被大刀队像切西瓜一样给解决了。大刀队打的不过瘾,一直向前砍杀日本鬼子,小日本的脑袋真像西瓜一样好切,不到半个小时,132师阵地前满地的“西瓜”,日本鬼子引以为豪的白刃战,在中国大刀武术祖宗面前不堪一击,日军部队一波波涌上来,一波波倒下去。大刀队经过喜峰口实战,总结出临战三刀,刀刀要致命,没有说往胳膊上砍,往肚子上刺的,这都不好用!就要最短的时间内,最少的动作内杀敌。像师长赵登禹基本就被属下誉为“一刀切”,基本遇到鬼子一刀就够,而对战时,攻击的最佳部位就是头,因此“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真是一点也没错。

大刀队越战越勇,渐渐把日军给压了回去,厮杀到后来,132师大刀队各个官兵浑身是血,有自己的,更多的是敌人被斩首时喷出来的。如凶神罗刹般向继续进攻的日军砍去。

害怕!骄横凶悍,对待自己白刃战拥有极度信心的关东军日本鬼子害怕了,他们看着面前浑身鲜血的一个个中国军人,他们没有信心再战下去了。第一次!他们在没有指挥官的命令下,不约而同的转身逃跑了。日军这次*一般的进攻彻底失败了!在丢下几百尸体后,怏怏的退了回去。大刀队在师长的带领下理智、及时的撤回到自己的阵地。

张伟曾经在后来问过参加此役的日军士兵,他们一致摇头说,“白刃战根本打不过29军,尤其是他们刚唱完什么歌,冲上来的时候。他们的眼神像狼一样,看着就害怕,哪里还能打的过!”

因此对待这支队伍,日军不得不用空军给予了特殊的“照顾”,绝大多数飞机基本都在南苑转悠。扔下无数炸弹,用机枪射杀了许多132师的官兵!

但是132师挺住了!赵登禹果然不负所望,日军的第一次最有威胁的进攻就被他轻松化解了。但随后日军顽强的仍在各个方向不停的组织进攻,两军死伤非常多。

战斗打到下午的时候,南京政府和29军高层轻信日军虚与委蛇的和谈恶果渐渐体现出来――战前准备不足,各防守阵地失去联系。指挥系统一片混乱!

死战或者撤退?他宋哲元是不怕死的,他相信29军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不怕死不等于鲁莽。宋哲元思前想后,终于咬了咬牙,向部队下达了撤往北平的命令。

他知道再拖下去,29军的官兵们不是用武器,而是用身体阻挡日军前进的步伐,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不能就这样被牺牲掉。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支部队现在需要重整,积攒实力,寻找时机再次和日军作战。

赵登禹接到撤退命令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他大吼一声,差点想把电报给吃了,现在打的正在兴头上,这时要求撤军,让这只兴奋起来的老虎的心里实在是不舒服。他一把把电报仍给了师指挥部的副军长,副军长默默看完电报说道:“执行命令!由我担任掩护撤退任务。”副军长佟麟阁经过这一次与日军交手,感受到日军的厉害,他知道现在南苑的部队有多么的硬,日军想要啃下它来实在是要费好一阵子功夫,但是其他阵地呢?弹药不用说了,万一其他方面被日军攻破,日军的机动力又非常强,如果被日军包了饺子可就麻烦了。佟麟阁虽然是个热血军人,但是他更是个将军,他要服从军令,更要考虑将士们的安全生死。因此这次撤退佟麟阁没有丝毫意见。

但是作为一个军官,他就要以身作则,防守的时候他可以在后面指挥,但是部队撤退的时候,他不能跑在最前面。他看着赵登禹说道:

“舜臣(赵登禹的字),这次由指挥我断后,你对部队比我熟悉,你来指挥撤退。”

赵登禹想了想,点头表示同意。他和佟麟阁在29军关系最好,根本不用客气,而撤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工作,一个不小心,一支部队的撤退往往会变成溃退。

两个人简单说了几句话,就匆匆别过。他们决不曾想到,这是他们两个人的诀别。

29军是冯玉祥训练出来的部队,上下官兵有一种特别的指挥风格,那就是军官下达什么命令后都是自己先去执行,后边的战士跟在后边,他们拥有冯玉祥将军一样的军人美德,艰苦朴素,军纪严明,勇敢善战。

日军几乎把所有空军都集中在南苑,几十架飞机来来回回反复的在南苑守军头顶上盘旋,轰炸,机枪扫射。副军长佟麟阁就是在敌机的机枪扫射中牺牲的。开始是腿部受伤,没有等身边的士兵帮他绑好绷带,机枪子弹擦着他的头皮过去,最终因流血过多而死,他死前还想拿起枪瞄准天上的敌机,想对骄傲低空飞行的日军飞机再射出一颗子弹。身边的士兵流着泪,把他抬到藏在路边玉米的小汽车上。像他这样的高级军官都有自己的汽车,但是他并没有坐着汽车先撤退,而是命令司机带着伤兵先走,但是司机偷偷的违抗了他的命令,把车子开到离他不远的玉米地藏了起来,司机在想如果情况紧急可以让副军长赶紧撤退。但是最后这辆汽车只接到了副军长佟麟阁渐渐冰冷地尸体!

赵登禹乘车在整支部队前后来回跑,指挥部队有秩序地撤退,在走到大红门地时候,他的部队遇到了日军地伏击。正如副军长担心的那样,日军从其他方向突破了29军防守部队,一路穿插想要从背后包围南苑守军,在29军后撤时正好和这群日军碰上,两方开始激战!

乘车的赵登禹顿时成了日军主要地攻击目标,他们知道国民党军队机动车辆稀少,乘车的基本都是重要的人物。所以一阵枪响后,身中10多枪的赵登禹,奄奄一息的对身边的卫兵说道:“告诉我的老母亲,他儿子为国捐躯,对得起祖宗,请她不要伤心。”说完就停止了呼吸。赵登禹在佟麟阁死后不到30分钟的时间里也壮烈殉国了。

随后不久,北平外围的南苑、北苑,西苑相继失守,北平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