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阪抗战师团
3090900000050

第50章 平津之战(二)

南苑的29军官兵们和军训团(军事训练团简称)在28日一天的作战中歼敌不少,损失也不小,作为未来的军官摇篮的军训团是宋哲元及29军各师师长一同努力组织的培训学校。他们现在要奉命后撤回北平。

他们在后撤的途中几乎是一边落泪一边赶路。师长和副军长阵亡,并且要撤出他们信誓旦旦保卫的阵地。这就意味他们29军――输了!败了!任何一个有荣誉感的军人都感觉到了无比的悲痛,耻辱和愤怒。

同样充满悲痛,愤怒的又何止这些下面的士兵们。37师,38师师长接到同僚战死的消息后,他们也久久不能平静。

“啪”的一声,38师师长兼天津市市长张自忠把手中的电话愤怒的放了下来。师指挥部里无数的同僚惊讶的看着这个平日好脾气的师长。

“不为诸君报仇,自忠誓不为人!”眉毛都愤怒的拧到一起的张自忠大声的喝道。

身边一个参谋刚想跟他说话,在听到他毫无预兆的大喊后,迟疑了一下。张自忠是才接到战友阵亡的消息,他打算暂时不告诉其他人。当看到了参谋的欲言又止的动作,张自忠对参谋说道:

“有话快说,别婆婆妈妈的!”

“日军进攻我天津市,但是。。。。。。外国租界不允许军队进入天。。。。。。”参谋没说完,就看到张自忠不屑的哼了一声。他识趣的闭上嘴。

“租界、租界!都打到家门口了,还******租界!”张自忠的怒火爆发了。堂堂两个将军,两个好友就这样被杀,他的怒火终于找到宣泄的途径。

“我早料到他们会玩这手,让我们部队束手束脚。我就跟你玩!让他们看看我们中国的‘保安大队’。命令部队换装!”

“是!”参谋立刻开始安排了。

张自忠接管天津以后,作为一个军人特有的预感,他知道中日之战在所难免。但是天津的防务有些特殊,作为一个“租界”城市,正规军队平时不允许进入天津市。市内只能有保安队,负责百姓的日常治安等。

张自忠想办法利用这个条件,玩了把“阴”的。不是只有保安队可以在天津持有武器么?我就让我们38师的士兵们都当当保安队。每个38师的官兵们都有两套服装,一套是正式军装,一套是保安队服装,什么时候需要,我什么时候穿什么衣服。你奈我何?

而且,张自忠不断告诫全体官兵,“要记住天津的各个街道,到时候万一和日军作战时,野外作战不成功就进行巷战。比起日军,我们一定要利用自身的地利,重创日军。”

在张自忠下达命令不久后,宋哲元便召集师级以上的军官开会,在会上宋哲元一脸沉重的表情,对众人说道:

“日军这次进攻为有史以来最为犀利猛烈的一次,他们已经拒绝任何外交谈判。现在战斗打成这个样子,再死守北平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们西北军固然可以战死沙场,但是。。。但是。。。”

这里宋哲元用上了西北军三个字而不是29军,这毫无遗漏的表达出他对老长官冯玉祥的感情,对蒋介石的隔阂和抵触。参谋长总参议萧振赢听到此话后眼睛飞速的瞄了宋哲元一眼,然后赶紧像其他人一样低头不语,继续听宋哲元讲话。他其实是蒋介石的卧底,29军因喜峰口一战成名后,蒋介石开始重视这支“叫化子”军队了,立刻秘密调人过来。实地考察一下29军的情况,看看能不能挖挖29军的墙角,能把整个29军都拉到手里最好。

这个时候的蒋介石还是有点像三国里的曹操,只不过他已经平息了中国表面上的****和分裂,但还是有张学良的东北军、阎锡山的晋绥军、宋哲元的西北军存在,他们名义上归顺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实际上却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权利可比“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大多了。

而蒋介石的政策似乎也有些学曹操――拉拢和收服人才!向各势力的优秀将领投出橄榄枝,想要尽力把他们挖到自己身边。

宋哲元接着说道:“我们即使尽力相搏也无法阻止日军的进攻,北平是我国的文化古都,如果在此拼死一战,这个城市将又要遭到摧残,因此我们一是为了保护古都,一是为了保存西北军的种子,还是撤出战斗吧。”

宋哲元如此说,还真让属下们不好反对。副军长秦德纯、37师师长冯治安、38师师长张自忠等一干跟随宋哲元这么久的老部下,对待他有些像对待兄长一样,这个时候真的是战也有理,不战也有理。虽然不战的道理说的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但也勉强说的过去。

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给宋哲元来了一份电报,要29军撤到保定,并要他在28日当晚立刻到保定去,把平津的防务交给属下。这个电报其实就是给宋哲元一个大台阶,让他体面的离开,把战败的责任可以推到下属的身上。

蒋介石以前也用过类似的招数,当年九一八事变时,他的不抵抗政策遭到全国无穷无尽的骂声,后来他实在是受不了这个罪了,拉出张学良作替罪羊,降了张学良的职,令他“出国考察”去了。

现在蒋介石把这个找替罪羊的机会扔给了宋哲元,不是因为蒋介石有慈悲胸怀,而是他借这个机会尝试收买宋哲元,把他和29军真正拉到自己的座下。

宋哲元把电报给众人看了一下,这样一来,29军撤退更算是理由充分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宋哲元要找谁来接替自己,眼下就两个人合适,副军长和38师师长。副军长秦德纯兼任北平市长,宋哲元最先想到的是他,但是他脾气不太好,大部队撤出后还要和日本人周旋,以他的脾气估计很难做好。另外第二个人选就是38师师长张自忠,他兼任天津市市长,脾气随和,在任天津市长时和日本人周旋的非常好。因此宋哲元就把平津的防务教给了张自忠,会议后立刻离开北平赶往保定。

张自忠不是没想过拒绝,谁都知道这个接替宋哲元平津防务的深层就是接替了战败的责任。但是这个责任总要有一个人来承担,想到自己在任天津市长时每次和日本人周旋妥协都被一些人骂上汉奸,这次恐怕会更厉害了吧?张自忠在宋哲元点将后默默不语,将近一分钟的沉默后,他抬起头,沉重地叹道:“如此一来,我就成为国家罪人了!”

宋哲元这次无奈的决定,最后却无意间塑造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民族英雄,一个让日军惊呼“活关公”的大英雄。

在以后张伟有幸见到已经升任为集团军司令的抗日名将时,他仍然忘不了这次平津之痛,言语中的凄苦表情和执著的信念注定让他成为与众不同、让人难忘的抗日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