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30954700000016

第16章 飞禽(2)

响蜜也为狒狒和非洲的一种特殊的獾类——条蜜獾指示蜂巢。这多半是在人烟稀少的偏僻地区,蜜一旦发现蜂巢,立即向蜜獾洞口飞去,在洞口上空盘旋并叫个不停,蜜獾闻声即刻出洞,随着小鸟带引匆忙地跑着。还有人说蜜獾能以柔声吹哨,和小鸟联络。这种行为专属非洲蜜獾独有,由于别的地区没有响蜜,相应的蜜獾也就没有这种习惯。

响蜜水筑巢不育雏,和杜鹃一样把卵产在别种鸟的巢里,它的雏鸟下颌有卵齿,合喙时像钳子,能把养父母的亲生子女钳死或咬碎鸟蛋。虽说响蜜不育雏,但也有人观察到,当其雏鸟稍大时,响蜜也会给以喂食和照顾。

夜猫子鸣叫的原因

猫头鹰的种类很多,因其面形似猫,俗称猫头鹰,红角又名夜猫子。它白天隐匿在多叶的树枝上,不鸣叫,一到夜里出来觅食,叫声洪亮,特别是在繁殖期间彻夜不停地鸣叫。它们吃蝗虫、蛾类、甲虫和啮齿动物。因为它夜间鸣叫,叫得又很难听,古时迷信的人称它为“恶鸣”,说听见夜猫子叫不吉利,至今还留下了“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等迷信传说。鸟类的鸣叫主要作用之一是加强同种个体之间的联系,从而能更好地觅食和繁殖后代。

据调查,从热带到寒带夜猫子的分布,并比较它们的鸣声录音,越是接近热带的鸣声越小,越是接近寒带的鸣声越响亮而拖长音。据研究这是因为热带地区夜猫子食物种类多(如昆虫、鼠类等),数量大,它们只要占领较小的地盘就可以获得赖以生存的食物,同时夜猫子的数量在热带地区也较多,所以它们只要发出较小的鸣叫声,同种个体就可以听到。在寒冷地带,夜猫子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都较少,夜猫子的数量也比热带地区少,所以它们必须占领较大的地盘才能赖以生存,同种个体之间联系必须高声鸣叫且拖长音才能听到。

夜猫子鸣叫与它们个体之间的联系、觅食、繁殖有很大关系,并没有什么不吉利的含义,所以古人称它是“恶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夜猫子还是消灭害虫、鼠类的能手,它是对人类有益的鸟类。

养在金属架上的鹦鹉

观赏鸟一般都养在鸟笼里,为什么鹦鹉要养在金属架上呢?

这是因为鹦鹉的喙比较大,上喙弯曲强大,并能转动,上喙钩内有锉状构造。因此能啃坏木制的或竹制的鸟笼,所以一般都把它养在架上。架用铜或其他金属制成,高60厘米,宽50厘米左右,尺寸要以鹦鹉的身体大小而定。架的左右各有一个放水和食物的“小碗”,供鹦鹉饮水和取食,架上有一条细铜链锁在鹦鹉的一条腿上。架养还有一个好处,不至于把鹦鹉较长的尾羽弄坏。

会说“人话”的鹦鹉

鹦鹉是人们喜爱的笼鸟。据考证,人类驯养鹦鹉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4千—5千年前的奴隶社会,鹦鹉就已成为奴隶主们的宠物。今天,驯养鹦鹉的习俗几乎遍及全球。

鹦鹉之所以特别受人宠爱,不仅是因为羽毛鲜艳、性格温顺,更主要的是它们那擅长学舌的本领。从古到今,鹦鹉学舌的出色本领,引起人们的莫大兴趣,甚至留下一些传奇般的故事。

在古代,不少人相信鹦鹉真能懂人语,通人性。“耳聪心慧舌端巧,鸟语人言无不通。”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它们的赞美。到了近代,由于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研究进展,特别是巴甫洛夫创立的条件反射理论,使得人们相信,鹦鹉和其他鸟类的学舌,仅仅是一种条件反射的仿效行为,也叫效鸣。鸟类没有发达的大脑,鸣叫的中枢位于比较低级的纹状体组织。因而鹦鹉不可能懂得人类语言的意义,也不可能运用这些语言。有些研究鸟类行为的科学家还用实验证实过这一结论。这样,鹦鹉学舌仅仅是盲目的学舌,这似乎成了定论。

爱唱歌的夜鹰

夜莺实际上应为夜鹰,体长约28厘米,只因它的歌声动听如莺,又在夜间鸣叫,故人们称它为夜莺。夜鹰又名蚊母鸟。唐代李肇作的《唐国史补》

上记述:“江东有蚊母鸟,夏则夜鸣,吐蚊于丛草间”。可见古代人们对它已有所观察和了解,但对于“吐蚊”却是误解。夜鹰,它是白日休息而夜间活动的鸟类,喜欢吃蚊虫和金龟子等昆虫。夜鹰嘴大,它具有非凡的空中捕食本领,有时也到草丛间低飞,张着大嘴捕食蚊虫,因而被误解为“吐蚊”了。

一般熟悉夜鹰的人们都知道,它那优美动听的歌儿,只有在夏天才能听到,甚至彻夜久鸣不休。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夏天是夜鹰的繁殖季节,它们要寻找伴侣,鸣声就是求偶的重要表示。夜鹰不筑巢,雌鸟将卵产在林间、灌丛、草地及岩石上。卵白色,外壳杂以灰褐和暗灰色。雌雄鸟共同孵卵,夜间由雌鸟担任,白天由雄鸟替换。

夜鹰有许多特殊结构适应捕捉蚊虫。它的嘴短而宽,两侧生有成排的硬须,能像昆虫网一样把蚊虫兜捕入口中。它们的脚很灵巧,奇特的是中趾内侧有栉缘,就像一把梳子,可用来梳理嘴须上绊着的昆虫。它们的翅长尾长,羽毛蓬松细软,飞翔时不发出声音;然而飞行力强,速度高,能在空中急速迂回辗转,俯冲扫荡。两只大大的眼睛,在微光中能敏锐地察觉蚊虫和夜蛾。

由于夜鹰嗜食蚊虫,遇到严冬季节,食物就发生困难。此时,它只好降低新陈代谢而呈“休眠”状态,待到来年开春才复苏过来,开始它们的新生活。夜鹰的休眠现象在鸟类中是罕见的。

世界上约有90种夜鹰,有的种类分布很宽,带有世界性。我国有8种,云南有5种。毛腿夜鹰和黑顶蛙嘴夜鹰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有一种林夜鹰,除云南外,还见于台湾省和海南岛。另有一种普通夜鹰,则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特别是长江以南为最多。

懒惰的杜鹃鸟

杜鹃有个坏名声,人们称它是懒鸟,这话有点不公平,打击面大。人们骂它们懒,是指雌杜鹃从来不孵卵,雄杜鹃也受了株连。

鸟类当中,各种杜鹃鸟有143种。其中也有少数品种的雌鸟是孵卵的,大多数杜鹃生卵不孵卵。有了这种天性,它们怎么延续后代呢?人们不用担心,它们自有巧妙的法子,不然杜鹃早就绝了种。

绝大多数的杜鹃是靠“寄生”的绝技生儿育女繁衍“家族”的。杜鹃的卵,主要产于莺科鸟的窝里,借巢生蛋,求母莺代孵其卵,代哺其子。这是因为莺科鸟与杜鹃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一是二者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相差不多;二是孵化的条件相同,大约两周即可育出;三是雏鸟相似,巢内哺育期为半个月;四是莺科雏鸟食量大,杜鹃的雏儿吃得也不少。由于这些相同之处,雌杜鹃一代代、一来二去便形成了这“寄生”的绝技,从而偷了懒。

让人怀疑的是,两种鸟的卵放在一个窝里同时孵,莺科的鸟巢又不大,能盛得下吗?另外莺能让杜鹃安然地跑到它的巢里下蛋吗?杜鹃自有它的妙法子,它将卵分别先产在地上,然后用嘴衔到两三个莺科的鸟巢里,有时一个巢里放一个。破壳而出的小杜鹃,总比它“义母”的儿女早几天来到世上,它出世时,干姐妹还睡在卵壳里。小杜鹃有好动的习性,出壳就乱蹬踏,两爪抓住巢底,用头将尚在孵化的卵拱出巢外,自己独占了鸟巢,这样一来,莺科的雌鸟就误认它是自己的儿女,将它喂养大。到了小杜鹃快要会飞离巢时,它的亲生娘会不误时机地赶来,落在附近的树枝上,一声声地叫起来。

小杜鹃听到这种叫声,本能地知道亲生的母亲在召唤它,便纷纷闻声飞过去,而后随着雌杜鹃一起飞走。

杜鹃鸟是消灭松毛虫的“高手”。松毛虫是松林中的大敌,它会使大片松林死亡,特别是人工栽植的松林,更架不住松毛虫的侵袭。杜鹃鸟能消灭这种害虫,是松树的福音,是松林的福音。因此,就杜鹃这份功劳而论,也不该骂它懒鸟。雌杜鹃不孵卵,只不过是它的一种特殊习性,杜鹃在我国松林集中的黑龙江省有四种,大杜鹃、小杜鹃、四声杜鹃、八声杜鹃。

鸟为什么要鸣叫

鸟类的啼鸣给自然界添了生机,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乐趣。鸟类为什么会到处啼鸣歌唱呢?

鸣叫,是鸟类在外界环境条件刺激下的一种复杂的反射性反应。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鸟类的鸣叫可分为叙鸣和啭鸣两种。

叙鸣,是日常生活中不分雌雄鸟都能发生的鸣叫。这种鸣叫是鸟类作为对环境刺激的一种保护性或防御性反应。如家禽中的鹅每当陌生人登门入户时,就狂叫不止并且伸出脖子去攻击;大雁每当夜宿在地上时,只要稍有一点动静,它就会大声鸣叫来报警。在鸟类的群集生活中,通过叙鸣可以保持个体间的关系,母鸡领着自己的雏鸡外出找食时,常以“咯咯”的鸣叫,招呼自己的儿女,幼雏听到母亲的叫声,就会追随在母鸡的身边。大雁南飞北转时离群的孤雁也常以鸣叫进行联络。此外,叙鸣还是一种求食的反应,留巢性的雏鸟饥饿时常在巢内直起脖子鸣叫,直到亲鸟投食饱餐后才停止。这种鸣叫是很普遍的,音调很单纯。

啭鸣,是雄鸟在繁殖季节所特有的一种鸣叫,是鸟类的一种婚期行为。

牛背鹭与犀牛鸟

有一种小鸟常喜与犀牛为伴,所以叫做犀牛鸟。犀牛也喜欢这种小鸟的到来,因为小鸟帮助它消除病患。犀牛凭着它那巨大的躯体和一身蛮力,兼加头上的硬角,可说是无所畏惧的。就连狮、虎也不敢惹它。但是,英雄只怕病来磨。犀牛皮厚且皱襞多,容易积存污垢,滋生寄生虫。而且犀牛在生活中难免碰伤,而蝇类又喜欢在伤口处产卵生蛆。这些都使犀牛容易感染罹病,困苦不堪。此时,犀牛鸟帮助犀牛从伤口中剔出寄生虫作为美餐。而犀牛鸟在犀牛的身边,安全度大大增加,因为没有那种对犀牛鸟有威胁的动物敢去靠近犀牛。

织布鸟筑巢

织布鸟的巢是鸟巢中的“精品”。它们的巢挂在树枝上,像一个葫芦,相传雌雄鸟通力合作建成这个别致的巢,它们用柔韧的植物柔韧的纤维作为材料,而筑巢的方式很特别,那就是雌鸟在内,雄鸟在外,用嘴叼住一根根纤维材料互相传递,像织布穿梭般地“织”成它们的巢。所以就留下了“织布鸟”的名称。

织布鸟分布在非洲及马达加斯加岛上,在亚洲的织布鸟身体只有麻雀般大小,我国的织布鸟只发现于云南西双版纳,据我国鸟类工作者的实地调查,织布鸟筑巢并不像上面所说的那样雌鸟在内,雄鸟在外,传递材料“织”成一个巢,鸟巢几乎全部被雄鸟筑成。新巢落成后,雄鸟在巢底轻声鸣叫,并表演翻滚的“技巧”,雌鸟选择雄鸟中“技巧”水平高、动作灵活强健的雄鸟,作为伴侣。观察证明,过去记载的雌雄共同“织巢”不过是一种传说而已。

巨嘴鸟的大嘴巴

从墨西哥至南美阿根廷一带的森林中有一种奇特的鸟类,它的嘴大得出奇,鸟名巨嘴鸟,在巴西的亚马孙河口一带,分布更为集中,最大的体长60—70厘米,而它的嘴长却有17—24厘米,宽5—9厘米,这样大的嘴形状像把镰刀会不会重得使鸟抬不起头来呢?这里面有个什么秘密呢?原来它的巨嘴不是一个致密的实体,外层是一层薄的硬壳,中间填充着纤细孔隙海绵状的骨质组织,重只有30克,所以巨嘴鸟不但不觉得它的嘴重,使用起来还很轻便。当它啄到一只野果或一只昆虫时,就仰起脖子把食物往上抛起,然后张开大嘴,接住食物,吞入口中。它的动作真像一个杂技演员,熟练而准确,非常灵巧。

巨嘴鸟羽色美丽,胸脯羽毛橙黄,背部羽毛漆黑,加上巨嘴的色彩上半部黄色略带淡绿,下半部天蓝色,喙尖则有一点猩红,再配上眼圈四周有一圈天蓝色的羽毛,组成了多彩绝美的图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大自然留下了这美丽珍奇的鸟不是偶然的,它们生活在百花盛开的树丛中,因为它们有特殊的保护色,使人很难发现花叶丛中的鸟,巨嘴鸟就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繁衍了后代。

爱早起的公鸡

“雄鸡一唱天下白”。公鸡为什么一到清晨就要啼鸣呢?

科学家在探索生物的秘密中,发现不少动物的习性和生理功能,都受到大自然节律的支配。比如,蝙蝠总是在黄昏以后飞来飞去捕捉昆虫;鹦嘴鱼总是在白天到离海滩洞穴一公里的地方去觅食;雀鲷鹭每天飞向海边总是比前一天推迟约50分钟;牡蛎总是在涨潮时张开贝壳捕捉食物;招潮蟹总是在潮退时才从沙里爬出来觅食;沙蚕群集海面,常常在满月后三天,日落后的54分钟,不迟也不早;灰熊总是在特大暴风雪来临的时候才进洞冬眠。

这是怎么回事呢?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证明生物体内有一座奇妙的“生物钟”,指挥着生物的行为。生物的节律周期是这种生物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大自然的光照、气温、湿度、气压、潮汐等各种因素不断影响下,生理上个断调节,逐渐形成了生物的昼夜和季节性的节律。

鸡的“生物种”藏在哪里呢?最近,日本科学家对鸡进行研究和试验,第一次发现和证实了:鸡的“生物钟”长在鸡的松果体细胞里。松果体在大脑和小脑之间,是一个松果形状的小内分泌器官。一到黑夜,它就分泌出一种叫黑色紧张素的激素,来抑制鸡的活动。如果给鸡埋上装有黑色紧张素的胶囊,鸡就入睡了。

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也发现,如果把麻雀的松果体摘除,它活动的周期节律就会消失;如果从另一只麻雀为它移植了松果体,周期节律又恢复啦。

这证明鸡(包括鸟类)的“生物钟”就在松果体细胞里。

光线能使松果体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发生变化,从而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钟”“摆动”。正是这种奇妙的“生物钟”记忆着明暗的规律,才指挥着公鸡的日常活动:天快亮了,公鸡就放声啼唱;天快黑了,就赶快去宿窝。

鸟类明珠朱睘鸟

朱鹮,在动物分类学上位于:脊椎动物,鸟纲,鹳形目,鹮科。

朱鹮又称朱鹭,红鹤。

朱鹮是世界公认的濒危鸟类。据文献记载,朱鹮曾广泛分布在亚洲东部。

前苏联的南部,中国的东北、长江下游、秦岭、台湾岛及日本诸岛,都有过朱鹮的踪迹。有一本名为《中国东部的鸟类》的书中记载,朱鹮有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