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30954700000007

第7章 陆地动物(4)

雪豹两岁多时性成熟,大约在二三月间发情,五六月间产仔,怀孕期大约为95—105天。一胎通常2—3仔。雪豹的寿命一般为20年左右。

上面已经谈到雪豹极难发现,人们也很难捕捉到雪豹。因此雪豹是稀有的展览动物,也是价值比普通豹贵几倍的动物。我国已把雪豹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类”人的长臂猿

走进我国亚热带的大森林,你在欣赏美丽怡人的自然景色时,会听到一种奇特的宏亮叫声:“唔唔唔,呵呵呵。”叫声很有规律,先短后长,最后以短促的声音结尾,戛然而止。这就是我国着名稀有动物——黑长臂猿的啼鸣。声音高亢尖厉,由远而近,逐渐加快,回荡于山谷之中,数里尚能闻及。

这时,你不由得会吟诵出唐代着名诗人李白的《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实,李白在这里所说的猿声,只不过是猴子的叫声而已。要想饱享“猿声啼不住”的耳福,只有到我国的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古木参天的密林里,才能领略到长臂猿那种一呼百应的大合唱的气势。

灵长目的种类大致可分为猴类、猿类和最高级的人类。大约在一千多万年前,地球上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森林古猿生活的地域干旱寒冷起来,原来茂密的森林变得稀疏了,渐渐变成了耐寒的广阔草原。树木枯死,树上可吃的果实少了,冻饿威胁着古猿。它们被迫下到地面生活。适应力强的,通过劳动,手脚有了分工,大脑也发达起来,产生了语言和思维,渐渐发展成人类。那些适应力差的被淘汰了。还有些古猿的子孙找到了新的森林,继续着猿类的生活,成了现代的类人猿。长臂猿就是类人猿的一种。它头大,大脑半球发达,视觉敏锐,察看事物时,眼球频频转动,惹人喜爱。头顶上有竖立着的长毛,形成“冠”状,色黑,所以又有“黑冠长臂猿”之称。雌、雄异色,成年雄性为黑色,雌性为灰黄色,体毛富于光泽。年幼者为黄褐色。

和金丝猴比起来,长臂猿的家庭生活前进了一步。长臂猿过着一夫一妻的生活,父母和婴幼儿结为“家庭”,许多小小的家庭又结成大群。群体中有严格的等级关系。一群中有一只雄长臂猿为首领,其他的都要看“首领”的眼色行事。“首领”走近时,都纷纷让道,并小声叫唤,“哈腰致礼”。

它们相互之间也很有感情,见面又喊又叫,又搂又抱。如果有谁被猎人一枪打中了,其他的并不是四散而逃,而是赶紧聚到一起,纷纷抢救受害者,而狡诈的猎人则常常利用它们的这一特点,残酷地成群地将它们杀掉。如果群体中有一只死去了,它们都非常沉痛地默不作声,似是哀悼。它们的生活,地域性很强,每群都有固定的生活地盘,不容他群侵入,一见异群,则互相争斗。一群群的长臂猿,各占一个山头,只许啼叫,不许越界。由此看来,长臂猿的啼叫,即是一种取乐,又是一种互相警戒看管自己领域的信号,以防止竞争者进入警戒区。

如果你循着长臂猿的啼叫声传来的方向走近去看,就会发现许多趣闻。

它们在树上真是行走如飞,只用一只手攀树,把身体挂在树枝上,双腿一缩,身体使劲摆动,像荡秋千一样,一撒手就甩到空中,另一只手马上牢牢抓住另一根树枝。即使十几米,二十几米的枝头空间,它们也能闪电般地横空而过,动作轻盈优美。你会由衷地赞叹道:真是森林中一名出色的全能体操运动员!如果下到地面,长臂猿就显得十发滑稽可笑了。两只长长的手臂也没有用武之地了,不知放到什么地方好,只得高高举起,做出“投降”的姿势,以便平衡摇摇晃晃的身体,蹒跚而行;如果在地面上奔跑,长长的指尖只需轻轻地点一下地面,它们就能以相当快的速度奔跑。

它们的食物以植物果实、树叶为主,兼吃昆虫、鸟卵和幼鸟。它们采摘果实是很有计划的,从不乱摘乱抛,只采熟透的,生点的留下来,以后再摘。

长臂猿单胎生殖,幼仔四岁以后便“长大成人”了,这时“父母”要把它驱逐出群,亲生子只好变成到处流浪的“游子”,它们也只好在流浪中寻求“伴侣”。相遇时,都先互相试探着,谁也不敢冒昧地去倾诉自己的“衷情”,只待感情进一步接近之后,才开始组织新的“家庭”。

黑长臂猿的性情十分温驯,易于驯养。尤其是从小由人工养大的,它会和饲养员建立很好的感情。原来北京动物园由南方得到一只小黑长臂猿,进园时尚小,为了把它养活,只好放在温箱中精心饲养,每天喂给牛奶,后来终于把它养活了。这只长臂猿聪明、伶俐、感情深重,每当它看见饲养人员换掉工作服准备下班时,它就拼命地叫唤,非常不愿意伺候它的人离开它。

温驯的长臂猿,野生的不多了,20世纪50年代初,海南岛还有野生长臂猿2000多只呐,现在不足30只了。万万没有想到,它们奇特的啼叫声,却换来了濒于灭绝的灾难,不少狡猾的猎者就是模仿其啼声,将善良的长臂猿诱来逐一枪击。殊不知长臂猿是“国中之宝”,已被列为我国的一类保护动物。

长臂猿不但样子像人,就连生理结构和病态也很像人。因此,它们是最理想的医学实验动物,也是研究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活教材,是动物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关于恐龙的争议

过去20多年来在古生物学领域内有一个争论的问题,就是恐龙是像龟、蛇、蜥、鳄之类的冷血动物,还是像鸟、兽之类的热血动物。由于恐龙早在7千万年前从地球上灭绝,人们既不可能回到恐龙生活着的那个时代去,也没有获得过一只活着的恐龙,以及在化石上除了骨组织外,其他证据从来没有保存下来。因此,两派大多数的论据都建立在间接的证据上,包括恐龙的形态学、生态学和行为学等。

恐龙这个词是从希腊文Dinosaur翻译过来的,这是1841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创建的一个词。“Din”是可怕的意思,“Saur”是蜥蜴,蜥蜴是爬行动物,这样恐龙是泛指中生代一群已灭绝了的古爬行动物,它们最早出现于三叠纪中期,灭绝于白垩纪晚期,在地球上生存一亿四千多万年。由于现存爬行动物都是变温的冷血动物,因此,恐龙是冷血动物已成为被大多数人公认的传统概念。1968年古生物学家巴克提出了恐龙是热血动物的新见解,立即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争论也就随之而起。

谁都体会到爬行比步行缓慢和迟钝得多。巴克认为现代爬行动物四肢位于身体两侧,体躯贴着地面匍匐爬行,代谢率低,体温调节主要依赖吸收外界环境的热能。而现代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等,四肢位于腹面,体腹离地,直立奔走,代谢率高,能产生足够的热能来保持体温的恒定。恐龙具有直立的四肢,躯体姿态直立,并且生活在范围广泛的环境里,行动应是活跃的,必须具有较高的代谢水平,才能提供足够的运动能量,从而断言恐龙应是恒温的热血动物。持反对见解的学者认为,直立与体温是否恒定并没有多大关系,不足以作为证据。因为热血动物中的针鼹和鼹鼠等的体躯都是匍匐的,在能达到敏捷的高水平上,冷血的爬行动物和热血的鸟、兽之间并无较大的差距,这一点任何人徒手去捉一条蜥蜴就可得到证明。

有人将恐龙的骨骼磨片观察,发现它们的骨骼构造同现代爬行动物不同,而相似于哺乳动物。恐龙骨骼上微血管密度大,造骨系统哈佛氏管构造密集,这是一种高代谢功能的表现。认为恐龙具有密集的哈佛氏系统应是恒温动物。但是,反对派认为骨骼的这种结构不能作为恒温动物的证据,因为,某些现代的爬行动物,如某些海龟和楔齿蜥等的骨骼中也存在着密集的哈佛氏管。而某些小型的热血动物,如某些蝙蝠的骨骼哈佛氏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们过飞翔的生活,代谢水平是很高的。

热血恐龙派提出以捕食比值为证据,在自然环境中,捕食动物的数量总是比被捕食动物的数量要少得多,例如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蛙和野鼠的数量要比捕它们的蛇多得多,蛇的数目又比捕食蛇的鹰类的数量要多,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捕食动物的生存。通过在一个生态群中捕食动物总重量与被捕食动物总重量的比例统计,得出现代哺乳动物群中这个比值为0.03左右,在冷血的爬行动物群中为0.3—0.5,而在美国晚侏罗纪毛里逊地层几个恐龙群中这个比值为0.03左右,接近哺乳动物,因此证明恐龙应是热血动物。反对者认为,变温动物的能量消耗要比恒温动物慢。对大型恐龙来说,热量的保持和消耗都比较稳定,它们与同样大的温血动物在比值上可看作是近似的。所以,以捕食比值作证据不能令人信服。

赞成恐龙是热血的一派认为现代的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不能忍受低温的环境,低温限制着它们的分布。但是,在加拿大育空河地区发掘出恐龙,而该地在白垩纪时的古地理位置是在北极圈内,这个严寒极地是冷血动物无法生存的,因此,恐龙不可能是冷血的。反对者认为恐龙生存的时代,地球上的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所以在古北极圈内冷血的恐龙照样能生存。

美国古生物学家拉彼得曾从恐龙的繁殖行为方面提出恐龙是热血动物的新证据,引起人们很大的兴趣。在羊膜动物中,冷血动物和热血动物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别是亲代对子代的胚后照料方式不同。在冷血的爬行动物对子代孵出后少有照料,除少数对幼仔有警卫行为外,还没有发现过爬行动物给幼仔喂食的事例,幼仔孵出后,高度的早熟并立即离巢觅食,相比之下,哺乳动物和鸟类,幼仔出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胚后扶养,例如哺乳动物的哺乳、喂食和给幼仔衔回食物以及保护幼仔和训练幼仔的行为,鸟类的育雏、教飞等行为。1970年末到1980年期间,在美国蒙大那州上白垩纪沉积中发现了鸭嘴龙和棱齿龙巢群遗址,这些巢保存得非常好,每一巢址都发现大量的幼体,一些幼体竟然在它们自己的巢中,有些巢中还含有不同年龄七嘴龙幼体的骨骼,有些幼体则被发现在巢的附近,有些巢内有严重碎裂的卵壳,表明这些恐龙有胚后养育的行为。严重碎裂的卵壳,使人想到由于幼体留居巢中,卵壳主要受到物理的破坏,说明幼仔孵出后并不是像早熟的幼体那样马上离巢远去,而是在巢中逗留相当长的时间,各种不同年龄的幼仔在巢中的发现,证明这些恐龙幼体有逗留在巢中接受亲体照料的胚后养育。因此恐龙不是冷血动物。虽然这个推论的本身可以怀疑,因为它只是以相互关联为依据,不可能有明确判定的是非标准。但是无论如何,恐龙的这种情况是现代爬行动物所没有的,如果爬行动物是有胚后养育行为的话,必须不仅为自己觅食,而且还要为幼仔带回更多的食物,这样觅食的时间和区域范围都必须增加,能量消耗也就更大,这就要求有很高的代谢水平。但是,爬行动物是变温动物,代谢水平不高,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既然自然选择没有导致任何现代冷血的爬行动物胚后养育的演化,那就完全可以相信在灭绝了的冷血动物群中也不会存在有胚后发育。因此至少有些恐龙是热血的恒温动物也是可以确认的了。

恐龙绝灭的原因

爬行动物王国的“君主”——恐龙,可谓是人们心目中最神奇的古动物了。它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绝灭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不可一世地独霸了地球的陆地1.4亿年。恐龙为什么不早不晚,偏偏在白垩纪末期最后全部绝灭了呢?对于这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探讨,试图揭开其中的奥秘。但是,科学家的看法很不一致,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长期以来,关于恐龙绝灭存在着两类学说。一类是渐进说,即大多数学者认为恐龙绝灭是一个渐进性的事件。主张渐进说的人提出过各种假说。有人认为白垩纪末期,地球上造山运动强烈,地壳起了变化,环境和气候也随之变化,裸子植物大量灭亡,从而迫使恐龙改食被子植物,恐龙终因未能适应新的食物条件而死于便秘和植物碱中毒;另一些人认为,由于新兴的哺乳动物与恐龙竞争,哺乳动物偷食恐龙蛋,恐龙失败了;还有一些人认为,因为恐龙是热血(恒温)动物,它的皮肤裸露,当自然环境变化时,特别是在白垩纪末期频繁的造山运动,发生了全球性的气温下降,恐龙因缺乏调节体温的机制和保温的羽毛,终于绝灭了。总之渐进之说种种,不一而足。殊不知,有些恐龙伴随着被子植物生活了3000多万年;某些小型的虎骨龙的脑重和体重比值超过早期的哺乳动物,足以阻挡哺乳动物的竞争,更何况恐龙也不全都是恒温动物。因此,以上种种假说还是未能圆满地解释恐龙灭亡问题。

与渐进说相反,少数学者认为恐龙是在一次突然的灾难事件中绝灭的,即所谓灾变说。这种学说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地质学家阿尔瓦雷兹等人,他们于1979年提出小行星冲撞地球的理论。他们说约在6500万年前,宇宙间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重量约12.7万亿吨的小行星坠落到地球上,引起了百倍于最大氢弹爆炸力的大爆炸,把相当于小行星自身质量一百倍的尘埃抛入大气层。密集的尘云遮住天空达三月之久,使白天变成了黑夜,植物因光合作用停止而普遍死亡,食物链中断,导致恐龙灭绝了。这个理论的科学依据,是因为在意大利、丹麦、新西兰等地的白垩纪末期地层里,发现了一层几厘米厚的土层具有极高的含铱量,约比地球正常含铱量高出30倍,而高含量的铱仅在太阳系其他行星上存在。

主张灾变说的人数虽然很少,但是他们的舆论很大,曾一度风靡全球。

然而,就在贝克莱分校地质系同一幢大楼里,古生物学家克利门斯教授就持有不同的意见,他从根本上怀疑铱在地层中的富集是小行星冲撞的结果,因为人们对铱在沉积物中的活动规律还了解甚少。他认为地层中的铱也可能是地下水搬运或是其他途径而在某地方富集起来的。克利门斯的意见在古生物学界是有代表性的。

在一颗小行星于很短的时间里杀死所有物种的理论令人怀疑的情况下,另一种灾变说——彗星影响说又重新复苏了。爱丁堡皇家天文台天文学家克拉布和内皮尔认为,直径可达300公里的巨型彗星可以在200万年内通过缓慢地发散尘埃和碎片,杀死恐龙。因此,恐龙的绝灭延续了近200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