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求知文库——动物部落
30954700000008

第8章 陆地动物(5)

最近,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约翰·赛特考斯基和达维·劳特根据地层中古生物化石,发现生物大批死亡是有规律的,每隔2600万年发生一次。这种周期性绝灭理论还得到了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的支持。美国路易斯大学的丹尼尔·瓦特推测太阳有一颗叫尼米西斯的伴星,它沿着椭圆轨道以2600万年的周期运行,当它来到离太阳最近点时,能使彗星云的一部分落到地球上,从而引起生物绝灭。恐龙也就是这样绝灭的。然而一些地质古生物学家对此则持怀疑态度。美国蒙特地质研究所的霍夫曼认为生物周期性绝灭是不可靠的,他告诫说,应用大规模生物绝灭这个概念要十分小心,因为一个或几个科的生物从化石记录上的消失并不能说明存在过一次大规模的绝灭。

总之,关于恐龙绝灭的问题,目前的每种假说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都不能令人满意。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恐龙绝灭之谜早晚会被揭开的。

丛林中的野牛

当你走进美丽的西双版纳,就会看到一处又一处的椰子林,坠着累累果实;一片连着一片的原始森林,郁郁葱葱巍峨挺拔;粗大的藤本植物紧紧地缠绕在那高大的阔叶树干上,盘旋着升向天空。树下的灌木丛,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特别是那紫红色的杜鹃花,若鹤立鸡群,光彩夺目。钩嘴鹛、黄眉柳莺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儿;白鹇闪动着双翅,翩翩起舞;黄冠啄木鸟像深山古刹中的和尚,在那儿专心致志地敲着“木鱼”,发出有节奏的“咚咚”声。活跃的赤腹松鼠、飞鼠、椰子猫等舒坦地匍匐在树上,似乎在洗耳恭听,不时欢快地跳跃,欣赏着这场动人的林间歌舞。这里是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

1958年由昆明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以及云南大学等单位联合组成的云南生物考察队来到这里,平日为这里主人司空见惯的一草一木,一虫一兽,格外引起考察队员们的注目和研究兴趣。他们不等天亮,就背着猎枪弹药,胸前挂着望远镜,挎着采集袋出发了。不久,在寂静的山林里稀稀疏疏震响了“啪!啪!”的枪声,应和着空谷的回声,显得格外响亮。太阳当顶时,山林恢复了寂静,他们一个个满怀着胜利的喜悦,背着装得鼓鼓的采集袋,大家聚集在一块,互相欣赏着、品评着各种各样的猎物。这里的天气炎热,常达40℃度以上,但他们饭后不休息,就赶着测量、剥制和解剖分析。标本多,有时剥制到深夜,还得写一天的野外记录。第二天,天不亮又得去采集……天天如此。但他们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科学考察的迷宫里,充满了欢乐,忘却了疲劳,每天采集的成果就是对他们劳动的最大报偿。

秋天来临了,稻子已收进仓,农民们都吃上了香喷喷的新米饭。在繁忙的秋收之后,他们有空去捕猎了。一天,一个瑶族青年背着长长的本地猎枪,腰挎长刀,还有一只装满火药的角筒,缀在长刀的旁边,正准备向山林进发。

住在近旁的考察队也早已分头到野外考察去了,随来的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科学家不便远行,留在驻地,那小伙子腰间弯弯的牛刀形火药筒,引起了他的注意,这只药筒从上到下颜色不一,筒口部为较深的灰绿色,越向底部颜色越淡,末端为浅灰色。老科学家看到眼里,心想:这不是本地的黄牛角,更不可能是水牛角,到底是什么角呢?心中狐疑不定。没几天,考察队员们在野外拾得一些成对的完整的角,和小伙子腰间的火药筒一模一样,老科学家和考察队员们一起研究判断,原来这是印度野牛的角。云南大学的同志带回了三对,陈列在标本室里,美观别致。

1961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终于在这里捕到了一头印度野牛。

1975年在西双版纳又捉到了一头小野牛,动物研究所十分珍惜,将它运回昆明,精心饲养了一段时期后转送到昆明圆通动物园。园内职工视为珍宝,关怀备至,几十年过去了,现已长大,体格雄伟健壮,一对弯弯的秀丽的角盘在头上,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事实证明,我国有印度野牛的存在,这一发现,引起了动物界的普遍关注。

这种野牛又叫野黄牛,后经多方调查,在云南西双版纳的普文、勐养、倚邦、易武、勐腊、勐阿等热带森林中均有分布,同时在滇西高黎贡山区也有。在国外,越南、老挝、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也有分布。

我国的野黄牛是世界野牛中最大的一种,美国有名的动物学家H.E.Anthory称它为最漂亮的野牛。这种野牛不论雌雄都有角,比家养的水牛角短,体高2米,身长3米,体重可达1500公斤。它与其他野牛明显的区别在于四肢脚在膝部以下为白色,犹如穿着白色的长统袜,有人就叫它为“白袜子”。它的背部有一个像驼峰一样的瘤状突起,只是没有骆驼峰那么高。

就其体格的魁伟,在陆地动物中除了大象之外,可能就数它了。这种野黄牛喜欢吃青草、嫩枝叶,最合口味的是嫩竹叶。

云南还有一种野水牛,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曾多次见到,老一辈科学家蔡希陶和寿振黄也是这样推测的。

除了云南的野黄牛、野水牛之外,在祖国辽阔的青藏高原上,海拔4000—6000米的森林中,还有少数野生的牦牛,又名犁牛。它是世界野牛中最不怕冷的一种,喜成群结队。勤劳的藏族同胞早已驯化牦牛进行家养,耕地、拉车都能干,在雪深达二三米的艰苦环境中,能驮近200千克的重物,人们夸奖它是“高原之车”。1962年8月,中国科学院青海高原生物研究所在祁连山西段托勒野马滩地区,捕获到两头雄的野牦牛,体重达500千克,比家养牦牛重一倍多。

世界野牛的命运世界的野牛有亚洲水牛、非洲野牛、欧洲野牛、美洲野牛、菲律宾野牛等共13种,驯化较成功的有亚洲水牛。我国南方家养水牛就是野水牛的后代,在广阔的亚洲南部包括婆罗洲都有饲养,是数千年来农民的得力助手。野生水牛仅在印度、锡金、缅甸、马来西亚森林中有,数量已经很少。我国广泛饲养的黄牛是野生种多年驯化的结果;美洲水牛及印度瘤牛都已驯化家养。13种野牛中人们征服已超过半数,它们已成为听人使唤的家畜。

现在,野牛在世界上已不多了。非洲野牛的命运略好一些,尚有一定数量,可能与它性格凶猛,奔走极快的特点有关,不易被伤害,也无法驯化饲养。

野的印度瘤牛在自然界已经绝灭,仅在亚洲南部和非洲有家养的。欧洲野牛也濒临灭种,只有前苏联的贝罗克扎和高加索山的大森林中尚存少数。我国的野黄牛和野牦牛数量也很少了。总之,野牛就其种类和数量都越来越少,各国政府和生物学家们都很关注,许多国家设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我国在西双版纳也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使野牛和其他稀有动物得到良好的生活条件,繁衍子孙。

白色的北极熊,黑色的狗熊

北极熊和狗熊都是哺乳动物纲熊科的动物。生活在东北山林里的狗熊,身着黑色的“礼服”,一副“绅士”风度,经常“光顾”守林员的小木屋;但生活在地球北极圈内冰天雪地的北极熊,却身裹厚厚的白色皮袄,对刺骨的寒风无所畏惧。

为什么都是熊,而颜色上有这样大的差别?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做一个小游戏。在一片绿色的草坪中,分散着很多黄、绿两色的小草棍,现在你们分头去寻找它们。几分钟以后,看看你们找的草棍大多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道理很简单,在绿色的草地上,绿色的草棍被掩盖了,而黄色的草棍更容易暴露。因此,你找到的草棍大多数是黄色的。如果你留心一下你的周围,就会发现,大多数动物的体色与它所栖息的环境是相近的:菜青虫的颜色与青菜相同;青草里的蚱蜢为青色,枯草里的蚱蜢为黄褐色。

动物所有的与它栖息环境相似的颜色叫保护色。动物的保护色既可以保护自己免受敌害,又可以伪装自己偷袭猎物。

现在,你该知道为什么终年生活在冰雪覆盖环境下的北极熊的身体是白色的,而生活在遮天蔽日的深山老林里的狗熊的身体是黑色的了。

绝大多数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色:生活在水中的鱼,背部是黑灰色的,而向腹部逐渐变为白色,这是适应水中环境的一种保护色。有一种被称为“变色龙”的爬行动物,学名避役。它的真皮内有多种色素细胞,能随时增减,并根据周围的环境变化体色。当它爬在树干上时,身体呈现树皮色,而爬到树叶上时,马上变成绿色。乌贼的“变色术”也不亚于避役,它的基本体色是无色或半透明的,以至体内的墨囊隐隐可见。但它在海洋游泳时,身体可出现斑马身体上的斑条纹,随着海水的波澜而使自己淹没在其中;可是当它在阳光照耀的砾石上时,背部则显现灰棕色斑点,好似阳光下的砾石闪闪发光;当它在沙滩上栖息,体色又变为沙黄色;如果将它放到白色的大理石上,其体色很快又变为乳白色,这千姿百态的体色变化,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变色龙”。

动物的保护色,也是适应错综复杂的生态环境的结果。

豪猪的抵御能力

豪猪又叫箭猪,这种猪外国有,我国也有。当你走进动物园去参观,会发现它满身是刺,根本不像猪。它从背部到尾巴,披满像簇箭一样的棘刺,屁股上的棘刺更是又长又密,其中粗的像筷子,长的足有半米,每根棘刺的颜色黑白相间,很显眼。

豪猪膘肥体壮,除了有棘刺,还长了锐利的牙,脸像耗子一般。动物学家根据它这些形态特征,把它明确归为啮齿目动物,划进老鼠一类里。它是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洞里睡大觉,晚上出来活动。据调查,这种动物分布广、大体分为东西半球两大类。美洲豪猪属西半球类型,多产在巴西、玻利维亚等国,它的家族约有20种,以巴西豪猪最出名。它的形态特点是:个头小,体重在12—14千克,腰粗腿长,脚趾有尖利的长爪,能抓住树枝,把身子吊在半空里,能敏捷地进行攀缘活动。美洲毫猪尾巴长,像猴子一样,末端光而无毛。有缠绕功能,刺也与欧亚种不一样,它的刺短而密,对抵御猛兽,倒是一种锐利武器,特别是每根刺上,生有很多小倒钩,遇敌便可深深地插进对手的肉里。

了解了豪猪这些形体上的特征和习性,就不难了解它是怎样保卫自己攻击别人了。豪猪与猛兽搏斗时,能把全身的棘刺竖起来,根根如同抖动的钢筋,互相碰撞,唰唰作响,同时它大声吼叫,施展威风,要以自己特有的招术,把敌人吓倒、吓跑。如有不听警告上前冒犯者,豪猪便毫不客气地大开杀戒,它进攻的方式很特别,调转屁股,倒退着后端的长刺向对手冲过去。

美洲狮和虎是拉丁美洲食肉动物中最凶猛的兽类。它们目空一切地横行,无所不欺,遇上豪猪自然不放在眼里。在狮子、老虎看来,豪猪远不是它们的对手。哪料刚交手便知豪猪不是等闲之辈。豪猪最厉害的一手是:善使以尾击敌之头的绝招,这招一旦打中,尾巴上的短刺便密布在敌人的脸上。

狮子、老虎的唇舌、咽喉、眼睛和脚掌被刺后,便引起化脓腐烂,眼睛失明,无法进食,活活地被饿死。遭此报应之后,有些狮子、老虎见了美洲豪猪便乖乖地退避三舍。看来号称百兽之王、威风凛凛的狮子、老虎也是徒有虚名了。

美洲豪猪身上的棘刺是怎么演变来的呢?据动物学家研究,豪猪身上原来只有鬃毛,后来偶尔长出少量硬而长的角质化棘刺,在大自然长期生活中遇到强敌时,棘刺发挥了御敌的主要作用。这种特征在后代繁殖中逐渐遗传下来,久之长满全身。因此,豪猪长棘刺,是由鬃毛逐渐转化的结果。美洲豪猪以树栖生活为主,习吃嫩叶树皮,特别是白杨和栎树的皮。

猛犸灭绝之谜

猛犸在距今5万年至1万年以前,曾生存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

它体长约3米余,肩高3.9米,和现代的印度相差不多大少。猛犸的全身都长有暗褐色的长毛,所以常有“猛犸样的长毛”之类的比喻。猛犸的栖息地都是像西伯利亚那样的高寒地区,身上的长毛是它们抵御严寒的有效工具。

而且它的皮下还是一层厚达7厘米的脂肪层,这不仅可以直接抵御严寒,而且在寒冷时期食物缺乏时还能补充身体的营养。另外,猛犸还生有长大而弯曲的象牙,动物的牙一般是指比较发达的犬齿,但象牙却是由门齿长成的。

关于猛犸的灭绝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最可信的说法是,由于寒冷的突然到来,没有吃的东西,致使它们不能经受寒冷而灭绝。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也比较可信,认为是由于当地的土着人为了食肉而大量捕杀,导致了猛犸的灭绝。肉被他们吃完以后,象牙被组合在一起用做房屋的柱子,在古代人的住处曾发现有这样的房屋。

在东京曾展出过这种房屋。在当时的猛犸展上,还展出了前苏联境内发现的母仔猛犸,这是在西伯利亚北部的冻土地带中发现的,还保持着活着时候的姿态。大概是在气候转冷时陷入了泥沼或是从高处摔了下来,死后就那样被冻上了,胃里还有残存的食物。像这样的猛犸尸体,现在发现的有80多具。在日本北海道,也发现有猛犸的化石。

斑马的条纹

大家知道,斑马身上有黑色条纹(实际上,它是淡黄色的)。这种条纹分布在斑马的全身,从头到脚,甚至在尾巴上也有这种条纹。它不仅很好看、有趣,而且也很有用。

斑马的条纹有什么用呢?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条纹是一种隐身术。那就怪了,有这种条纹不是很显眼更容易被发现吗?是的,对于同类来说,这是一种颜色语言。斑马和其他动物混在一起吃草,黑白相间的条纹容易引起注意,一旦出现危险,例如狼和狮、虎出现,只要头马一动,所有斑马很快能够一起逃跑。也就是说,这种条纹对同类来说有引起注意的作用。

但是,它对于猎食者来说,能起隐身作用。科学家发现,眼睛对黑白两种颜色的感光程度有差异。正是由于有这种差异,斑马奔跑的速度又很快,捕食者很难迅速地测定它的距离。当捕食者测定距离时,它早就逃之夭夭了。

因而这是斑马的一种隐身术。

最近有人在报上写文章,说对斑马条纹的作用有了新的解释。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表示,斑马的条纹是为了防止刺刺蝇的叮咬。刺刺蝇是双翅目昆虫。

它常常叮咬羚羊等颜色单一的动物,并传播一种睡眠病。但是,斑马在同样的环境下则不被叮咬,得以安静地生活,也用不着不停地摇晃自己的头部和尾巴去驱赶蚊蝇。

动物学家在斑马生活的地方做实验,把小铁桶分别染成黑色、白色和黑白相间三种,然后在这些铁桶上通上电流,放在灌木丛中,凡是落在小铁桶上的刺刺蝇统统全被电击而死。实验结果发现,染成黑白相间颜色的小铁桶上被杀死的刺刺蝇数量最少。

也许这都是真的,斑马的条纹既有防止蚊蝇叮咬的作用,又起隐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