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让生命的激情在干事创业中燃烧
31062300000050

第50章 大庆精神与余秋里作风

杨国林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是我们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领导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的鲜明标志。在新时期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如何改变领导作风、促进工作发展是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最近阅读了长篇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深受启发。50年前的大庆人弘扬的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而以余秋里、康世恩为代表的领导者则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领导者应有的作风。大庆精神、余秋里作风使大庆油田成为新中国工业的一株奇葩,作为一个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大庆精神、余秋里作风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大庆精神的内涵

大庆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这里的关键词就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这几个很普通的词汇,凝聚了大庆精神的灵魂。

爱国情怀是大庆精神的第一关键词,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如果我们等条件成熟了再上,国家缺油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糟。现在党中央,毛主席在期待着我们,各行各业都在眼巴巴地看着我们,我们能等闲视之吗?为了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多找油快产油、开发好大庆油田是余秋里、何长工、李四光、康世恩、黄汲清、王进喜这些参与和见证大庆油田勘探开发人员的共同愿望。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大庆会战所有人员的动力之源,具有统率和终极价值。

艰苦奋斗是大庆精神的第二个关键词。在茫茫空旷,没有任何依托,物质极端匮乏,气温零下二三十度的区域作业,那份艰难是常人不可能想像和体会的。没有一种能吃苦的精神,不可能在松辽盆地站住脚。

站台上刚刚泼上的热水,仅仅冒了几丝白烟就变成了硬邦邦的冰碴。再看那铁塔四周的帆布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冰凌。

事实上当时开钻打井遇到的问题何止这些?冰天雪地里,光是晚上睡觉都没法解决,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井位都是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吃饭更是大问题。

王进喜的钻井队37个人硬是用了近一整天时间把几百吨重的井台设备靠人拉肩扛从火车上搬了下来,然后又像蚂蚁搬骨头似的一点点往井位挪动。光两台泥浆泵,每台就有7吨半重,当时最大载重量为4吨的解放牌汽车被压得轮胎吱吱乱叫。

石油工人中绝大多数同志的态度,就是把困难看成是客观存在的,要依靠群众去克服的,使之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我多次提出要做克服困难的勇士,而非做困难面前的逃兵!困难越大,干劲越大,办法越多!没有干劲,不动脑筋,必然步履艰难,一事无成!(余秋里语)

这就是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经典作风。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50年前的大庆人正是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才创造了20世纪人类工业史上的一大奇迹。

务真求实是大庆精神的第三个关键词。地质情况是最复杂的,地质情况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油是一吨一吨采出来的,一口井出油不等于是一个构造出油!几个构造出油不等于连片有油!一时高产并不等于是长期高产!石油工业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求实是这一行业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即便在政治挂帅的年代,求真务实的精神火花依然在大庆闪耀。

余秋里主持的着名的安达铁路俱乐部会议被称为是引领新中国石油开发正确方向的石油遵义会议。此次会议上根据余秋里的意见,后由专家组李德生起草、康世恩定稿的20项资料72种数据的油田开发纲要被日后的石油界奉为石油开发法则。这一石油开发法则使大庆石油会战实现了树立地质工作者的科学态度,一切科学分析要建立在大量数据资料、大量事实上的基础上,要做一个自觉的乐观主义,不做一个盲目的乐观主义,从而掀起了一个取全取准各项地质资料的群众性活动。

以余秋里为首的大庆人不仅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石油开发,他们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也体现着求真务实的精神,典型的当属一把火烧出了岗位责任制的佳话,后来在执行这个制度中又遇到了靠什么态度和精神来执行这个制度的问题,于是有名的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出现了。三老,即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即对待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四个一样,即对待革命工作要做到黑天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在场与领导不在场一个样,没有人检查和有人检查一个样。

关于革命干劲和科学精神的关系,余秋里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什么是热?就是冲天的革命干劲!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态度!什么是冷?就是科学分析,就是要符合客观规律。热和冷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的统一。没有冲天的干劲,就没有做好工作的基础;没有科学的分析,干劲就会处于盲目状态,不可能持久。这就像打仗一样,是勇与谋的关系。冲天的干劲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们才能立于必胜之地……不然我们就会犯大错误!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奋斗史。以余秋里为首的大庆人的创业史不仅是敢于冲锋陷阵、不怕困难、英勇牺牲的英雄奋斗史,更是一部石油科学的发展史。事实证明,革命精神加科学实践,是实现中国富油富国之路的两个锐利武器。

团结奉献是大庆精神的第四个关键词,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我把生命都交给了党,一个胳膊算个啥?在那个先生产,后生活,为了国家、集体利益,一切个人利益都要让路的环境里,没有奉献精神是不可想像的。

1959年11月26日,在北京华侨饭店召开的石油部会议被称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里程碑。余秋里主持的这次会议对建设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石油队伍起了重要作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采取大的行动,必须先统一思想。思想统一,才能行动一致……余秋里及石油部的其他领导深谙团结的重要性,通过这次会议,他们一下子将原来散沙一盘式的队伍变成了一支指向哪儿就战斗到哪儿,并且能够取得胜利的钢铁队伍。万众一心,所向披靡,石油工业如此,其他行业也如此,50年前如此,今天仍然应该如此。

二、余秋里作风——大庆精神的基石

关于大庆精神,我们不能不谈到余秋里的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

余秋里战争年代被称为能用思想打硬仗的军事家,也是公认的我军杰出的政治思想工作者。八年抗战,打出了一个天下第一团(贺龙语),一个全军第一连。解放战争中,余秋里同志创造性地运用诉苦三查做法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毛泽东的表扬。抓典型,树红旗,以点带面是余秋里一贯的工作方法,大庆石油会战时余秋里的这种工作方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会战初的大庆还只是一个狩猎人的小村落,条件十分艰苦,工人们都住在帐篷里。但石油工人在余秋里的领导下,豪情冲天,斗志昂扬,喊出了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口号。1960年4月9日,在石油会战总指挥部召开的一次技术座谈会上,有人汇报了职工思想和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流露出畏难情绪。余秋里听完,情绪有些激动,大声说道:如果我们等条件成熟了再上,国家缺油的矛盾就会越来越糟。现在党中央、毛主席在期待着我们,各行各业都在眼巴巴地看着我们,我们能等闲视之吗?说着说着,他右手一拍桌子,噌地站起来,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前不久有位老大娘跟我讲,你们那个王队长在工地上,饿了啃几口干粮,困极了裹着老羊皮往地上一躺,七天七夜不离开井场,一连五十多个小时没睡觉,他真是个铁人哪!老大娘没想到,她这话准确地概括了王进喜这个人。‘铁人’,正是对王进喜的意志、境界、干劲、性格的高度概括。我们要甩掉石油落后的帽子,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余秋里的话引起了代表们的强烈共鸣。于是,会议正式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的号召。4月15日,会战指挥部在广场上举行学铁人誓师大会。王进喜披红戴花骑在马上绕场一周,余秋里手拿话筒,亲自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高呼:向铁人学习!人人争做铁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比、学、赶、帮活动。同年7月,在余秋里的建议下,石油部党组又作出了在全油田开展学习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五面红旗的活动。随后这项活动又发展成为学习百面红旗的活动,使大庆形成了英雄铁人打头阵,地段薛朱紧相跟,比学赶帮争上游,铁人头上出钢人的争学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1963年,大庆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应该说,这个胜利是余秋里特别能打开局面领导才能的完美体现,他的天才指挥和杰出智慧,使新中国的历史变得如此壮美和浪漫……

余秋里卸任石油部长前对康世恩的政治交代,让我们看到了余秋里领导作风的精髓:我总觉得对干部,要求严一点好。为啥?因为党和人民交给我们肩上的担子重!出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啊!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干部作风不好,带出的必然是稀拉松垮的队伍嘛!领导严,大家也严。严,就可以出责任心;严,就可以出战斗力;严,就可以出规格;严,就可以出高标准;严,就可以出办法;严,就可以出风气;严,就可以使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没有市场;严,就可以把歪风邪气打倒;严,就可以避免错误;严,就可以保证思想上、政治上一致;严,还可以保证团结。而讲严,不单是生产工艺上要严,而且在政治思想上也要严,按党的原则办事,按标准办事,按工艺办事。严,不一定要瞪眼睛、竖眉毛——当然我知道自己脾气大,瞪眼睛、竖眉毛的事经常发生。但其实严,主要是对问题的不马虎,对原则的不让步。这里包含了耐心说服教育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包含了经常的、不断的实际教育和思想教育。

余秋里的严字当头的领导作风不仅是他对干部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翻开《部长与国家》到处都是关于余秋里领导艺术和领导作风的精彩描述。可以毫不夸张说,没有解放初期举国上下的奉献精神不可能有大庆的辉煌,同样,没有余秋里为代表的大庆领导者的出神入化的领导艺术,心系国家、心系群众的领导作风,也绝不可能取得大庆的成功,更不可能出现永恒的大庆精神。在此意义上,我们说余秋里作风是大庆精神的基石。

三、大庆精神的时代意义

大庆精神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大庆精神要在新时代发挥作用,还必须赋予新的内涵。新时代的大庆精神必须结合社会多元化的现实。在多元观念中获取一种平衡。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建立一种共赢的理念。新时代的大庆精神必须赋予以人为本的内涵,必将充分考虑个体的基本权利,从人的需求、价值、权利出发考虑问题。

时间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大庆精神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中华民族要实现复兴,要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必须实施赶超战略,必须要走一条富有自身特色的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比发达国家落后了近百年,要快步赶上,没有拼搏精神、吃苦精神是不能实现的,没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此意义上讲,大庆人的爱国、创业、务实、奉献精神是永恒的共产党人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今天,我们仍然应该学习大庆精神、余秋里作风,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对照胡锦涛总书记所倡导的领导干部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自觉寻找差距和不足,克服自满情绪,保持谦虚谨慎、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转变作风,振奋精神,严字当头,全力推动党校各项事业实现新发展。

(作者系宁夏党校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