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金融潜规则
31104500000059

第59章 金融江湖,谁主沉浮(4)

由于西尔斯的客户大多分布在农村地区,被顾客多次拒绝收货后,他惊奇地发现利用邮局邮递商品的效果更加理想。有着敏锐嗅觉的西尔斯开始在邮购商业方面下功夫,他大胆创新,逐步形成了包含邮购商品和渠道等方面在内的行之有效的新型销售和管理办法。1886年,西尔斯以他的名字创建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1895年,随着米利斯·洛森沃尔德的加入,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才真正迈入了正轨,他对公司的发展,特别是邮购业务的拓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入20世纪以后,美国经济蓬勃发展,各行各业尤其是零售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从百货商店到连锁商场,每一家公司都在试图扩大自己的规模,而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更不例外。借着行业繁荣的春风,西尔斯—罗巴克公司也在不断扩展自己的业务,这时候资金难题却成为它前进的一道坎。不久之后,公司高层找到了一条出路,他们决定通过发行股票来筹措资金。

当时,规模较大的知名公司都是靠着像摩根这样的华尔街巨头来发行自己的股票,但是这些老牌的投资银行并不看好刚刚兴盛的零售业,甚至不屑于替这些百货商服务,这就给了诸如雷曼和高盛这样的金融小辈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事实上,多家华尔街金融机构都在盯着这个肥差,他们认准了零售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都想抓住这个难得的获利机会。据说,洛森沃尔德是戈德门家族的私人好友,而高盛对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来说也并不陌生,前者也曾帮助过后者承销过商业票据。所以,承销西尔斯—罗巴克公司股票的项目就落到了高盛的手里,而这时候高盛与雷曼已经确定了合作意向,因此,1906年6月,高盛与雷曼公司一同为零售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发行了价值1000万美元、收益率为7%的累积优先股,以及价值为3000万美元的普通股,其中优先股更是以高达975美元/股的价格向民众出售。虽然该金融项目中的大多数股票是被西尔斯—罗巴克公司自己的员工所持有,但是高盛与雷曼强大的证券承销能力在此次项目中完全体现出来,二者勇于突破、创新的精神赢得了华尔街众多金融巨头的一致认可。

据统计,在高盛与雷曼亲密合作的二十多年里,他们共为65家公司进行了114次证券发行。而高盛与雷曼的这些客户中大部分都是随着新兴行业出现而成长的年轻企业,例如FW伍尔沃斯公司、盎德伍德公司、斯都德贝克尔公司、BF古德里奇、联合打字机公司等,这其中的很多公司日后都成为了世界著名企业。一时间,高盛和雷曼风头正劲,虽然它们还无法与那些大投行相匹敌,但它们拥有远大的目光和超群的见识,必将成为华尔街证券承销业务的领军者。

其实,高盛与雷曼的成功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双方领导者的关系。在两家银行掌门人菲利普和亨利的美好友谊的帮助下,高盛和雷曼的生意顺风顺水,越做越大。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怀揣贪婪、野心的高盛和雷曼渐渐出现了隔阂,双方在壮大之后都不再愿意对方分享自己的利润。一战期间,高盛老领导亨利退休,接替其位置的是哈佛高材生,这位“学院派”人士上任不久后就改变了高盛此前保持多年的经营策略,使得公司的证券业务大大被削弱了。此后,高盛发生了复杂的内部矛盾,甚至波及到合作伙伴雷曼公司。1925年,雷曼兄弟也迎来了新掌舵者,他就是老菲利普的儿子罗伯特·雷曼。罗伯特执掌雷曼以后,更注重风险投资业务方面的发展,渐渐疏远了与高盛的关系。如此一来,高盛与雷曼就像一棵枝头上盛开的两朵鲜花,原本共同吸收养分,此时却各自绽放美丽。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此时貌合神离的两家投资机构高盛与雷曼早已没了合作的基础,他们都认为彼此的合作关系已不能为双方带来好处,相反却能造成彼此的损失。最终,两家投行签订了一份正式的备忘录,由此高盛与雷曼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走到了尽头。按照约定,高盛与雷曼划分了各自证券业务的客户,其中高盛分得了41家,而雷曼分得了19家。此外,协议规定双方此后不得进行过激的商业竞争行为,并按照无不干扰的方针开展各自的证券承销业务。

高盛与雷曼二十多年的联盟,对两家公司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雷曼兄弟公司而言,在它与高盛分道扬镳之前,凭借着高盛广泛的业务关系已从一家以商品为主的商号一跃成为华尔街金融领域的新星,而高盛凭借着雷曼兄弟公司的雄厚资金支持也在美国金融投资界大放异彩。

渐渐地,高盛在摩根、花旗、雷曼兄弟等金融巨头的狭缝中茁壮成长起来,它由一个受人庇护的小角色发展成为华尔街大鳄。这种变化自然引起华尔街竞争对手的嫉恨,尤其是雷曼兄弟公司,此时此刻,他们对“养虎为患”这个词已有了深刻体会。1994年,高盛凭借优异的年收益率一举击败雷曼兄弟公司,成为华尔街第三大投行,导致双方之间的矛盾公开化,并由此展开了各方面的激烈竞争。

1995年,高盛与雷曼兄弟的高层人士在科威特的拍卖会上不期而遇,双方为多件阿拉伯古画展开了激烈的竞价,最终以高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1998年,高盛成为美联储第二大股东,而雷曼只争取到第六的位置;在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上,高盛助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竞选成功,而雷曼支持的民主党候选人戈尔不幸败北……这一切使得高盛与雷曼兄弟公司的仇恨越积越多。

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持有近300亿美元互联网股票的雷曼兄弟遭遇重创,公司股票连续5个交易日跌停。随着危机影响的日益加深,雷曼兄弟公司所遭受的损失越来越大。此时,华尔街上也流传出,雷曼兄弟公司即将破产的传闻。就在雷曼危机的关键时刻,美国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全要归功于时任美国财政部长保罗·奥尼尔与雷曼总裁富尔德不错的私人关系。奥尼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互联网泡沫破灭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损失要远远小于雷曼兄弟公司的倒闭。”这一席话无疑反映出美国政府拯救雷曼兄弟公司的决心。高盛对雷曼兄弟公司能够借助政府资金脱离困境的“好运气”,感到非常愤怒而又无可奈何。

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美国房地产市场在小布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对此,华尔街众多投行开发出许多次级债金融衍生品,以图在房地产市场分一杯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并逐步转化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由于雷曼兄弟公司在次级债上头寸过大,因此遭受严重的损失。在雷曼陷入危机之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富尔德还寄希望于政府层面,希望政府能够再次出手施救。但是富尔德这一次想错了,此时美国财政部长是高盛前高层亨利·保尔森,他拒绝了雷曼兄弟公司的一切请求。

正是美国政府的冷酷无情,才将雷曼兄弟公司一步步逼上了绝路。雷曼首席执行官富尔德曾在危机初期游说政府,希望将公司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不幸遭到美国政府的拒绝,然而雷曼破产之后,美国政府却帮助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顺利转为银行控股公司。此外,由于美国政府拒绝对雷曼提供资金担保,导致其与美国银行及英国巴克莱银行的收购计划半路夭折。更令人气愤的是,就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三天后,美国政府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注资850亿美元,以助其摆脱危机。事实上,财政部长保尔森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对雷曼最后的悲剧负有直接的责任,保尔森借此机会,帮助老东家高盛公司成功摧毁了雷曼兄弟公司。

2008年9月15日,有着150多年历史的老牌银行雷曼兄弟公司正式宣布破产。当悲伤的理查德·富尔德在雷曼总部面对众多新闻媒体做最后告别时,他不禁想起了小布什政府时期的财政部长保罗·奥尼尔,如果他还在任,那么雷曼兄弟公司绝不可能走到破产倒闭这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