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力的42个黄金法则
31243000000041

第41章 应变与危机处理能力(3)

全国工商联针对目前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危机发生的现象,发布了《关于指导民营企业加强危机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并且陆续到达各省、市、区工商联手中,同时传达给千万民营企业。在相关通知中,全国工商联要求各级工商联组织“采取传达文件、召开座谈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行贯彻,指导和帮助民营企业提高危机防范与危机化解能力和水平。

据财富杂志预测,美国企业在全球化、买方市场、投资过度、生产能力过剩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68%的企业在第一个5年内倒闭;19%可活5~10年;只有13%可活过10年!财富杂志同时预测,美国每年新增企业50万家,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1年内倒闭的占40%;5年内倒闭的占80%;10年内倒闭的占96%;只有4%活过10年!

据日本的研究机构预测,日本企业在全球化、买方市场、投资过度、生产能力过剩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10年内生存下来的企业的只有18.3%;20年寿命的只有8.5%;30年寿命的只有5%!

而在我国,据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在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我国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

在宏观环境有利的条件下,企业领导人对企业危机的控制能力,是企业领导人领导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巧手点金】

要对危机进行有效控制,必须理解危机的四个时期。

1.潜伏期。在《学习型组织》中有一个“温水中的青蛙”的故事:把一只青蛙突然扔进开水里,它会怎样?它会一下子蹦出来,这就象企业突然遭遇危机事件时,企业会怎么样?会立刻展开危机公关,对政府、对媒体、对客户、对公众。如果我们把青蛙放在凉爽的水里,它会跳吗?一般不会,因为它感觉很舒服,然后我们开始慢慢地对水加热,青蛙也在逐步逐步地适应了渐渐热起来的水,当它感觉到嫌烫的时候,它再想跳出来,已经没有这个能力了,企业同样如此,对于这种潜伏的、渐进式的危机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很多企业在危机的潜伏时期也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就象当年的泰坦尼克号,面对风平浪静的海面感觉什么也不会发生一样,哪有什么危机?哪有什么风险?但当危机突然爆发的时候,再想避免危机,为时已晚!美国危机管理学院有这样一句话:冒烟的危机——企业管理层在危机爆发之前就应该知道了。

2.爆发期。由于在危机的潜伏时期没有注意预防,所以当危机突然爆发的时候,企业只好匆忙应对。目前许多人把被媒体爆光、被消费者投诉这样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才叫危机事件,其实危机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在政策形势、组织、战略、资本、管理、人力资源、财务、产品、营销、文化、学习、品牌、公众、客户、媒体、政府、自然和社会因素、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出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都可以称作危机事件,而企业内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多不多?很多,所以现在的企业领导人一般都很忙,整天充当着“扑火者”的角色。这让我们想起了美国一部电影中的一个镜头,一名西部牛仔横枪跃马驰骋在大草原上,突然前面冲出一只老虎,西部牛仔慌忙拔出枪来,打死老虎;不料旁边又出现一只土狼,西部牛仔又慌忙拔出枪来打死土狼;刚一回头,一只豹又扑了过来,西部牛仔手忙脚乱打死了豹子。今天我们许多企业家就象这名西部牛仔一样,每天“驰骋”在茫茫的商场上,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和当年的诸葛亮相似,日理万机、事必躬亲,用诸葛亮自己的话来说:“我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三国时期,他是最忙的人物,他比司马懿忙,比那些东吴的大臣们忙多了,但蜀国在三国当中却最先灭亡,这却值得企业领导人们深思!当然,蜀国灭亡的最主要因素是地盘小、人才少、积贫积弱久了。

3.解决期。当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企业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这时候,企业要做的就是面对危机、控制危机、解决危机,

4.恢复期。

【思维创新】

有好的危机意识是危机控制的一个好的开头,许多著名企业家对此有精辟论断:

比尔·盖茨说:“微软离倒闭永远只有18个月!”你认为你的企业离倒闭还有多长时间呢?前提是:如果你不注意预防危机的话。

IBM的郭士纳曾经说:“企业长期的成功只有当我们心怀恐惧的时候才有可能!”什么是心怀恐惧,那就是危机感,企业要想长期成功,那就要有危机感!

柳传志说:“我从1984年开始创业至今,这么多年来和我同台领过奖的有许多知名企业家,但今天当我回过头去看的时候,绝大多数已经销声匿迹!”

张瑞敏说:“我每天都是战战兢兢、每天都是如履薄冰!”

华为,服务于“全球电信运营商50强”中的31家,2000年的时候,销售额高达220亿元,利润率将近20%。可就是这样一家高速发展的企业,他的领导人任正非却大谈危机,他写过一篇文章叫《华为的冬天》,在业界广为流传,深受推崇。任正非说:“华为的危机、萎缩、破产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这十多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危机、失败、破产,我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有的只是危机感,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危机感,我的企业才活了十年,甚至于可以活更长的时间!”

盛大网络的陈天桥说:我不是企业的CEO,而是首席风险官CRO!

【实战要点】

我国古代《兵经一百》里说:“目前为机,转瞬为机;乘之为机,失之无机!”“危机”两字,着力在“机”字,能够转“危”为“机”,力挽狂澜,扭转局面,方显沧海本色。所以,危机治理非常重要。

其实,危机和人的身体疾病很类似,我们有的人注重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充分休息、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养生规律,防病于未然;而我们有的人不注重。短时期内,注重预防疾病与不注重预防疾病没有太明显的差别,但当有一天,我们到医院检查时,医生告诉我们患了某种疾病,请问是检查的那一刻才患病的吗?显然不是,当我们不注重预防疾病时,疾病的危机就已经潜伏下来了!危机同样如此,短时期内,企业注重预防危机与不注重预防危机没有太明显的不同。

危机控制简单来说有四个要点:让企业,包括已经发生危机事件的企业和没有发生危机事件的企业,从危机事件当中吸取教训,这就叫前车之鉴、后师之师;让企业把握各种危机的基本处理方法,把危机当作企业提升的一次机会;让企业把握各种落到实处的可操作的危机治理方案,把危险转化成机遇,从而意识到危机治理的重要性;让企业内的每位员工树立预防危机的观念,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建立有超前意识的企业预防危机的治理体系,让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情景再现】

1.情景案例

2004年11月30日下午,原创维集团董事长黄宏生因涉嫌造假账和挪用资金,被香港廉政公署调查。当天,创维数码在香港被停牌,创维陷入了领导人危机中!

2006年7月14日,黄宏生及其胞弟、创维前执行董事黄培升因串谋盗窃及串谋诈骗创维系5000多万港元等4项罪名成立,两人分别被香港区域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

问题:(1)请问,创维的危机属于哪一类型危机?

(2)这在危机控制上给我们什么启示?

2.角色模拟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老总。请问你给员工进行危机意识培训的时候,你打算将你的讲话内容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3.思维启蒙

有只老鼠跳到一个很高的米罐里面,天天吃大米,白花花的大米随它吃,吃呀吃,越吃越胖,越吃米罐越深,等到米罐见底时候,那只老鼠再也跳不出来了!老鼠不怕老鼠夹,它看见后可以绕道走,它也不吃老鼠药,知道那是致命的,但是它不知道潜在的风险是最大风险。

请结合实际案例谈谈你对这个小故事的理解。

4.实务训练游戏

一个消防常识问题:当一个人身上的衣服起火时,应该快速奔跑还是躺在地上打滚(脱下起火的衣服),请两个游戏参与者在三秒钟之内回答(目的:体会面对危机,人对危机的控制能力需要经过学习,实践。)。

5.提升计划

第一天

查阅资料,详细了解企业家危机控制能力。

第二天

归纳危机控制要点。

第三天

思考自己工作中是否在此方面应该改进。

参考答案

1.情景案例:

(1)财务型危机。

(2)应该在危机发生之前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并且对危机进行有效控制。

2.角色模拟:答案略。

3.思维启蒙:答案略。

法则46完美解决危机

【经典回眸】

2004年7月11日,央视经济新闻栏目播发了一则消息:美国杜邦公司由于在生产特富龙过程中使用了一种催化剂叫“全氟辛酸铵”(PFOA,又称C8)可能存在对环境的污染,美国环保署要求杜邦公司应该履行相关的行政程序进行问题报告,否则可能会面临环保署高达三亿美金的罚款。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牌世界级化工巨头怎么也没有想到,就在其对华的生意节节攀升之际,一场危机就此拉开了序幕。

2004年7月20日,美国杜邦来到北京,召开了首次新闻发布会。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查布朗在会议一开始就表示不同意美国国家环保署的指责和批评,杜邦公司已经向美国国家环保署提供了材料证明,而且过去五十年的使用经验以及深入细致的研究表明“全氟辛酸氨”对人体是无害的。正因如此,查布朗认为,这次有关“特氟龙”不粘锅的问题在中国广泛的报道中至少有一部分的报道是不符合事实的。用查布朗的话来讲,美国国家环保署指责的是有关行政汇报程序的问题,与杜邦公司的产品安全性无关,杜邦公司完全满足美国和中国的有关食品安全要求,而有些报道说杜邦的不粘炊具对人体有害,实际上含有“全氟辛酸氨”的炊具对人体是无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美国国家环保署没有提出具体的处罚,而国内媒体说杜邦被罚三亿元,这是与事实不符的。

查布朗同时也表示,由于这样一些不实的报道使国内消费者对杜邦炊具感到恐慌,澄清这些误会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之一。

2000年8月2日,针对众多美国环保组织的动物实验报告,多次指出全氟辛酸会对人体有害的说法,杜邦公司高层信誓旦旦地声称,“愿以整个杜邦的名誉作担保”,“杜邦不粘锅绝对安全无害”。

2000年8月18日,在北京杜邦公司与记者见面会上,针对先前杜邦曾表示“已将全氟辛酸氨的排放减少了99%”,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公众认为此举“暗示着杜邦已经默认全氟辛酸氨存在安全问题”。紧急辟谣,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利得不得不亲自出马否认媒体的“默认说”。

大约在1981年5月14日,杜邦修改了8个受雇员工血样检查的文件报告。1981年8月,杜邦用手写体修改了这份文件。这份文件可以确定在某个特定的孕妇身上及其孩子身上PFOA的含量。

1981年5月14日的文件清楚了记录了在这一怀孕员工的血液中含量为0.078ppm(百万分之一)的PFOA。1981年4月,这名员工生下一名被认为“正常”的孩子,血液中PFOA的含量为0.055ppm。

也就是说,0.055ppm这个数据的存在说明了PFOA在人体身上是能转移的,特别是能通过母亲经由胎盘,再传给婴儿。按照《有毒物质控制法》,杜邦应该将这些信息和数据提交给美国环保署。

但是,杜邦之后并没有立即提交这方面的相关数据。

1982年的3月16日,杜邦向美国环保署提交过一次报告,是关于PFOA可以经老鼠胎盘的转移的数据。美国环保署根据这些数据及《有毒物质控制法》认为,PFOA存在着潜在威胁。可是,杜邦这时仍然拒绝提供1981年PFOA在人体身上经由胎盘运动的数据。

1997年,杜邦拒绝向美国环保署提供已经获得的有关PFOA的信息,尽管美国环保署以《资源修复法》法案的名义要求它这么做。

一直到2001年6月,在一场由西弗吉尼亚和俄亥俄社区的居民提起的指控杜邦污染社区水源的集团诉讼中,有关数据被提交给控方律师。之后,律师将数据提交给了美国环保署。

而之前,在1990年时,杜邦曾经将饮用水源中的PFOA的含量的相关数据提供过给美国环保署的废物计划组。但是,根据指控书,美国环保署认为,这种提示是具有误导性的,因为它似乎暗示了杜邦已经解决了问题。

美国环保署称,PFOA在血样和水源供给中的含量,“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结论,即PFOA对于人和环境有实质性导致伤害的可能。”

伯格曼说:“这些信息是很重要的,而且公司有义务提供这些信息。”“PFOA对人体或环境是否有害,目前还无法定论。但是,诸多研究表明它可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危险性。”

2004年10月1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宣布:通过对占市场上份额90%的18个品牌、28个品种不粘锅产品的检测,市场上销售的主要使用特富龙涂料的不粘锅产品中,均未检出PFOA(全氟辛酸氨及其盐类)残留。长达百天的不粘锅“疑案”终有定论;同时,也给中国老百姓一个圆满的答案。

回头仔细分析事件的起源,不难发现针对杜邦公司的质疑源至于催化剂的使用可能对环境的污染,而三亿的处罚也仅仅是针对的报告程序问题,并非指特富龙的安全性问题,而与不粘锅更是牛马不相及。然而,就这样一个简单逻辑的问题,在中国却被演绎成了不粘锅行业的一场“滑铁卢”,其中不乏部分媒体的失实报道。而在这样重大危机面前,杜邦所表现出的是一家具有200多年历史的跨国企业的危机公关智慧和行动。“特富龙”事件在中国市场引起极大的反映后,通过各种形式,杜邦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各地的主流新闻媒体,进行了一系列的及时的危机公关活动。

纵观杜邦整个中国媒体危机处理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杜邦公司应对危机的丰富智慧、良好素质、有序管理和果断行动,特别是在和媒体的沟通过程中,杜邦井然有序、层层递进。首先是杜邦中国常务副总经理在新浪网络聊天室的对话,利用传播范围最广、最快的网络媒体,迅速传递了杜邦的反驳声音,随后是给许多记者传真的正式声明,到最后声势浩大的媒体见面会,媒体公关的区域也从香港到上海,再到北京,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媒体危机公关信息发布网,以强势的姿态证明自己的“清白”。

其危机解决方案,有序而到位;其危机公关行动,及时而主动;其态度,坚决而诚恳;其方法,有效而有力,充分整合新闻媒体资源,进行说服教育。

【巧手点金】

下面是解决危机常用的有针对性的方法。

1.权威公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