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宽容中成长
孩子两岁了,每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蚂蚁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拱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孩子的心里已播下同情关爱的种子。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孩子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一些不乱扔垃圾,美容地球的事例。
母亲宽容了孩子,但也告诉了他不要乱丢东西的道理。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教师找到母亲,她没有骂孩子,打孩子。临睡前,她对孩子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你那么早出去,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陪他去河边看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孩子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的机会,你说对吗?爱你的妈妈。母亲宽容了孩子,但也告诉了他不可以迟到的原因。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有重要的事情要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她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一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的。所以一朵花枯萎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审美的角度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家长总是在与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给予孩子深切的期待,这种期待必须包含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宽容。它没有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焦虑;没有对孩子“揠苗助长”的虚伪;没有对孩子的错误、失误耿耿于怀的刻薄。这种宽容并不是默许,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教育智慧原谅孩子目前的落后,用发展的眼光想念孩子日后的优秀。正是在这种期待中,孩子不断感受着生活中的智慧、关爱、激励和赏识,在不断的碰撞、跌倒、爬起中,再碰撞,再跌倒,再爬起,直至独立前行。
对做错事的孩子采用奖励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在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在操场上看到一个男孩子拿着半块砖头要打另外一个男同学,他马上制止那个学生,学生立刻把砖头放到了地上。陶先生说:“10分钟以后请你到校长室等我。”那孩子吓坏了,心里想:“我打人被校长抓到,肯定要受处分了!”他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校长的批评。
过了一会儿,陶先生回来了,拿出一块糖对男孩子说:“这块糖是奖励给你的。”男孩子满眼睛问号,不敢接,心里暗暗地想:“什么意思?我打人。奖励给我糖?肯定有什么事。”
陶先生说:“这块糖奖励你尊重师长。我看到你要打人,制止你。你马上就把砖头放下了。你尊重师长。”接着陶先生又拿出第二块糖说:“这也是奖励给你的。”孩子仍然很迷惑,还是不敢接。陶先生接着说:“我刚才让你10分钟以后到校长室,现在还不到10分钟,这块糖奖励你遵守时间。”
然后陶先生又拿出第三块糖说:“这块糖还是奖励给你的。”孩子还是不明白。陶先生接着说:“我刚才去做了调查,你打那个男孩子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你有正义感,见义勇为。这块糖奖励你见义勇为。”
这时候孩子哭了,说:“校长,不管怎么说,我打人不对。我错了。”陶先生拿出了第四块糖说:“你已经主动承认了错误,我们的谈话结束了。”
陶行知在对这个犯错误孩子的问题处理上,虽然是亲眼所见,但他没有立刻批评孩子,而是首先做了详细的调查,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然后,他从四个方面——尊重师长、遵守时间、见义勇为和主动认错强化了孩子的好品质。
他不但没有惩罚孩子,还巧妙地引导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
可见,孩子犯了错误不一定要采用惩罚的手段,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在特定情况下,对孩子采用奖励的方法也能促使他改正错误。
宽容是放下,是风景。亲人之间的误会、矛盾,就如同挡在你们面前的一根立柱,只要轻轻地绕过去,继续前行就可以了。当回过头来看时,这些矛盾和误会其实很渺小,不值得一提。亲人之间的误会和矛盾在得到互相宽容之后,立刻会转化为一股强大的力量,让亲情更牢固,而彼此从中获取的利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
这是一个让人心灵震撼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经过一场激战,有两名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俩相互鼓励,相互宽慰,在森林里艰难跋涉。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与部队联系上。他们靠身上仅有的一点鹿肉维持生存。又经过一场激战,他们巧妙地避开了敌人。不料刚刚脱险,走在后面的战士竟然向走在前面的战士安德森开了枪。
子弹打在安德森的肩膀上。开枪的战士害怕得语无伦次,他抱着安德森泪流满面,嘴里一直念叨着自己母亲的名字。安德森碰到开枪的战士发热的枪管,怎么也不明白自己的战友会向自己开枪。但当天晚上,安德森就宽容了他的战友。
后来他们都被部队救了出来。此后30年,安德森假装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安德森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战争太残酷了,我知道向我开枪的就是我的战友,知道他是想独吞我身上的鹿肉,知道他想为了他的母亲而活下来。直到我陪他去祭奠他的母亲的那天,他跪下来求我原谅,我没有让他说下去,而且从心里真正宽容了他,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好朋友。”
宽容绝不意味着放纵,不是无原则的纵容、偏袒与迁就。宽容错误决不是纵容对方犯错,更不是对对方的错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管不问,而是需要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对其正确引导,并给予其改过的勇气与机会。
懂得宽容的人,才懂得人生,懂得快乐。
建议一:当孩子撒谎之后,我们不要惊惶失措,也不要对孩子横加指责。
初二的时候,芳芳代表学校参加了区里的数学竞赛。芳芳的妈妈是位教师,一直在关注竞赛的情况,经常向芳芳打听竞赛的结果。但芳芳每次总是轻描淡写地说,结果还没出来。
直到有一天,芳芳的妈妈在街上碰到芳芳的班主任林老师。林老师把芳芳大大夸赞一番之后,带着遗憾的语气说:“她这次数学竞赛没有发挥好,不然完全可以得奖。”
芳芳的妈妈疑惑地问:“林老师,竞赛结果出来了?”
林老师说:“早出来了,你女儿没告诉你吗?”听了老师的话,芳芳的妈妈心里十分震惊和生气。
在回家的路上,芳芳的妈妈一直在为这事烦恼,情绪低落,思绪也很纷乱。从女儿跨进小学校门的那一天起,芳芳的妈妈就一刻也不敢放松对她的学习要求,女儿的考试成绩成了芳芳妈妈脸上的“晴雨表”。芳芳很争气,学习一直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但芳芳毕竟是个孩子,有时也难免出现考试失手、成绩下滑的情况。虽然当时芳芳的妈妈并没有对她大发雷霆,但脸上常常是“阴云密布”,有时还唉声叹气。
芳芳是个敏感的孩子,妈妈这种态度给她增加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可芳芳的妈妈总觉得压力不一定是坏事,“人无压力轻飘飘”嘛。可是没想到这种压力已经超出了芳芳的承受能力。芳芳的这次撒谎应该就是由此导致的。
想到这些,芳芳的妈妈对女儿的抱怨和不满消失了一大半,心里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和对女儿的同情,她特意去买了女儿最爱吃的基围虾。
在女儿品尝了美味佳肴之后,妈妈让她坐下来,淡淡地说:“今天我碰到你们林老师了。”
芳芳一听,脸色骤变,低声说:“妈,对不起,我又撒谎了。”
妈妈拍拍她的肩膀,轻言细语地说:“你撒谎当然不对,可仔细想想,这事也不能全怪你,妈妈也有责任。今后,在学习上,你只要尽力就行了,考得不好我们一起找原因,我不会只一味地指责你,但你也要相信妈妈,要对妈妈说实话。”
芳芳说:“其实,我也想对你说实话,可每次看到你期待的目光,我就不忍心说,我好怕看到你失望的表情。”
妈妈诚恳地说:“以前我太看重你的考试成绩,这是我的不对,我向你保证,以后不管你考得怎样,我脸上始终会阳光灿烂,但前提是你学习一定要努力。”
芳芳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的笑容。
当孩子撒谎之后,我们不要惊惶失措,也不要对孩子横加指责。偶尔的谎言并不能反映孩子的本质。孩子的谎言也许是由我们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当引起的,我们需要的是自我反思和理性分析。当孩子撒谎之后,我们要对他们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些沟通、多一些帮助,这样,孩子撒谎的经历也许能成为一个个平台,让亲情在这里更好地交融;也许能化作一级级台阶,让孩子能更快、更好地成长。
建议二:惩罚的方式要让孩子乐于接受。
马克·吐温是一个很特别的作家,也是一个很特别的父亲。他的惩罚方式非常新鲜有趣,同时也非常奏效。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和女儿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马克·吐温从来不摆出一副做长辈的架子,从不训斥女儿。但孩子有了过失,马克·吐温也决不姑息,而是让她们记住教训,不再重犯。不过,马克·吐温惩罚女儿的方式与众不同。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妇想带着孩子到农庄度假。一家人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颤悠悠地向郊外驶去,一路上饱览着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是女儿们向往已久的事了。可是就在大车出发前,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大女儿苏西动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得哇哇大哭。事后,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但是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苏西必须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由女儿自己提出来,母亲同意后,就可以施行。苏西提出了几种受惩的办法,包括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不坐干草车旅行。犹豫了老半天,苏西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重犯今天的错误。”
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为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究竟有多大的分量,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在26年后的今天。”
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父亲,有这样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马克·吐温的女儿们幸福地长大了。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你是不是束手无策呢?马克·吐温那种惩罚办法或许可以借鉴。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小小的约法,或者共同协商一些事情,既能帮助他们改掉坏毛病,又不会让孩子觉得枯燥无味,而乐于接受。
建议三:惩罚孩子别老说“不要你了”。
“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父母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父母还故意藏起来,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行为后,才出现在孩子面前。然而,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甚至不亚于对孩子体罚。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假装遗弃孩子的做法,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的养育者,这种依恋关系会让儿童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使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同时,当他们遇到危险,感觉到恐惧的时候,父母的怀抱又会带给他们抚慰和保护,为他们再一次去探索外部世界提供支持。良好的依恋关系,是孩子在与父母或抚养者的接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心理学大量研究表明,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当然,父母并不是真的要抛弃孩子,只是想通过哄骗孩子来达到让他听话的目的。但是,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讲,他们是无法区分父母的表面行为与内在动机的。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
因此,心理学家建议,在惩罚孩子的时候,也要在保证孩子安全感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将得不偿失。
建议四:无论孩子犯了多大错误,都要和孩子站在一起。
电视屏幕上,五枚奥运奖牌得主琼斯,泪流满面地向全世界道歉,承认自己曾服用兴奋剂。这份勇气令人佩服,尽管这种承认已经晚了8年。但人们更佩服她的母亲。人们注意到,从琼斯一出现在镜头前,她的母亲就不离左右。当琼斯面对世界说出了埋藏在心中8年的秘密之后,和母亲紧紧地拥抱。在自己的孩子最脆弱的时候,陪同失败的孩子一起,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同样也需要勇气。所以,虽然琼斯服用禁药的行为我们无法恭维,但琼斯母亲的行为却值得赞扬。
父以子贵的思想,在社会上很有些市场。一些父母以孩子一时的成功为荣,但一旦孩子有些失利,他们的脸上就挂不住了。他们想到的不是如何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如何引导孩子从失败中崛起,而是抱怨、指责、谩骂甚至动手。如果我们问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最担心的是什么?恐怕不少孩子会回答:担心父母的指责,担心父母会受不了。在许多问题上,父母比孩子还脆弱。
一些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的脸面。即便是督促孩子用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自己能够在别人面前抬起头来。嘴上说是为了孩子好,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虚荣心。有的父母因孩子学习成绩不佳,而羞于去开家长会。有的父母孩子高考没考好,自己不愿意出门。孩子犯了事儿拘了起来,有的父母竟不去探望。有的父母常对那些自认为不怎么样的孩子说,你怎么就不知道争口气呢?!这口气,多数是父母在为自己争呢。
“护犊子”,指的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对,还千方百计地在别人面前护着孩子的父母的行为。这对孩子不仅没有好处,还可能会助长孩子的错误。但既然孩子已经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身为父母,最不应该嫌弃他们、排斥他们、疏远他们,而应该成为他们永远的坚强的支持者。一个人在最失意的时候,在被所有的人抛弃了的时候,她或他的背后,都应该有自己的父母做坚强的后盾。
经常看一些明星大腕的父母们喜颠颠地跟在孩子后面,出席个首映式什么的,这也没有什么不妥。但假如犯了错误,甚至是大的错误的话,也希望他们的父母能像琼斯的母亲一样,用温暖的胸怀,拥抱犯了错误的孩子。
尽管她犯了错误,但她仍然是母亲的孩子。
建议五:告诉孩子:“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
身为父母,总免不了有责备孩子的时候。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将事情本身与做事情的人分开——这样,你的孩子会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是个不好的人。在批评孩子的同时告诉他“妈妈爱你”,这样做也能提醒自己,批评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分清对错,而不是处罚他。如果能这样想,父母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错误面前保持冷静了,而孩子也能快乐地成长了。
建议六:不要急着下结论。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自己用。”
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
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大人们感到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每一位父母:我们应该常常光顾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拔苗助长似的牵引,总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
其实,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方面比我们大人要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强大得多。孩子的同情心比大人强,孩子的神圣感比大人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要比大人强。
建议七: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
小强爱打游戏机,常常是一到周末就惦记着打一局。这一局的时间可说不准——小强说的一局至少得打过好几关,有时甚至是把一个简单的游戏从头到尾打下来。如果事先约定玩一小时,他能以“还差一点就过关”为由再拖上半个小时。即使妈妈当场吼他几句,下一次他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周末,小强妈妈的老同学带着儿子串门。大人聊天叙旧,小强陪着小客人在他房间里玩,看连环画、听歌曲。玩累了,小强跑进厅里问妈妈:“我们可以打会儿游戏吗?”
“可以”,“不要”。
小强的妈妈和老同学几乎同时做答。老同学说:“你怎么让他打游戏呀?我家儿子上了瘾,连学习都顾不上,气得我把游戏机、电脑全锁进我屋里了。”
小强有点紧张地看看妈妈,大概怕妈妈说出他的“劣迹”。
小强的妈妈笑笑说:“是吗?让他们打一会吧,我家儿子倒是能管住自己,说一小时就一小时,所以我平时让他把打游戏机当作一种放松。”
“谢谢,走喽!”小强惊喜得叫出了声,带着小客人回自己屋去了。
“儿子,记着时间。打一小时就行了!”妈妈嘱咐。
“知道了!”小强痛快地回答。
大概是当着客人,不想自己的形象受损,一小时后,当妈妈提醒到时间了时,小强痛痛快快地退出了游戏。
送走客人,妈妈表扬小强说:“今天真守信用。如果你每次都是这样打游戏,爸爸、妈妈就不会总埋怨你了。”
“那,我以后一定注意。”小强不好意思地回答。
从那次开始,小强每次打游戏,都自觉地给自己上好闹钟。只要闹钟一响,他就及时地退出。
苦药包上糖衣,更容易被人接受。尤其是对孩子,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就是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从正面引导他,修正自己的不足,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