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二)
31982800000060

第60章 上将黄永胜,战功赫赫,污点明显

1960年,黄永胜写过一篇《井冈山上红旗飘——连队生活回忆片断》的文章,文章的中心是歌颂当年他当班长时,连党代表罗荣桓对他的教导,文章情真意切。

项辉芳帮助“老虎”相亲。她凭着黄永胜的地位,动员了广州军区的大批力量……

林彪的排斥异己、结党营私,或者说打击与拉拢是同时进行的,分不出先后。中国向来有“山头”之说,林彪的亲疏关系大都是战争年代自然形成的,它可以说是后来结帮拉派的依据,但不是唯一,比如死党、南京军区空军政委江腾蛟便是一个,他不是四野的。但不可否认,林彪反党集团的多数成员不是“亲”便是“故”,这个小集团的形成是有历史渊源的,日趋成形则是1959年林彪取代彭德怀、主持军委工作之后了。

先说这个集团中除林彪以外资格最老职务最高,唯一的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黄永胜吧。

黄永胜有过荣耀的历史。

从历史上说,黄永胜与毛泽东、林彪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毛泽东于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率领部队进入井冈山时,其中就有黄永胜。这批人员知名度较高的有:罗荣桓、谭震林、陈伯钧、张宗逊、杨得志、曹里怀、黄永胜等人。

黄永胜是士兵出身,积数十年军功,官至总参谋长,是个典型的行伍出身人物。

1927年,中国历史最动荡不安并发生巨变的一年,反动的北洋军阀基本上被打垮,革命犹如狂风暴雨席卷大江南北,革命的中心由广州北移武汉,这激励了整整一代人,中国的有志青年纷纷投入革命队伍。家庭贫寒,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黄永胜,也随着革命浪潮从湖北的咸宁入伍到武汉警卫团。9月又随军参加了毛泽东等率领的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一师的战士,12月又在江西遂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红四军中,他历任排长、连长、副团长。

由于其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特别是在反对国民党的五次“围剿”中,英勇善战,屡建功勋。他的升迁很快,1931年还是红十二军中的一名团长,第二年便升为红军的一名师长。1933年部队缩编,他又改任红一军团一师第三团团长。黄永胜革命是挺坚决的,他虽然是个团长,得知他的师长郭炳生带着另两个团要去投敌时,策马扬鞭,带着他的那个团就去追,部队被追回来了,只有郭炳生只身投敌跑了。这可是个不小的功劳。为此,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还专门给黄永胜颁发了一枚三等红星奖章。据说,得到这种荣誉的人,犯了死罪可以罪减一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黄永胜随红一方面军北上长征。在长征中,他和别的将领一样,特别能吃苦,他相信革命会像他的名字一样,永远会胜利。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1935年冬担任红一军团四师副师长,开始在军团长林彪手下工作,并参加了直罗镇战斗和东渡黄河准备对日寇作战。1936年6月,入红军大学第一期学习,1937年1月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师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区副司令员,1942年2月按照军委指示,部队实行精兵简政、主力部队逐步地方化,加强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晋察冀军区部队变动,黄永胜担任第三分区司令员,后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旅长等职。他在聂荣臻司令部的指挥下,迎击国民党的进攻,先后进行了绥远战役和反抢占战役。反蚕食斗争的四年里,他一直在聂帅身边工作,在战场上带兵打仗,虎虎有生气,有勇也有谋。可他的毛病也特别明显,就是爱拈花惹草,见了女人走不动路。职务越升越高,却不见收敛。在抗战紧要关头,他与一个地主女儿也打得火热,受到聂荣臻的严厉批评。这就是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学江青、叶群的样子,对知道他这段丑闻的领导,甚至朋友翻脸不认人,打击报复,诬陷迫害聂荣臻。正是为了此事,他感到没脸见人,想调到别处。正好第二野战军成立,黄永胜担任热辽纵队司令员。1946年8月,承德失守后,黄纵队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建制,黄永胜从此投奔在东北王林彪的门下,成为林彪的一员干将。林彪对这位老乡、过去的下级也是另眼看待,这也为以后黄永胜爬上总参谋长位置作了铺垫。

1947年下半年,黄永胜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与第二纵队的刘兴元结为莫逆之交。以后东北野战军的编制成立后,他又担任第六纵队司令员,改称第四野战军时任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兵团副司令员等职。他虽然为辽沈战役建立过功勋,但玩女人的毛病始终不改。据说进城后,罗荣桓元帅发的最大的一次火,就是为黄永胜玩女人而发的,说他这么大年纪,这么高职务,还不改,还要不要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