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二)
31982800000068

第68章 墨镜后面的光荣历史

叶群给李作鹏起了个雅号:“李瞎子”。其实这只报废的右眼是有功的。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李作鹏、王宏坤等说:“萧劲光是老同志,苏振华是好同志,你们整萧劲光、苏振华做什么?”

“四大金刚”站在一起,真是各有特色:高的高,矮的矮,胖的胖,瘦的瘦,一眼就能认出。最有特色的可能要数李作鹏了。因为不论屋里屋外,刮风下雨,他总是戴一副墨镜。过去的年代戴墨镜可不像如今这样时髦,那个年代,戴墨镜是要被归入特务汉奸一类的,那都是未成年人心目中的“坏蛋”。

叶群给李作鹏起了个雅号:“李瞎子”。

倒也贴切。因为李作鹏的确有一只眼瞎了,他戴墨镜也就是想遮住这个缺陷。其实这只报废的右眼是有功的。它是当年打日本时,被敌人施放毒气熏瞎的,可以说,这只瞎眼正是他光荣之所在,是他革命历史的一个烙印。

李作鹏是江西吉安人,1914年生,1930年参加工农红军,次年加入共青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早年的职务不重要,但参加过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任抗日军政大学参训队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侦察科长、作战科长、山东纵队参谋处处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处处长,第一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军长。

李作鹏同林彪的渊源很深,可以追溯到国内十年内战期间。当时,李作鹏在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任职,军团长便是林彪,长征途中,李作鹏任二师五团一营营长,团政委是一军团系统中有名的政工人员赖传珠。五团在红军部队中有“模范团”之称,经常跟在“先锋团”——杨成武指挥的红四团后面,作为后援力量,支持红四团作战。

李作鹏在他的军事生涯中,能够显露才华,还是在抗战胜利之后。当时他跟随林彪,担任东北民主联军(司令是林彪、政委彭真)前线司令部参谋处长。从此他对林彪亦步亦趋,唯命是听。

1946年春天,东北民主联军和国民党军队在东北秀水河子地区发生了一次战斗,国民党军队是十三军石觉部的一个加强团,火力强大,斗志也很旺盛。东北民主联军参战的部队由林彪亲自指挥。这次战斗打得十分激烈,攻、守双方志在必胜,林彪创造的“一点两面”、“四快一慢”等战术,都在战斗中发挥了作用,初露锋芒,国民党军队终于不敌,被一举全歼。战斗结束后,李作鹏在审讯敌军军官时,特意当着林彪的面,问那军官说;“站在你面前的,是林彪将军,你怕不怕?”那位军官嗫嚅着说:“怎么不怕?连日本人也怕。”林彪听了,嘴角动了动,虽然仍很严肃,但心里很舒畅。

1947年春,李作鹏转任六纵副司令员(司令员是杨国夫),参加“四平攻坚”大战。李作鹏领导的部队担任主攻;单刀直入,直追国民党守军七十一军陈明仁的军部,一举击溃敌军部直属团,还俘虏了直属团团长——陈明仁的弟弟。1948年10月,李作鹏又率部参加了辽沈战役。这时六纵司令员换成了黄永胜,李作鹏仍然担任副司令员。

辽沈战役中,李作鹏的杰出贡献是在饶阳河地区,顽强堵截国民党军队廖耀湘兵团东返沈阳。廖耀湘兵团的主力系新一军和新六军,全副美式装备,占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二,是蒋介石手中的王牌,锦州失守后,廖耀湘兵团进退维谷,夺路而逃,遭到六纵两个师的顽强堵截(司令员黄永胜率一个师率大部队行动),李作鹏率部血战两昼夜。终于完成正面堵截的任务,为林彪争取调集兵力的时间,为全力围歼廖耀湘兵团主力,立下了大功。

五六十年代,李作鹏为这得意的两役,特意著文《三下江南》和《东北战场上的辽沈大决战》,说实在的,这两篇文章既没为自己摆功,也没有过分突出林总的功劳,不像“文革”之中的文章。

1949年春,六纵改编为四野十五兵团四十三军,李作鹏接着黄永胜任军长,在兵团司令员邓华、政委赖传珠的率领下,南下两广。12月初,李作鹏率部长途急行军,奔袭桂军后方,俘虏桂军第三兵团司令张淦于北流、博白一带。张淦素以骁勇善战著称,这次却仓皇就擒,可见李作鹏用兵之神速。

1950年1月,李作鹏又率领四十三军秣马厉兵,在四十军(军长韩先楚、政委袁升平)的协同作战下,与海南共产党游击队冯白驹的策应下,一举攻下海南岛,守军薛岳部大部被歼。

新中国成立后,李作鹏曾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长期在广东工作,曾任中国军政大学副校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