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墙见证录(二)
31982800000069

第69章 李作鹏检查海军与“林总”不一致的地方

林彪抓“海军”,大约是从1962年开始的。当时海军东海舰队连续发生了几起重大事故,包括东航飞行员刘承司驾机逃往台湾;这些事不仅震动了海军,也惊动了军委。1962年4月2日,军委派出了由李作鹏、张秀川等参加的41人的庞大检查团,来到东海舰队。

在此之前,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已先期到达东海舰队一周,与有关领导谈了话,了解舰队的军事和政治工作情况,分析了事故原因,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既然出了事,他也欢迎检查团的到来,希望能帮助解决问题。

检查团在东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走马灯似的到了20多个单位,开座谈会57次,个别谈话的师以上干部112人,团以下干部234人,战士100多人,飞行员21人。在这样短的时间里走这么多单位,找这么多人谈话,东海舰队的领导有些怀疑他们深入的程度。

从当时东海舰队机关所在地上海返回北京以后,检查团的两位负责人向萧劲光报告了检查情况,他们提出,对检查出的一些具体工作问题要好好排排队,分别研究解决。

萧劲光大将这次谈话不久,海军机关便接到了检查团的汇报材料。在这个材料中,把检查东海舰队的问题作为海军问题提了出来。

萧劲光对此感到难以接受,觉得汇报材料里有些问题是在“做文章”,是从海军党委指示、文件和他的讲话中寻找一些在他们看来是与林彪、与军委精神不一致的内容,加以对比,以证明海军党委尤其是他萧劲光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错误。比如:

“林总指示,在今后两三年内,仍然以四好为纲,大力加强连队建设。但是海军党委、领导机关所发正式文件,首长讲话以及报纸社论中却都有另外一些提法。就是‘四好为纲(或以四抓一调查为纲),以军事训练为重点’。这样就把思想作风这些带头领先的东西,放在从属地位,引起了下边干部认识上的混乱,在一些干部中甚至产生‘军训压倒一切’的错误理解……对‘四个第一’就不是那样重视,甚至有的指导员也不知道什么是‘四个第一’……”

“军委林总提出,‘少而精’的训练方针后,海军又提出了‘稳步前进、巩固提高,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并当作训练的实施方针,使‘少而精’的方针被冲淡。”

“关于战备方面的问题。军委和林总指示的精神是:我们的战备工作要立足于应付大战,准备两手。但海军党委二届二次会议却强调战备工作要‘面对现实’准备两手……尽管海军提出的是准备两手,而实际上则是侧重于一手,主要又是应付当前斗争这一手。”

……

萧劲光不同意这些,并在海军党委常委交心会上作了说明。他觉得这些提法只是因为没有照搬当时军委和林彪的提法而已,但它符合海军的实际情况。从内心讲,把这些问题作为海军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并加以批判,他是不能接受的。但是,他被认为是“态度不好,不承认错误”。

同年10月,总政检查团检查了海军大院。海军大院被认为是北京市的“第二个管庄”(北京的一个大杂院,当时被认为是最乱的地方)。总政检查团与军委检查团对海军问题的认识基本一致。

12月1日至1963年1月17日,海军党委在北京召开了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对萧劲光的“错误”继续进行“揭发批判”。做出了《关于坚决贯彻林彪同志的三条指示,加强海军政治工作的决议》。萧劲光因为身体不好,住在三〇一医院,没有参加会议。会后,参加会议的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到医院看他,他对检查团的结论有意见,说:“海军犯了方向性错误,现在接受不了,还要看三年。”

萧劲光说:“再过三年,如果实践证明我错了,我再作检查。”

可是三年之后,萧劲光再也见不到这位爽直的陶司令了,他被林彪一伙迫害致死。

而具有几十年党龄的萧劲光也作了最坏的思想准备,准备随时被罢官撤职。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毛泽东在军委关于海军总部的报告上批示:关于海军问题的报告已经看过,认为很好,照此执行,每年检查一次执行情况。希望海军各级党委同志们团结起来,以大局为重,焕发精神努力工作,发扬成绩,纠正缺点错误,同其他军种一样,把海军工作做好。有错误并不要紧,只要改正就好了。

正在医院治疗的萧劲光得知毛泽东的批示内容后,很受鼓舞。7月3日,他抱病提笔给毛泽东写信,信中除检查了海军工作发生的一些问题由他负责外,还表示:为了照顾大局,我可以承认四个第一没有摆在第一。信中还表示:我现在虽然有病,正在疗养,希望争取早日恢复,为党做些有益的事情。他很希望能跟毛泽东谈谈海军情况,因此在信的末尾,写了这样一段话:曾经有过几次打算找主席,但没有适当机会,如果主席时间许可的话,我可随时前来。但他的愿望未能实现。不久,他出了院,继续抓海军工作。若干年过去之后,萧劲光再回忆这段历史时,一些问题显得更清晰了。当时林彪之所以抓住海军不放,其目的就是为了推他那所谓的“四个第一”及其他“左”的东西。如果说在1960年9月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林彪对总政治部主任谭政等人罗织罪名、搞揭发批判,是为推行他的“左”的一套所采取的第一个步骤的话,那么,1962年3月他对海军的所谓指示、派检查团检查海军,就是他所采取的第二步骤。

1962年4月,军委检查团检查完海军后,其成员中的李作鹏、张秀川还有其他几个人便留在了海军。按照林彪的安排,李作鹏担任海军常务副司令,主持海军工作;张秀川任海军政治部主任。萧劲光因为犯了“错误”和“身体不好”,被安排到“三线”。

李、张来海军,是在检查团来海军之前的全军编制会议上确定的。当时,海军接连发生的几起重大事故,使萧劲光颇伤脑筋,加上身体不太好,对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点感到力所不及。为此,他曾向军委提过建议,希望能给海军增加力量。在全军编制会议期间,林彪找萧劲光谈话,当面交代让总参军训部部长李作鹏来海军当副司令,萧劲光对此是赞同的。

他当时之所以赞同林彪的安排,主要是因为他对李作鹏是有些了解的。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们都在东北打过交道。在东北民主联军中,萧任副总司令兼参谋长时,李任参谋处处长。后来他担任第一纵队副司令兼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军长。在围困长春期间,他率领的部队负责打援任务,任务完成的还比较好。在萧劲光的印象中,李作鹏还是比较能干的。当然,林彪是比较器重他的,可以说他是林彪的一个“宠儿”。海军成立时,萧劲光曾建议要他到海军工作,但是他没有来。后来,他调到总参,担任总参军训部部长。

萧劲光觉得李作鹏作为总参军训部的部长,对训练来讲可以说是个“专家”,而海军出现的许多问题,大多都是在训练过程中发生的,他来当海军的副司令,对解决海军训练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无疑是有利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还是在刘承司叛逃事件发生后萧劲光到达上海时,就遇到了正在上海的叶群。有一天,她把萧劲光叫去,向他传达了林彪的所谓指示。叶群说:“林副主席要我转告你,刘承司大事故,政治影响大,首先军委要负责,没有增加力量、工作帮助不够。今后要改变,要重视。增加李(作鹏)张(秀川)主要是帮助研究原因,改进工作。派工作团来也是帮助工作,引起舰队的重视,要维持海军威信,商量做事。海军问题,萧劲光同志有信仰作用,海军党委对军委是良好的,拥护主席。主要是帮助工作,不出事故,由萧劲光放手抓。组织上主要是加强力量,继续支持海军领导。出了事故,海军党委是否齐心协力不够、基层作风是否朝气不够,思想教育是否也有问题。要担任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和方法,加强核心领导。”第二天,李作鹏、张秀川便随军委检查团一起来到了东海舰队。

李作鹏、张秀川来海军的命令还没下,他们人已到任。萧劲光按规定,在军委正式命令下达之前,并没有宣布对他俩的任用。这本来是正常的,后来竟被作为“对抗林副主席指示”、“打击、排挤”李作鹏的“罪状”。

两人上台以后,从1963年,他们以林彪的所谓“三条指示”为“尚方宝剑”,全面否定海军十几年来的工作,大搞“端正海军工作方向”,全力贯彻林彪的“四个第一”和突出政治。(详见《萧劲光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