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013

第13章 祸从口出,不要成为别人小心防范的小人

古语道:君子慎言,祸从口出。就是说,作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不要对人、对事妄加评说,有些事自己心里明白就行,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说,实在没办法,敷衍一下,也就过去了。不经大脑考虑就顺口而出,容易失言,甚至在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或者给别人留下攻击自己的口实。说者虽无心,听者却有意的事,是最常见不过的。

古人曾说过这样一番劝世名言:“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怒尤并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管议丛兴。君子所以宁默勿躁,宁拙无巧。”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谨言慎行。即使十句话你能说对九句也未必有人称赞你,但是假如你说错了一句话就会立刻道人的指责;即使十次计谋你有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奖赏,可是其中只要有一次失败,埋怨和责难之声就会纷纷到来。所以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为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宁可显得笨拙一些,也绝对不自作聪明,喜形于色溢于言表。

刚涉足职场的人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很是头疼,有时你以好心规劝别人,不料惹恼别人,轻则伤和气,重则引火烧身。—个人有缺点,有错误,你不妨指出来,让他改正,但前提是你必须深深了解他,他能接受你的批评。不然,你说也是白说,还会结下仇怨。如果你还多言,可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了。“誉我则喜,毁我则怒”,本是人之常情。聪明的人知道,别人可以以毁誉加于我,我不可以毁誉加于人。

俗语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言辞上,也应如是。

为人过于忠厚,不存戒心,把心里的话都掏出来,逢人便是知己,终会被小人利用。

阿黄的性格非常忠厚老实,他刚到一个单位工作时,对公司的很多做法看不惯。他不是过于挑剔的人,只是一些事表现太明显了。于是,阿黄对几个平常关系还不错的同事讲,可别人总是附和,或想方设法把谈话引向深入,结果阿黄的一肚皮牢骚一字不差地传到单位领导的耳朵里,慢慢地,别人都不再与他交往了。阿黄呢,也把自己封闭起来了。祸已从口出,水泼在地上,还能收回来吗?

当人人都存有戒心时,会对别人说的话仔细品味,误解的时候很多。同样一句话,在不同场合,对不同朗人,会发生不同的效果。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缺乏幽默感的民族,你偶尔说一句幽默的话,可能会让人不快,你也吃力不讨好。

“你真漂亮”,在西方,一个男人会对一个女人这样说,女人会芜尔一笑,说声谢谢。但你说给中国女人听,十之八九会招来一顿臭骂,围观的人没准还说你是流氓,不会对你有半点同情。

吕坤在《申吟语》中说:“到当说处,一句便有干钓之力,却不激不疏,此是言之上乘,除此虽十缄也不妨。”这是说,保持沉默比说许多废话有益处。

在办公室里,同事和同事,每天见面的时间最长,谈话可能涉及工作以外的各种事情,“讲错话”常常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事与同事间的谈话,如何拿捏分寸就成了人际沟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1.办公室不是互诉心事的最佳场所。

有许多爱说,性子直的人,喜欢向同事倾吐苦水。虽然这样的交谈富有人情味,能使你们之间变得深厚,但是研究调查指出,只有不到1%的人能够严守秘密。所以,当你的个人危机如失恋、婚外情等等发生时,你最好不要到处诉苦,不要把同事的“友善”和“友谊”混为一谈,以免成为办公室的注目焦点,也容易给老板造成问题员工的印象。

2.办公室里最好不要辩论。

有些人,在说话的态度上有“不自觉性”的坏习惯,比如喜欢争论,一定要胜过别人才肯罢休。假如你实在爱好并擅长辩论,那么建议你最好把此项才华留在办公室外去发挥,否则,即使你在口头上胜过对方,但其实是你损害了他的尊严,对方可能从此记恨在心,说不定有一天他就会用某种方式还以颜色。

3.不要成为“耳语”的散播者。

耳语,就是在别人背后说的话,是沟通不良的后果。只要人多的地方,就会有闲言碎语。有时,你可能不小心成为“放话”的人;有时,你也可能是别人“攻击”的对象。这些耳语,比如领导喜欢谁?谁最吃得开?谁又有绯闻等等,就像噪声一样,影响人的工作情绪。聪明的你,要懂得,该说的就勇敢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要乱说。

4.当众炫耀只会招来妒恨。

有些人喜欢与人共享快乐,但涉及你工作上的讯息,譬如,即将争取到一位重要的客户,老板暗地里给你发了奖金等,最好不要拿出来向别人炫耀。只怕你在得意忘形中,忘了有某些人眼睛已经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