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208

第208章 报复心理,让你陷入无以自拔的小巷

报复心理是指个体由于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觉得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而滋生一种报复冲动的不平衡心理。

在职场中,遭同事伤害、被领导误会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时候各种各样的矛盾也就随之而来,有人难免会产生报复心理,这不仅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还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报复是一剂毒药,报复者并不一定能获得快乐,甚至要为此付出代价,损人不利己。

尽管如此,职场中关于报复的事件还是不绝于耳,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1.打压同事,不择手段

职场里有太多的暗潮汹涌,办公室生存法则一直是白领们学习的课程。有时候,在利益面前,道义被束之高阁。似乎同事之间的交往都没有付出真心,再好的同事关系其实都是貌合神离。

薛凯明是某公司的部门经理,她与部门的会计主管虽说谈不上有很好的交情,但是大家是同事,工作上也没有太大矛盾,平时见面也是客客气气。然而表面的平静阻挡不了暗地里的风起云涌。最近,薛凯明向公司总经理告发了那个会计主管,说会计主管绕过上级私自将公司账目送到总公司,总经理自然生气,对会计主管也就心存芥蒂。该公司的员工都觉得薛凯明这么做是想抹黑会计主管在总经理面前的形象,好让总经理疏远会计主管,从而更加地倚重自己。

2.主雇离心,酒楼倒闭

除了同事之间的争斗,打工者与老板之间也可能会存在难以化解的恩怨。当老板的都想赚多一点,因此不免会对员工较为苛刻,而员工辛苦工作后当然也希望能有好一点的待遇。就这样,一方想给少,一方想要多,如此两级差异必然会滋生重重矛盾。

有一家酒楼最近倒闭了,原因就在于老板与员工之间无法化解的矛盾。原来,该酒楼老板为人很刻薄,对自己的员工很不好。员工们觉得在酒楼工作很辛苦,但是工资却很少,也没有其他福利。他们曾多次向老板提出加工资的请求,但是屡被拒绝。苛刻的工作条件和无良的老板让员工们失去信心,他们生出了报复心理。为此,他们在日常工作时故意出错,服务态度也很差,直到后来,酒楼终于做不下去,“关门大吉”。

3.职场暗招,防不胜防

同事之间因为利益冲突难免会有明里暗里的争斗,为了晋升,有人甚至会使出浑身解数打压对手,因此职场办公室又何尝不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呢。

某单位主管内勤的明慧最近很烦恼,因为前几天公司的陈经理离职了,本来人员流动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竟会无缘无故地被搅进这件事情里。原来,有人说是内勤部门散播了陈经理的谣言而致使陈经理离职。为此,她被人事部门找去谈话,责问她为什么要到处散播谣言。明慧觉得这简直是栽赃嫁祸、无中生有。她觉得很冤枉,不知道别人为什么要中伤她,难道平时自己得罪了人而不知吗?想到这里,明慧觉得很可怕,她觉得职场斗争真的很激烈,同事背后出阴招的事情太多了,以后凡事真得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才行,否则什么时候被人背后“捅一刀”都不知道呢!

什么是报复?如何正确认识报复心理?产生报复心理之后应如何缓解?

报复首先是一种心理现象。报复心理是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在自我觉得遭受了欺侮、委屈,心灵受到伤害,心理失去平衡时产生,常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甚至变本加厉的方式去反击对方,包括语言、表情、行为,目的是通过对方遭受痛苦来达到自己心理的平衡。

有报复心理的人,容易误解别人的意思,对别人经常有戒备防范心理。任其发展的话,心胸会越来越狭窄,与人相处较难,内心非常痛苦。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过报复心理,但大多数的人能够通过冷静的分析、理智的思考而没有演变为报复行为。而有的人在报复心理的驱使下,不能控制自己,以致出现了报复的攻击行为。上述案例中的各种报复行为,报复者具有明显的报复心理,这种心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报复心理?专家说,高傲和心胸比较狭小的人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因为高傲,以为除了自己之外,别人就没有能力去完成,所以想通过报复,证明他的厉害,证明他的价值。因为心胸狭小,斤斤计较,老是觉得自己吃了亏受了委屈。产生报复心理的人,有时是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被领导或同事认可,感到自己被冤枉,想发泄心中的不满,用报复行为以泻私愤。具体表现为背后老是说当事人的坏话,诽谤他人、挑拨离间、爱干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不配合领导工作、其行为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等。

报复心理强的人并不幸福。普通人在实施报复行为、做了亏心事后,心里很不平静,常会有一些愧疚感。报复行为不仅会给同事或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害,也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员工与老板、下属与上级、同事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双方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如何协调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缺了任何一方都够不成一个整体,更遑论创效益了。在双方出现矛盾的时候,任何一方有报复心理时,都不应采取报复行为,而应泰然面对、合理解决,否则不但自己没得到好处,还要承担报复行为产生的后果。

专家认为,产生报复心理并不可怕,有了报复心理,只要能正确认识,朋友帮开导,是可以消除的。

因此,积极面对报复心理,学会宽容非常重要。心中要常常怀有感恩之心。当自己被误会时,心胸开阔一点,以避免报复心理的产生。人生路上的挫折、委屈在所难免。但我们如果有远大的理想、宽阔的胸襟、宏大的气量,那么,你就不会去斤斤计较那些鸡毛蒜皮的得失,心理承受力无疑会得到增强。一些以往看得很重的委屈与所谓的侮辱也就会是微不足道而置之度外。这样,报复之心自然就无法产生了。

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调节,淡化报复心理。当遭受欺侮,自尊心受到伤害时,愤怒之情会油然而生,甚至怒火中烧。这时,我们可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加以淡化、转移。如暂时离开一下你看不顺眼的人或环境,转而从事一些自己最开心的活动以帮助转移注意力。也可以找知心朋友倾诉、请教,以宣泄心理压力,听听他人的评论、劝解,冷静反思一下,看准对方的真正动机,弄清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是客观存在的还是自己主观臆造或有人从中制造的,并站到对方的位置设身处地地替对方想想,不要为了别人无意的伤害而斤斤计较,应通过沟通交流消除误会和隔阂。经过冷静理智的反思与调节,你心中的火会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