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249

第249章 与同事相互讨论工资麻烦多

工资体系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讲都是最高机密,是不能相互谈论的。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的工资收入,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这太不公平了!”小杨生气地说,“不就是向其他员工打听了一下他们的薪水吗?因为这个就被罚了20元钱。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道其他员工的薪酬呢?”

与他命运相同的小李则显得更加委屈,她莫名其妙地失业了。她痛苦地讲述了自己被辞职的经过:

小李和一位同事是同一时间进入公司的,而且是同一工种,基本工资也相同。有一次,这位同事悄悄问他工资和奖金是多少。小李心想,既然人家问了,说说也没什么吧。于是,就告诉对方了,对方当时第一反应就是:“什么,你的奖金也是那么多啊?”小李当时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表现出如此惊讶的表情。此后没几天,老板就找小李谈话了,臭骂了他一顿。说不该告诉同事有关于自己收入的情况。原来那位同事认为,他对公司的付出要出些,业绩也好一些,拿的理应要比小李多些。他认为应该给他涨工资,即便是不涨,也应该在待遇方面比小李好些。此后,这位同事表现出对小李非常不满的态度。小李不明白,是他自己要问的,自己只是说了实话,难道伤害他了?难道侵犯他了?为什么他要这么针对自己呢?

而最近一次,有一位很要好的同事高兴地告诉小李,他和老板谈过话,老板答应给他涨工资。小李也替这位同事高兴。当发工资后,该同事问小李工资和奖金是多少,小李如实地告诉他了:这个月多发了一些奖金。结果,他立马生气地说:“原来大家的奖金都是一样的啊!我还以为只有我才有呢。”言下之意,老板承诺过给他涨工资的事情本应该只有他才有的,结果大家都多发了奖金,他认为这对他不公平了,老板说话不算数!于是,他找了老板去闹,非要老板给他涨工资。结果,老板一怒之下炒了这位同事,顺带着把小李也炒了。

“这太让人气愤了!”小李满脸懊恼地说,“老板辞退我的理由分明就是一个没有说服力的借口!”

无论是小杨的故事,还是小李的故事,在职场中都是非常典型的案例,他们都是因为打探或者泄露了“薪水”而被公司惩罚。他们很不服气,相信这些事情放在我们很多人身上时也会有如此反应,否则我们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职业专家说,工资体系对于绝大多数公司来讲都是最高机密,是不能相互谈论的。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的工资收入,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但是我们的习惯就是,越敏感、越隐私的话题,我们就越想知道!所以就会有这些自认为“冤枉”的故事发生。其实,一点都没有被冤枉。

薪酬保密在很多企业都存在,一般都采取直接打入职工工资卡的方式,连工资条的发放也要放入密封的信封。不但员工之间不了解他人薪酬,即使部门领导往往也不知道,只有财务部和主要负责人才知晓,特别是一些效益工资较多的岗位,如销售、设计、研发等部门。一般企业会将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标准公开,虽然允许个人查看自己的薪酬评定过程,但是不许查看他人的。

公司之所以如此热衷薪酬保密工作也是有目的、有意义的。采用年薪制的企业是由于薪酬收入比较特殊,比如年终奖占了年薪比例的10%-50%不等的情况下,则不宜公开。而多数月薪保密的企业是怕员工之间或者同其他相同行业人员比较后,产生消极心理。现在很多核定工资标准都是业绩评估,对于一些文员、内勤等职位,不像业务员那样,通过业务量就能看到个人业绩,而这种坐班制工作的评估通常会由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意见和看法来决定,容易产生矛盾。另外,企业也是怕员工们将企业薪酬外泄到竞争对手那里,导致同行挖人等问题。

美国金融专家苏斯·奥曼认为,薪水保密可能掩盖公司同工不同酬的歧视做法,最终得益者是老板。在工资这件事上,很多公司都存在“恫吓”员工:有的规定员工不得打听别人的薪酬,有的告诫员工不得在内部或外部公开各自的薪酬,甚而宣布一经查实,违反规定者要受到下岗等处理。

虽然公司不让员工们了解他人工资,但员工们私下也有交流。很多员工都认为他们有权知道相互的工资水平,既然公开了评定工资的标准,为什么不能公开最后评定的结果,越不公开越让他们觉得工资评定有不公平的因素。虽然很多人是这么认为的,但是问题是,有些员工恰恰相反,希望薪酬能保密。他们一般都是收入偏高或者偏低者,公开薪酬或担忧受到其他员工妒忌和排挤,或拍带来难堪,而且他们认为员工收入就跟自己的隐私一样,应该为其保密。也正是这种原因,你最好不要和同事谈论工资的事。

因为公司和他人心理的种种考虑,薪水问题就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朦胧的面纱,你想知道,却又不能去揭开。其实知道的越多,对你未必就是一件好事,而且除了引起情绪波动外,毫无意义。

首先,谈论薪水会产生尴尬,导致谈话不能愉快地进行下去。一份薪资满意度调查显示,人们总体上对目前的薪水水平并不满意,回答“一般,不太满意”的达55%以上。而薪水又通常是人们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隐形标准,于是,问及他人的薪水很可能就是触碰别人的伤痛。

其次,薪水问题会破坏公司关系。薪水问题已经被很多公司和企业写入守则,员工在进入公司的那一天就接受这么一条明文规定:不要把自己的工资随便泄露给他人,也不要去打听别人的薪水。因为,如果在激烈的竞争环境里口无遮拦地说出自己的工资或打听别人的工资,会很容易形成谣言,可能就会导致恶性竞争,破坏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工作。朋友之间乱问工资,就会让人觉得你只是关心他的金钱,而不是关心他本人。从而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

再次,薪水只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虽然大家都知道“好奇害死猫”这句话,但是还是禁不住诱惑。对于薪水的问题也同样如此,你认为无所谓的问题,却无论对你还是对他都产生一种消极的情绪。对方如果不想回答,就会很为难,即使回答了也无非产生两种感受:第一个感觉就是自卑,自己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还不及别人。这种难受的滋味很多人都应该体会过吧?第二个感觉就是爽,工作轻松,工资又高,马上就有了优越感。虽然工资高是好事,但是喜形于色却让人不齿,甚至会让朋友对你产生距离感,并因此疏远你。

其实,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生活方式,薪水的多与少都是老板说了算,多是你的本事,多是你的能力。即便你想打探别人的薪水多少,对方也不可能给你讲实话,即使是你也不一定会给他们讲实话。所以,对于同事和朋友的工资,我们应该更多地采取“感觉”、“猜测”、“试探性地问问”,或含糊其辞地说什么三五百或两三千之类的话,再通其他渠道了解他们的收入,或作模棱两可得回答。

你要记住这么一条:你选择这家公司,并且愿意留在这家公司,就说明当初你认为这家公司给你的“价位”还可以接受;如果你觉得这个“价位”与你创造的价值不匹配的时候,你只需要直接找负责人谈加薪即可,或者直接离开这家公司。总之,你没有必要去向身边的同事打听,即使面对同事询问你薪水的时候,你也可以给予正面的拒绝—不要犹豫,这没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