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316

第316章 不要事事较真,谅解别人的过错

人与人交往是为了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而不是为树立敌人和较真,较真不仅会让双方形成不佳的心情,也会影响自己的职场生涯。

事事较真,往往会出问题。在一些小事上不与人计较,却可以趋利避害,为自己留出一条退路。

人与人交往是为了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而不是为树立敌人和较真,较真不仅会让双方形成不佳的心情,也会影响自己的职场生涯。

北宋时期,有位叫王旦的宰相。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是学识渊博的人,而且都在朝廷做官。王旦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严格教导,长辈的风范也对他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让他从小就出类拔萃。23岁的时候,王旦考中进士,没过多久就做了平江知县。从那以后,王旦官运亨通,到宋真宗时期,他升到了宰相的职位。王旦对宋真宗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他除了具备政治才华外,也是一位处世高手。他为人忠厚,心胸宽广,从来不因一些小事斤斤计较,遇事很少较真,且总会给人台阶下。

有一次,一位亲戚想试试他是不是真正的宽容,就故意往他的肉汤里撒了一些灰,王旦见肉汤中有灰尘,便不再吃那道汤。亲戚问他为什么不喝肉汤,他说:“我突然不喜欢吃肉了。”后来亲戚想把他碗里的饭也弄脏了,王旦只是说:“我吃不下饭了。”并没有因此怪罪亲戚,亲戚都为他为人大度所折服。

虽然王旦为人宽厚,可是也难免会遭人批评和诋毁。说王旦坏话最多的就是他的同僚寇准。原来王旦和寇准同年考中进士,但是寇准的官没有王旦大,心里有些不服,使经常在宋真宗面前说王旦的不是,有时甚至会当着朝廷百官的面指责王旦。可王旦不但没有因此而记恨寇准,反而每次跟皇上谈及寇准的时候都称赞他的才华和非凡的能力。所以,皇上有时也会为王旦,抱不平,一次,皇上对王旦说:“王旦,你时时刻刻在称赞他、夸奖他,可是寇准每次都要在朕这里说你的短处。”这若是换作别人,见皇上也在为自打抱不平,一定会在皇上面前喊冤叫屈,说寇准的不是,但王旦却坦然地说:“那是当然的了,毕竟我在位的时间长,办事多,一定在某些地方有失妥当,寇准恰巧把我的错误和过失毫无避讳地向皇上您提出来,这是好事啊,这足可以彰显他的正直,我之所以很看重寇准,也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寇准是我的良师益友,国家有这样的官员,也是国家之福。”皇上听罢,对王旦更增添了一份敬重之意,说道:“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你就是这样一位宰相!”

可是寇准不但没有知恩图报,反而依然在皇上面前揭王旦的短,无端地说王旦的不是。有一次,王旦在处理一件公事上出现了点岔子,按照法律来说确实是弄错了。这个公事正好要经过寇准的审核,寇准见状就毫不客气地把这事禀报了皇上。知晓了事情的前后因果,皇帝就严加责备于王旦。王旦很坦白,只是谢过,没有其他的言语。

在这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寇准在主办另一件公事的时候也犯了如王旦一样的错误,而这件公事恰巧要经过王旦审核,真是冤家路窄,但是王旦并没有上奏皇上,而是把这件公事送还给了寇准,没有伺机报复。这使得寇准很惭愧,于是他主动上门连声道谢:“仁兄的度量真大,我应该向仁兄好好学习。”

寇准后来曾托人私求王旦推荐他做宰相,王旦没答应,而是说:“将相之任,怎么能自己求呢?”寇准以为自己的请求被驳回,做宰相是不可能了,又对王旦心生不满。可是王旦却认为寇准是一个有才之人,国家正需要这样的人才,于是王旦就向皇上推荐寇准,请求皇上赐予他宰相的职位。王旦虽然没有接受寇准的私请,却因公向皇上竭力称赞寇准的才能,建议给寇准以宰相之职。皇上欣然采纳了王旦的建议。

在接受封赐后,寇准对皇上说:“还是皇上了解我,不然怎么会让我担此重任。”皇上告诉他这是因为王旦的举荐。寇准听后感慨万千:“王旦的气量实在是我比不了的。”王旦的度量终于感动了寇准,于是寇准一心一意地辅佐皇上,终成一代名相。王旦也为人传颂,他宽宏大量、公而忘私、为国举贤、忠诚不二,无一日不为国家大局着想。

王旦若是采取事事较真的态度,恐怕就不会宽恕亲戚,也不会放过寇准,他用一种大胸怀包容了所有的人,以宽容之心为自己趋利避害,赢得了他人的尊敬。职场中的圆通之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