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335

第335章 “80后”莫把跳槽当时尚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跳槽都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是万不得已之时才会做出的举动。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这个不应该轻易使用的方法,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用了。

怎么想,就怎么做,这就是令人惊诧的“80后”,在职场的一个简单缩影。

与60年代的吃苦耐劳、70年代的坚韧不拔略有不同,正逐渐成为求职主流群体的“80后”,他们是个性飞扬的一群,工作、生活、开心缺一不可,否则“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闪人故事”就会上演。

驾着大红色的马自达6,每天穿梭于长沙繁华的街头,往返于广告客户之间,81年生,长发飘飘的白燕绝对是标准的“白骨精”。但去年这个时候,她为了能去北京闯闯:从冒出念头、到打辞职报告、不顾上司的再三挽留、直至最后离开,她只用了不到10天时间。

白燕坦白地说,她的想法可能也是当前多数同龄人的共同心声:敢想敢做,渴望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追求生活品质,快乐并懂得享受生活。

据了解,在职场中,因为主管一句话就辞职的“80后”员工比比皆是,很多人甚至在辞职前都没有找好下一份工作。

中华英才网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95%的“80后”员工认为工作“没有更好,只有合适”,工作不满一年就跳槽的“80后”高达56%,一至两年更换工作的也有25%。

这种频繁跳槽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意气用事,感情冲动。错误地估计了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现状,在未弄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工作之前就一走了之。

(2)急于求成,见异思迁,总认为“新”的要比“旧”的好。

(3)斤斤计较,金钱至上。心里想的、口中说的都是金钱和待遇,总是就此与老板讨价还价。难拒引诱,不顾道德。有的员工受到利益的引诱,或为了“报复”原单位对自己的轻视,试图带走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以为如此可以得到更多的金钱利益。

事实上,很多老员工都知道,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跳槽都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而是万不得已之时才会做出的举动。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这个不应该轻易使用的方法,随随便便就拿出来用了。

出走并不能解决问题,跳槽不是好办法。很多问题需要沟通,需要协商解决,关键是员工必须主动。员工必须把自己的想法及时告诉给上司和老板,以免因沟通不畅而造成误解。如果我们工作兢兢业业,甚至重付出、轻回报,那么不用我们说,老板也会给我们提高待遇,给我们相应回报,因为老板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应是我们工作的原则。既然选择了一家公司,我们就应该为做好工作而努力,而不能总计较自己的付出是否与收入对等。要知道,被员工们认为是最差劲的公司也有很多有利于员工成长的东西,而大家公认最好的公司或最成功的企业也有其不足之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企业,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企业。

跳槽到一个新环境,我们需要付出得更多。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融入新环境是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和时间的。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常挪的树长不大。”而“下一份工作会更好”在很多情况下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频繁地跳槽直接受到损害的是公司和老板,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对员工伤害更深。因为跳槽者个人资源的积累和自身能力的培养都必然大打折扣。

从职业角度看,一个人一生中难免要调换几份工作,但做出转换前,必须考虑到这种转换是在整个人生规划的范围内做出的调整,而不是盲目的跳槽。可能新工作会使工资待遇有所提升,但若跳槽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提高”,而只是为了多一些金钱上的收入,那便是得不偿失了。当感到自己怀才不遇时,正确的态度是:立足于现实,调整好心态,将现有的工作做得更好,甚至最好。

更重要的是,一个频繁跳槽的人,在经历了多次跳槽后,会不自觉地养成一条习惯:当工作不顺时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时想跳槽,想多挣几个钱时想跳槽,甚至没有任何理由也想跳槽,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跳槽来解决。这些人却不想一想,如果换工作可以解决问题,为什么换了那么多还不行呢?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逃避,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在遇到障碍时,我们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挺身而出克服困难,而不是通过跳槽来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