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职场学大全集
31991100000051

第51章 善于倾听,因为每个人最在意的都是自己

学会倾听别人,让别人表达自己,因为每个人在意的都是自己。但在实际的职场生活中,我们总以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就是让别人清楚明白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问题。

当一个人讲述他昨天遇到了多么新奇好玩的事情时,有些人可能一脸冷漠的听对方说完,然后漫不经心的说:“嗯,那的确很好玩,今天的工作……”,而有些人则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并且适时附和道:“多么有趣,那接下来你怎么样了?”经常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家选择与后一类人聊天、讨论以及合作,而前者则被冷落在一遍。并没有人认为前者是坏的,只是不乐意与他交往。

这两类人真实因为他们的说话做事的方式不同,所以他们的境遇也有很大不同。后者让对方说出想说的,而前者却没有倾听的耐心。

前者总是抢着说:“等一下,你说的不对。我是这么想的……”后二者总是安静地挺别人把要说的话说完。

前者总是直截了当地说:“我的意见是……”或“我认为……”而后者会在挺别人说完之后说:“你说的真对,你让我想到了……”或“你刚才提到了……但是……”

前者总是自作聪明:“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应该……”知道对方忍无可忍地诘问他“你让我把话说完,行不行”。而后者却说:“我在听,请把你的想法完整地告诉我。”在这种情况下对方通常会十分愉快地把自己的意见或不满都诉说出来。

学会倾听别人,让别人表达自己,因为每个人在意的都是自己。但在实际的职场生活中,我们总以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方式就是让别人清楚明白自己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问题。

小赵初入推销行业时买来很多训练口才的书。那些书告诉小赵要克服胆怯敢于说话,要熟悉自己推销产品的性质并且把它们完全呈现给顾客,要面带微笑永远不要和顾客争吵。小赵将这些规则铭记于心,小心翼翼地执行。可是每当他敲开防盗门,不等他举着产品说一分钟,家庭主妇们就会把们重重地关上。超市的老板们也没有耐心听他把产品的优点从头到尾说一遍,尽管小赵总是面带微笑。小赵很苦恼,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听他介绍产品呢。

小赵这么尽心尽力地去做,为什么不成功呢?我们来看美国口香糖大王威廉·迪格勒年轻时的一则故事,也许会得到启示。

一次,迪格勒到一家超级市场推销肥皂,在说了一大推话以后,他只知道超市老板不仅对他的产品感到十分厌恶,而且对他所属的公司也产生了反感。这位老板对他大骂:“你和你的公司统统都给我滚蛋吧!”这是威廉一面埋头收拾自己的工具,一面心平气和地对这位老板说:“我现在知道了,我要把这些产品推销给你是不可能的了。我是一个新手,既然你觉得我把我的产品卖的这么糟糕,那么请你给我一些意见吧。我该怎么做才合适,才会把这些产品推销出去。”

超市老板看到他的态度很诚恳,就开始滔滔不绝地对他说:“你应该说……而不是……”

终于老板把这堆肥皂的优点说了一大串,然后他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最终他接受了威廉的肥皂。

可见倾听是多么重要,哪怕这些倾听是对自己严厉的批评,也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小赵如果度过这个故事,他也许就知道自己笨在哪里了。

如果威廉在超市推销肥皂时不依不饶地用原来的方式纠缠老板,也许老板会派人把这个死心眼的笨蛋扔到大街上。但是聪明的威廉请求老板说出了他的想法,即使这些想法是批评自己的。而小赵希望别人从他的滔滔不绝中凭空产生对产品的需求,所以他的方式没有被顾客所接受。

现代生活紧张繁忙,双赢是人际交往的最终目的—每个人都得到尊重,每个人都可以表达,每个人都获得收益。聪明的做法是,我们先听别人的话,知道别人的需求,然后尽力满足他的愿望,最后达到双赢的结果。

王涛和李军是都是刚参加工作的职员,王涛是性格活泼不拘小节的人,李军则是细心温和的人。刚进入新单位,开始大家都十分喜欢他们,热心的帮助他们俩。但是渐渐的,情况发生了变化。王涛觉得大家都不大爱和自己说话了,而李军似乎没有这种烦恼。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处在平常他与人交往的每一个细节里。

年轻的同事聚在一起闲谈,通常会聊起哪里有什么好吃的饭店。但是不等别人说完,王涛就会迫不及待地突然插话:“哪有什么好吃的啊,我曾经……”或者“对对对,我就吃过……”而李军则会等到同事把话说完,才会很真诚的说:“要怎么坐车去那里呢?”或者“第一次去的话,你有什么好菜推荐……”。

和同事交谈的时候,闲不住的王涛一定同时进行着其他的小动作:看报、修指甲、打哈欠……而李军则会安静地听,时而加以评论,他从来不会在听同事说话时走开去打水。

每个月初单位都要进行一次本月工作方案的讨论,每个职员都是卯足了劲要在讨论会上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别的同事一个提案尚未说完,如果王涛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便立刻站起来发文,这使得正在发言的同事颇为恼火,但又无法指责他的热心和严谨。

在一次讨论会上,同事小莫阐述到一半,王涛发现了他的方案中有一个不严谨的地方,他立刻站起来:“我觉得你这地方根本行不通。”其实大家都已看出这个缺陷,但小莫很恼火自己的阐述被人打断,于是便不客气地反驳了王涛,两个人争执不下,知道同事们劝解才了事。

李军等小莫气冲冲得说完才站起来说。他先是列举了小莫方案的优点并表示了赞同,然后他说:但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你可以再仔细地解释一下吗?如果出现了意外境况,方案可以怎么解决它呢?小莫这才消气,站起来向大家具体解释,解释了一会后,小莫突然一拍脑袋,自己就刚才的缺陷,不会就做出了说明。李军又对小莫的说话。这样,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尽管同事都知道王涛这个人心眼不坏,人很实在,可是大家仍然渐渐不太爱和他聊天,不太乐意跟他讨论方案,不主动要求跟他合作了。相反,李军却很快称为单位向心力很强的核心人物之一。

显然王涛是一个不会与人交往的人,而李军在这方面则要高明得多了。在我们上文中提到的,前者与人争执,希望别人明白自己所说的话是多么的明智与聪明;但是后者借用对方里提到的证据,重复对方的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们会说:“我完全赞成你的看法。”或者“原来你是这么想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后者明确的表示出自己在倾听。人们总是更倾听向于接受一个倾听自己的人。

事实上,即使前者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和建议,他却不会有效表达它们,这些想法和建议也就失去了意义;而后者的聪明并不在于他一定有过人的想法和建议,而在于他能倾听别人的建议,有效得让别人在受到肯定的同事,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两种人无疑都想脱颖而出,但是正确的方法,不在于所有的人都要来听你的想法和建议,而在于你要先倾听别人的想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