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开店赚钱
32108000000119

第119章 如何处置商品存货

存货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确定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使存货总成本最低,从而避免商品过季。保持适当的库存,保证商场(商店)良性运转、轻松赢利,保证顾客想买的时候有相应的货品;最终目的是将商品变成现金,并创造利润。

(一)分析存货过剩的原因

造成存货过剩的原因很多,但基本上都属于人为的因素。下面是存货过剩的主要原因:

(1)对未来市场做出错误的判断,不能获得顾客的认同,就会造成存货积压。

(2)商品的规划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商品组合、款式、规格没能针对市场的需求。

(3)销售能力差。不论是店员的销售能力或者是广告促销的能力,如果不及其他竞争者,市场的萎缩很快就会反映到存货的增加上。

(4)商品品质不能符合顾客要求。有瑕疵的商品,不但不能卖出去,即便销售了也将被顾客退回,成为永远压箱底的存货。

(二)明确存货失调的后果

如果没有控制好存货而造成存货失调的话,很可能会出现以下后果:

(1)造成机会损失,增加资金利息负担。

(2)增加商品整理、包装、运输费用。

(3)增加仓储设备购置及设备折旧费用。

(4)商品品质恶化,商品过时,不再有竞争力或销售的价值。

(5)增加处理存货的困扰。

(6)增加商品仓储、折旧、租赁、水电费用。

(7)减少商品销售与创造高毛利的机会。

(8)对品牌形象有负面影响。

(三)有效控制存货的方法

1.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

假定商场(商店)每日正常出库量为120件,即日最低安全库存量为160件,如果商场(商店)经验是每6天向供货商订一次货,而路途运输时间是7天,那么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数应该是:120×(6+7)+160=1720件,公式是:日销量平均数×(订单间隔天数+运输途中天数)+日最低安全库存量=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数。有了这个合理的正常库存控制数,双方就能做到心中有底,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标准的参考数,具体情况还应考虑。

如遇“五一”节、国庆节等长假,必须考虑节假日的促销情况,情况好的话可能是正常的日销量的2-3倍,所以节前要做好充分的库存准备。若在某一时间段厂家有订货优惠政策时,一般可考虑多订一点货,虽然超出了正常的库存数,但属力所能及的范围可以多订,同时要留有余地,不能贪多,以免因政策或市场有变动造成积压。

2.ABC分类库存管理法

当然不是所有的库存商品的比重和管理方法都相同。根据2:8管理法则,一般规律是:仅占销量20%的商品,却占了销售利润的80%,我们把这类商品命名为A类商品;占销量的40%~60%的商品,销售利润占15%,我们把这类商品命名为B类商品;而占销量的30%~40%的商品,销售利润却只占5%,我们把这类商品命名为C类商品。

虽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情况并不一定像上述的比例,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参考这种方法将商品进行ABC分类库存管理,在进货资金的倾斜、库存商品的数量、库存商品的摆放上,A类商品应摆放在进出最方便的地方等。

下面再提供一些能有效控制存货的策略:

(1)确定存货处理政策。当存货产生的时候,应有明确的存货处理政策,告诉店员多久之内、要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渠道把存货处理完毕。

(2)找出造成存货增加的原因并加以预防及改善。较常用且简便的方法为“鱼骨图”或称“要因分析图”,它能帮助我们像抽丝剥茧一样把造成存货增加的原因找出来。

(3)加强商品的规划能力。明确商品在市场上的定位,对目标市场的需要有充分的认知及数据的支持,才能规划出满足市场需要的商品。

(4)提升销售能力,销售能力的提升有赖于不断地学习与训练。

(5)存货分类管理。存货分类管理做得愈好,对存货的出清消化愈有帮助。如按品质可分为可售品、瑕疵品、报废品;按销售记录可分为畅销品、滞销品、一般商品等。

(四)管理库存商品的方法

做好商品库存管理要有正确的存货数据,首先要有正确的出入货记录,库存才有正确的反映。因此,每次公司返货都要将来货进行确认以确保电脑数据无误,而当店铺发展到不止一家的时候,出入货数据就更难掌握,这时应用存货账方法记账。

(1)开账,用一次实盘数作为存货账的起始数据;

(2)收集并整理好所有单据(公司出货单、转货凭证、销售数据、盘点表等);

(3)记账,使用三栏式账页;

(4)将进货记入收货栏,将销售记入发出栏,将非销售出货记入收货栏(用红笔写);

(5)充分使用摘要,注明每一笔数据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