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02

第2章 训练热情下降的起因

某连战士小李,每月都被班排推荐为“争当优秀士兵积极分子”,平时学习认真,工作积极主动,训练刻苦努力,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深得连队干部的信任。突然有一天接到家里的电话,说爷爷因年老病逝。小李从小是被爷爷抚养长大,如今却因部队在外演习,任务繁重,回不了家,尽不了孝道,变得心事重重,训练热情明显下降。

解析

从小李从前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不错的战士,然而由于亲人的去世而使得心理受挫,受挫后情绪低落,处于“应激”状态,训练热情明显下降。说明这个应激事件对他的影响比较大,造成了心理偏差,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容易出现问题。心理应激是指一个人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刺激时的紧急应对状态,往往会有情绪上的反应,例如:愤怒、焦虑、怨恨、内疚、自责、悲伤、绝望等消极状态。当小李得知从小抚养自己长大的爷爷病逝后,心里产生了强烈的自责和内疚,认为自己不能在爷爷身边伺候他,没有尽孝道,因而变得心事重重,训练受到影响。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一旦有消极情绪,应当学会宣泄,而不是压抑。可以说,宣泄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调节方法。那么如何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呢?

1.自我排解。痛哭一场,哭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不愉快情绪的直接外在流露,也是释放情绪的良方。哭过之后人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心情会随之变好。我们有句古话“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对的。研究表明,当人情绪激动或严重受挫情绪低落时,眼泪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份,如果强忍着,势必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听听抒情的音乐,看一场好看的电影,将自己的感受写成日记或文章,或者作一次剧烈的运动,都有可能给低落消极的情绪产生影响。

2.求助于身边信任的战友老乡或者心理咨询人员。个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当有什么难以应付的事情时,不要暗自忧伤,而要学会向亲人、朋友倾诉,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和劝导。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痛苦、解除焦虑,使得不愉快地心境得到缓解和调整。但是一定要选择比较信任的、有一定见识的人作为倾诉的对象。现在部队的心理卫生工作开展的很好,基层部队每年也都派人在高校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以备部队出现心理问题时之用。所以当需要时,可以向领导提出向有心理学知识的人员求助的请求,相信领导会酌情考虑的。

3.用亲人的嘱托来激励战士本人。绝大多数战士的家人亲属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部队好好工作,他们宁可自己吃苦受累,一般都不愿意影响到孩子在部队的生活的。作为小李的爷爷,在他入伍前一定也希望他能在部队好好干,取得良好的成绩的。所以可以想办法让他回想爷爷当初给他的期望,让他重新点燃自己的训练热情。

4.部队领导要多关心有重大应激事件的战士。用集体的温暖来补偿他失去亲人的痛苦,并帮助战士解除后顾之忧。耐心细致地做好战士的情绪缓解和心理疏导工作,一方面教育战士要能面对挫折,另一方面要让他理解战士的职责就是“舍小家为大家”,“保家卫国”才是战士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