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走出心灵误区——战士心理问题
32157800000099

第99章 由活泼开朗到沉默寡言的变化

张某,男,19岁,修理营战士,因近期沉默寡言,时而情绪烦燥,对工作缺乏兴趣来咨询。

该同志于2004年11月从外单位调入连队时,工作积极主动,上进心强,性格外向,喜欢哼唱一些流行歌曲。但近段时间变得沉默寡言,时有烦燥情绪和对工作的软抵抗态度。同事反映,其母亲身患疾病,常年抱病在床,父亲迫于生计,在外做生意,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家中尚有一个弟弟上初中,但当时家中情况比较稳定,其本人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工作标准高,为人正派老实,考虑到连队实际情况,调其到连部担任通信员。2004年12月下旬,通过观察和思想骨干汇报,发现张某工作多次分神,变得沉默寡言。连队指导员立即找其谈心了解,原来,张某母亲近来病情加重,父亲不能赶回家中,作为家中长子,不能为母亲尽孝心,思想包袱非常重,极大地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解析

小张因为近期重大的家庭事件应激导致短期的情绪情感的反应,这是一种常见的应激反应案例。心理应激是指一个人在突发事件和意外刺激时所处的紧张状态。表现为情绪抑郁、焦虑、愤怒、敌对、内疚、自责、对工作失去兴趣、失助、自怜等。在应激状态下人们的反应表现为三个明显的阶段: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从开始可能出现对应激事件的否认、拒绝到与之对抗以图消除应激事件再到最终的接受而出现情绪和身体反应。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自我成就动机不强,作为一名军人自我成就动机应以国家、民族、军队发展和广大人民利益和实现为最终的奋斗目的,应该明确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行大孝方能实现行小孝,不能以行小孝即行床前之孝而影响自己工作。2、意志不坚强,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自己行为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如果意志力坚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坚忍不拔、坚定不移的向既定的目标努力。3、归因模式的偏差,归因模式指在个体在对事件进行评价时,利用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的事件因果的解释方式。归因模式往往带有某种倾向性,当在应激事件出现后有的人习惯于将问题的原因指向自己,从而形成一切都是自己错的这一思维定势,从而自责自罪。

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社会支持,通过组织尽可能解决他家庭问题,并通过其家庭,请其父母给予开导,加强与家人间的相互沟通,让其感受到只有自己努力工作才是最好的孝敬父母,克服自罪自责心理。使他深深地感到了来自集体、社会的温暖和领导的关心。2、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明白自己个性品质的缺点,认识培养坚强意志力的重要性,在对应激事件归因中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环境因素对事件的作用。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3、树立高的成就动机,树立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