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32324600000002

第2章 调查研究(1)

综合经济

多措并举 积极应对 促进外向型经济止跌回升——关于金融危机影响下宁夏外向型企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外向型企业是宁夏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宁夏经济发展贡献的份额不可忽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宁夏外贸出口影响极大,尤其是外向型企业受损严重,直接拖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为此,我们专题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金融危机影响下宁夏外向型企业的发展状况

近年来,宁夏大力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着力培育外向型企业,积极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阿拉伯等国家建立友好贸易合作伙伴关系,对外贸易得到飞跃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0年的4.43亿美元猛增到2007年的15.85亿美元,2008年实现18.4亿美元,对社会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1.67%,成为推动宁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从2008年8月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宁夏经济一夜之间遭受重创,尤其是外贸经济增幅急转下行。从2008年四季度开始,全区月度出口金额和增速逐月大幅下降,10~12月份出口分别完成1.1亿美元、7582万美元、7406万美元,分别下降14.6%、38.7%、30.8%。今年一季度,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22132万美元,同比下降45.7%。其中:出口14907万美元,下降45.2%;进口7225万美元,下降46.8%;实际使用外商投资946万美元,同比下降32.2%。1~6月份,进出口总额5.05亿美元,继续大幅下降,同比下降46.1%,高出全国2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下降48%。具体产业产品上,随着国际生产原料硅石、钢屑、兰碳价格及劳动成本大幅度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全球钢产量和金属镁产量大幅缩减,国内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大幅度回落,钢材、电解铝、铁合金、焦炭、PVC等价格下降超过30%,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受国际国内市场严重低迷的大气候影响,宁夏外贸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冲击,铁合金、电解铝、金属镁、电石等高耗能产品价格甚至出现“腰斩”。与2008年高峰时价格相比,多数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超过50%,已经是无利或微亏经营,尤其是电解铝、焦炭和PVC行业亏损较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和羊绒制品出口有升有降,扩大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大部分生产企业在亏损边缘徘徊,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不惜亏损,价格越报越低,前期囤货的中间商也迫于资金压力和对后市的迷茫降价抛货,这种竞争日趋严重,致使宁夏大多数高载能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其中铁合金和电石生产企业多数被迫停产,进出口量持续下滑。外向型企业的空前艰难,成为制约宁夏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为有效遏制金融危机对宁夏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从2008年10月以来,自治区全力用足用好国家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和其他相关政策措施的同时,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工业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如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贴息贷款,减免或减缓税收,制订石化、冶金、轻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升级改造规划及方案等。经过上上下下的不懈努力,全区工业急剧滑坡的态势得到扭转,煤炭、建筑等行业在全球全国经济不景气的大气候下,实现明显盈利,对外贸易下降幅度得到抑制,经济开始明显回升,有效地提振了企业和社会的信心。1~6月,全区对印度、美国等部分主要国家出口环比大幅增长;少部分重点出口商品也保持增长态势,其中红霉素、泰勒菌素、羊绒纱线、羊绒衫出口保持增长态势。但从目前仍然处于严重低迷的国际市场形势看,外贸出口对宁夏整体经济的影响依然很大。三季度外贸出口可能有所缓解,但不足以改变全年负增长走势。

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很显然,外需紧缩、国际市场不振是造成宁夏外向型企业遭受重创的重要原因,这也充分暴露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

(一)工业结构不合理,外向型企业的国际市场拓展能力不足

宁夏工业结构是以煤炭、电力、冶金、石化等为主体的重型化产业结构,重工业占全区工业的80%以上,高耗能工业占工业的55.4%,并且在产业链低端形成了很强的相互依存关系,主要属资源初级开发和粗加工型结构,此类外向型企业的占比也在60%以上。宁夏外向型企业产品大多是依靠能源优势的原材料类产品及投资类产品,大多数工业企业经营粗放,终端精细产品不多,产业和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较低,产品缺乏差异化,高能耗、高排放的劣势明显,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冶金、有色、机电、石化等行业的困难较大,市场抗压和拓展能力不强,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容易受到直接挤压。

(二)企业融资困难,科技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一方面宁夏外向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资金挤占严重,周转不足,融资渠道有限。据自治区商务厅对66家进出口企业问卷调查显示,有10%的企业靠民间借贷,20%的企业没有融资渠道,完全依靠自筹资金。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虽然采取了较为宽松的金融政策,但各金融机构注重风险控制,放贷谨慎,企业贷款依然较难,而宁夏工业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资金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宁夏外向型企业的科研开发能力普遍不足,一些外向型企业行业技术门槛低,相当一部分企业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将大部分资金主要用在生产经营上,对技术创新、工作人员技术培训投入不足。受区域环境、工作待遇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外流,企业缺乏行业高级技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管理人才,创新团队优势不突出。企业生产技术在同行业不能领先一步,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极少,没有研发出足以支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成果,而且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能力也不强,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后劲严重不足,裹住了企业拓展国际国内市场的脚力。

(三)国际市场持续不振,外向型企业发展形势严峻

当前,虽然世界各国出台的大规模经济救援刺激计划正发挥积极作用,国际金融危机得到有效遏制,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显现复苏迹象,全球经济基本结束了前期加速下滑的势头,进入由衰退走向复苏的转折阶段,但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决定了本轮经济复苏将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国际市场需求在短时期内无法提振。宁夏虽然在税收等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只是治标,外向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占宁夏55%出口市场份额的美国、欧盟和日本,经济已陷入深度衰退,扩大出口的难度日益明显;开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受日本“毒饺子”、三鹿奶粉等产品质量事件的影响,以及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出口面临更加不利的环境;受国际汽车制造业大面积减产和美欧提高轮胎检测标准的影响,轮胎出口可能遭受重创;受世界钢铁业不景气、主要出口市场库存大、国际市场观望气氛浓等因素影响,硅铁、碳素及制品出口合同明显减少;受下游产业增长乏力等因素影响,装备制造业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明显。二是为确保地区经济增长,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均陆续出台了促进出口增长和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将导致对出口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越来越大,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措施也将增加,将对宁夏“二高一资”出口产品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贸易摩擦形势对宁夏出口的影响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