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列子原来这样说
32367200000032

第32章 胜有忧色

“原典”

赵襄子使新稚穆子攻翟,胜之,取左人、中人,使遽人来谒之。襄子方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夫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而不终朝,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施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哉!”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者所以为昌也,喜者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者也;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卒取亡焉,不达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为能持胜。”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故善持胜者以强为弱。

——《说符》

“古句新解”

赵襄子派新稚穆子攻打翟人。新稚穆子取得了大胜,一个早上就攻下了左人、中人两个城池,派人回去向赵襄子报喜。赵襄子正在吃饭,听了消息之后不但不显得高兴,反而面有忧色。左右的人感到很奇怪,开口问道:“打了胜仗,这是高兴的事,特别是一个早上攻下了两个城池,更是令人兴奋。君主为什么不高兴呢?”赵襄子叹了一口气说:“世上的事情瞬息万变,实在太快了!江河之水如此之大,一涨一落,三天一变。暴风骤雨如此之猛,时不过晨,三刻便停。日当中天,不过须臾;翟人失城,不过一朝。我们赵氏本来也没有积下多少仁德,居然一个早上能攻下两个城池。那么有谁能知,赵国之亡又在何时呢?想到这些,怎能不使人担忧?”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赵家一定会昌盛的!”子贡不明其中的道理,问道:“赵襄子说赵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灭亡了,先生却说赵家一定会昌盛的。为什么你们二位的结论如此对立呢?”孔子回答说:“这就是你的无知了。我之所以说赵家一定会昌盛,正是因为赵襄子担心自己的国家会灭亡。世上的道理就是这样:担心自己国家会灭亡的,一定不会灭亡;忘记自己国家会灭亡的,一定会灭亡。因为担心自己国家会灭亡的,一定会勤政爱民,奋发图强,所以不会灭亡;忘记自己国家会灭亡的,往往会贪图安逸,疏理政事,所以会灭亡。因此说取得胜利不是难事,难的是保持胜利。贤明的君主以不忘国亡来保持胜利,所以能够长久持国,传及子孙。像齐、楚、吴、越这些大国都取得过胜利,然而胜后骄奢,忘却国危,终将会亡,这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保持胜利的道理呀!只有遵循治国之道的君主才能保持胜利。”不仅贤明的君王如此,而且那些智慧的先哲们都在遵循着持胜不败的道理:孔子的力量能打开关闭的国门,然而却不肯宣扬自己的力大;墨子守城,击败了公输般的进攻,公输般服输了,可墨子却不肯承认自己善于用兵。这些善于保持胜利的人们,都以自己的强项为弱项。正因为以自己的强项为弱项,所以才能谨慎地使用这些强项,使其永远保持优势。

在道家看来,一切事物都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着:强大转化为弱小,弱小转化为强大;胜利转化为失败,失败转化为胜利;兴盛转化为衰亡,衰亡转化为兴盛;吉祥转化为灾祸,灾祸转化为吉祥。不过社会和人事与自然界的情况不完全一样,有人的因素在其中起作用。一种人虽然强大而不自以为大,小心从事,循道而行,永远把自己置于弱小的地位,所以不会向弱小转化。另一种人,自以为强大,骄而忘形,目空一切,忘危放纵,背道而行,所以势必由兴盛走向衰亡。故事中的孔子正是依据这一道理,判定赵襄子一定不会灭亡,因为赵襄子正视自己的弱点,不自矜、不自大,在胜利面前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这个故事说明了两个道理:其一是居安思危是避危处安的前提;其二是人之所行是预测来事的依据。居安思危之所以能避危处安,其道理孔子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主要原因在于,安危与人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勤奋努力是保持安稳的前提,贪图享乐是引来灾祸的缘由。居安思危则促使人们奋斗不息,所以会保持安稳;居安忘危则诱使人们懒惰享乐,所以会招致灾祸。人之所行之所以能彰显来事,孔子没有讲,但他的分析表明了这一点。他对赵氏的前景做出了预见,认为一定会昌盛。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前提有两个:其一是赵襄子的言行;其二是这种言行可能引出结果的道理。言行表明赵襄子居安思危;道理是思危则勤奋,勤奋则昌盛。在列子看来,赵襄子居安思危是一种智慧,因为这使他在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孔子预言赵氏昌盛更是智慧,因为他不但预见了来事,而且展示了这一预见之所以成立的依据,将赵氏在实践中可能取得的成功提高到了理论的高度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