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114

第114章 世界那么大

淳于琼呵呵大笑起来,道:“哈哈哈,公仁兄会去报官,实在是笑死我了。公仁兄如果会去报官,那么公仁兄就不是公仁兄了。”

董昭无奈地点点头,道:“在先生面前,真是什么都瞒不住啊。”

淳于琼继续道:“公仁兄,我想我刚才所说,十之八九就是公仁兄所想吧。”

董昭吃了一惊,马上反应过来,道:“先生开玩笑了啊。”

淳于琼呵呵笑道:“公仁兄可知我为何要来拜见公仁兄吗?”

董昭疑惑道:“还请先生告之。”

淳于琼认真道:“公人兄、公义兄,小弟准备用三十年的时间,勘定天下,然后用二十年时间休养生息,最后用二十年的世界,一路向西。所以,小弟之所以来拜见两位兄长,就是请两位兄长来帮我,早日实现这一夙愿。”

董昭正准备说什么,淳于琼摆摆手,道:“兄长不要急着说话,先请看一样东西,然后再回复我,如果看了这样东西,两位兄长还不认可小弟,小弟转身就此别过,永生再不向两位兄长提起此事。”

董昭点头,道:“好,请先生出示。”

淳于琼向典韦点了点头,只见典韦从怀中拿出一个羊皮袋子,从袋子里拿出一块地图,和程秉将地图在董昭和董访面前展开。

淳于琼向董昭和董访道:“两位兄长,请咨询看看这幅地图。”

这幅地图是淳于琼根据前世自己对于整个世界的记忆,结合东汉末年的具体态势,所画的一幅地图,他画这幅地图,当时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朋友他的小弟们的眼界和视野,让他们知道世界有多大,需要他们更加努力的去征服。

今天,淳于琼来见董昭,他没有把握一定能够说服董昭跟随自己,毕竟从历史上来看,董昭可是投靠过袁绍、张扬后,才最后投靠的曹操的,由此可见,董昭不一定如陈宫和程昱一样,将老百姓放在自己的心上。但是从董昭乃是曹丕称帝的急先锋、魏国的开国功臣来讲,董昭其一定有野心。所以,淳于琼决定带上这幅地图,让董昭的野心不仅仅停留在一家以国,而是在整个世界。

董昭和董访站了起来,走近地图看了起来,他们是越看心里越惊叹。

半响过后,董昭对淳于琼道:“先生,在这幅地图上,我大汉居然只占有如此一块地方啊,这是真的吗?”

淳于琼站起来,走到地图上,道:“公仁兄,请仔细看看大汉目前的位置,和你所了解是否一致?”

董昭道:“先生,我刚才细细看来大汉的位置,确实和我所了解一模一样。”

淳于琼点点头,道:“公仁兄,这就是我花费了八年时间,到处找寻资料,所绘的一幅世界地图。我可以向两位兄长保证,这幅世界地图,一定是真实的,没有任何虚构的成分所在。虽然这幅世界地图有些地方不是很准确,但是,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八九不离十。”

董昭感叹道:“先生所言,我们兄弟自然相信。只是我们原以为世界就是大汉,大汉就是整个世界啊,现在看了这幅地图,才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多幼稚啊。”

淳于琼笑道:“公仁兄的感叹,我曾经在第一次知道世界有这么大的时候,我也有过,我觉得自己就是在坐井观天啊!”

董昭拍掌叫好道:“先生就是大才,一句简简单单的坐井观天就将我的想法表述的如此清楚,实在是不得不佩服啊。”

淳于琼笑道:“兄长过讲了。据我的了解,这个世界上不仅只有我们大汉存在,在这里,据说有全身漆黑的人存在,在这里据说有金发碧眼的人存在,这里,据说他们的女人都穿着长袍,只露出两只眼睛。”淳于琼边指着地图边说。

董访疑惑地道:“先生,真的有全身漆黑和金发碧眼的人吗,那不是妖怪吗?”

淳于琼笑道:“公义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至于金发碧眼的人,原班超出使西域,回来的时候就有过说明,可见不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的。”

董昭点点头,道:“先生说得很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见过,所以我们想都想不到,但是一旦我们见过了,了解了其特性,其实也就是寻常之物而已。”

淳于琼笑道:“公仁兄说得很对,这个世界,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只要我们把这些规律掌握住了,那么这些东西一点都不奇怪,而且可以为我们所用。”

董昭对淳于琼佩服道:“先生大才,句句是至理啊,真的是让我佩服不已啊。”

淳于琼拉着董昭和董访,指着地图道:“公仁兄,这个世界那么大,但是我们华夏民族所占之地却不多,你们看看,一旦北边、西边、南边有外族入侵,我们才如此小的地方,如何能够与他们抗衡,再加上我们自己如果长时间的内战,那么说不定在内忧外患之下,我华夏民族再也没有立足之地啊,恐怕离灭族都不远了啊。”

董昭听了,一脸的担忧。自从西汉名将陈汤大声喊出:“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后,整个大汉都生活在一种强烈的自信和自爱当中,自然董昭也不例外。

淳于琼继续道:“公仁兄、公义兄,这也是我要站起来,带领大家早日结束即将来临的乱世的原因,只有早日结束乱世,做到国富民安,那么我们次啊可以集中精力向北、向西、向南,甚至是向东穿过大海,到达彼岸,为我大汉夺取更多的土地和财富。”

听着淳于琼的话,董昭和董访连连点头。

淳于琼道:“公仁兄、公义兄,我们大汉为什么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席卷大汉的叛乱,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只有一条,那就是老百姓无立锥之地导致的,我大汉的老百姓可谓是这个世界上最勤劳朴实的老百姓,但凡他们有口饭吃,有件衣服穿,那么他们一定不会起来造反。但是,他们无立锥之地,何来饭吃,何来衣穿,何来安居乐业。但是,你们看我大汉外面,还有多少土地被异族占领。我想,只要我们能以最快的时间结束乱世,然后用一定的时间休养生息,那么之后,我们全力对外,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为我华夏民族拓展千里、乃至万里的疆土,为我华夏万民找寻新的生存之地,这样一来,再也不用担心我大汉百姓没有足够的土地养育我大汉万民。”

董昭和董访一脸佩服地道:“先生目光之长远,我们实在是佩服得很啊。”

淳于琼继续笑道:“公仁兄、公义兄,世界那么大,两位难道不想去看看吗?”

董昭和董访互相对视了一眼,两人向淳于琼一鞠躬道:“主公在上,请受我们兄弟一拜。”

淳于琼一把握着两人的手,道:“我得两位,就如高祖得萧何啊,实在是我淳于琼之福啊,以后还请两位先生多多助我,让我早日引兵征伐异族。”

董昭和董访笑道:“主公之命,敢不效死。”

淳于琼笑道:“两位兄长,各位兄弟,我不要你们死,我要你们活得好好的,和我一起为我华夏民族开疆扩土,远征域外;我要你们活得好好的,看我华夏百姓安家乐业,幸福安康;我要你们活得好好的,看我华夏国际国富民强、繁荣昌盛。”

董昭、典韦等对淳于琼道:“谢主公(老大),我们至死不渝。”

淳于琼笑道:“各位,请坐,我们坐下聊。”

董昭和董访坐回自己的位置,典韦则和程秉收起地图,坐回自己的座位上。

淳于琼对董昭道:“公仁兄,据说你将就任瘿陶长?”

董昭站起来回答道:“主公,再不可与我们兄弟称兄道弟了,这与礼不合。”

淳于琼笑道:“公仁兄,礼数自在人心,我们在正式场合就以主臣相称,在私下里以兄弟相称,这个你不要和我争了,就这么定了,些许虚礼,我们都不要太当真。”

董昭只好点头,道:“我济阴董家与河间董家原本为一家,后来我曾祖父一脉因到济阴做官,后来就落脚于此,但是我济阴董家一直和河间董家联系密切,自八年前,皇帝登基后,其母被封为孝仁皇后,董重为五官中郎将,河间董家就成了皇亲国戚,我父亲年前托董重为我举为孝廉,而且董重答应我父亲,让我担任瘿陶长,只是还是传言,没有正式任命。”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我想请公仁你到青州任职,不知可否?我已经决定,年后亲赴洛阳,通过一些手段让陈公台、程仲德亦到青州任职。”

董昭想了想,道:“主公难道是准备将青州作为自己未来的基业之地。”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正是,我准备将青州作为我的根据地,然后等乱世来临后,顺势而起,逐渐蚕食兖州、徐州、冀州。”

董昭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自当听从,请主公放心,我这就请董重为我谋划,争取拿到一个县令的职位。”

淳于琼将自己腰上的宝剑取下,道:“公仁兄,要去求人,没有好的礼物可是不行,这里有一把宝剑,你拿去送给董重,相信,董重收到了这把宝剑,一定会帮你的。”

董昭连忙摆手道:“主公,此乃你的配剑,我怎可将其送人啊?”

淳于琼笑道:“公仁,你不要推辞,且不说此类宝剑,我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更何况是为了我们日后大业,那么这些身外之物,没有什么不能舍弃的。”

董昭听了,接过宝剑,抽开一看,吃了一惊,道:“主公,此把宝剑应该是精钢打造,实乃极品啊,即使是万金也难求啊,送给董重实在是暴殄天物啊。”

淳于琼笑道:“公仁,此剑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百练精钢打造而已,算不得什么特别,以后你到了青州,你自然会知道像这样的精钢打造的兵器,我们要多少有多少。”

董昭和董访听了,还是有些不信。

程秉道:“两位兄长不要不信啊,此种冶炼锻造之法,全部都是主公所创。”

董昭和董访听了,满脸愕然,实在是太吃惊了。

董昭道:“既然如此,那么我就不推辞了。”

淳于琼笑道:“那我就等待公仁兄的佳信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