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084

第84章 淳于论政

一炷香之后,华歆等才逐渐地从思考中清醒过来。

邴原向淳于琼一拱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请问贤弟,这四句如何理解?”

听了邴原的问话,不仅华歆等三人来了兴致,就连典韦等少年,也转过头,朝淳于琼看过来。

淳于琼,想了想,道:“这四句话,每个人听了,有每个人的理解,我只说说自己的理解,还请各位指点一二啊。

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是天地生生不息,生化万物,是即天地的心意。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天地无心而成化。因为天地生化万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并非有意生出这样一个大千世界。所以是无心而成化。无心而有心,以生物为心,这是人们对天地生生之德的亲切理会,通过人的理会指点,天地生化万物的心便显立了。

为生民立命:命有理命和气命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的命都不可以伤害,不可以废弃,必须有以安立。儒家圣贤开显的安身立命之道,正是为了生民。有了这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却能潜移默化,加上伦常政教的设施,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而得以护持生命,贞定活路,这就是为生民立命了。

为往圣继绝学:儒家圣人之学,自秦以下,而两汉,几百年来,一直未能善续先秦儒家的学脉。无论生命之光,活哲学之慧,都开显不出来。尤其边关所在,我汉人的文化生命萎缩堕落极致。到现在,普天下找不出一个像孔子、孟子一样的师表,所谓学绝道丧,实未过甚其辞。所以,我辈自应该接过思想的领导权,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儒家以内圣为本质,以外王表功能。功能之大者,便是开出太平盛世。而且不只是一时,而是千年万世开太平。太平二字与太和一样,乃是儒家学术中最渊懿庄穆德观念。但是,就这千年来看,儒家虽然具有开万世太平的宏愿,也能在道的层次上讲论天下为公的仁政王道,但是就其体制上则只能成就了治道,而并未能开出政道。如今,我辈当应该齐心协力,开创政治上的太平轨道,然后满足开物成务,利用厚生的要求,配合儒家礼乐教化以及太平太和的理念,的确将为人类世界开创无疆的休美。

小弟的理解就是这么多,总之,让天下万物和谐共处,让天下万民富足快乐!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听了淳于琼的长篇大论,大家又是一番沉默,显然淳于琼话语中很多的词语,典韦等几个还好,有些接触,而且经常听到淳于琼口中创造出新的词汇,已经习惯,但是华歆等几人,则对于淳于琼所说的很多词语并不是很是了解,于是在慢慢地体味和思考中。

又是一炷香的时间,最先清醒过来的管宁站起身,向淳于琼一鞠躬,道:“先生之言,让管宁醍醐灌顶啊,今日得遇先生,真是我管宁的福气啊,管宁以后定当担起自己的责任来。以后,还请先生多多教我。”

淳于琼忙回礼道:“幼安兄,小弟只是胡言乱语,当不得兄长如此重视啊。”

管宁摇摇手道:“先生大才,我不及也,以后我管宁定当追随先生,协助先生为实现这个宏大的目标而努力。”

淳于琼听了,忙站起来,高兴地道:“幼安兄客气了,能得幼安兄的帮助,一定能够让小弟早日完成心中所愿。”

管宁继续道:“先生在上,不可再与管宁称兄道弟了。管宁实在是担待不起啊。”

淳于琼正准备继续劝说一下管宁,只见邴原也站起来,向淳于琼一拜道:“幼安说的对,先生乃大才,我能能得先生此次教诲,才知道我辈的人生之意义,才明白我辈努力之方向。”

华歆也站起来,向淳于琼一拜道:“想我们每日只知道习文练武,却一直迷茫不知所终,今日能得先生教诲,我等日后定当额外努力,为实现先生所提出的宏大目标去努力,才不枉我辈在人间走一圈啊。”

氏仪也站起来,向淳于琼一拜道:“几位兄长将我要讲的话给讲完了,小弟只能在先生面前表态,自此之后,小弟做任何事情,定当以此四点为准则。”

听了氏仪的话,淳于琼等都笑了起来。

淳于琼请大家继续,然后叫过典韦几人,互相又是一番介绍和认识。

淳于琼道:“各位,这四句话,说起来简单,但是真的要做起来,不是靠某一个人,某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靠一代代所有对我汉人、对历史、对未来有责任感的,愿意付出汗水,甚至是鲜血,乃至是生命的同仁们一起去努力,才有可能实现。”

在座的都是少年、青年中的佼佼者,听淳于琼如此一说,都很是明白,于是都很认同地点头,表示同意。

淳于琼看了大家一眼,继续道:“要实现这个宏大的目标,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政治清明,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朝堂上,宦官专权,为非作歹,不断挑起党锢之祸,残害清正廉明之士,导致朝堂混乱,民不聊生,老百姓生活困苦。不是我淳于琼危言耸听,我可以说,不出十年,一个不好,我朝就会陷入大****当中,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群雄争霸,战争频繁。”

大家还是第一次听到淳于琼这样的论调,都吓了一跳,感觉很是不可思议。

刘琰开口,道:“先生,不会这么严重吧,朝中以前也发生过党锢之祸,这次虽然比起上次更加巨大一些,但是应该不会那么严重吧。”

其他人也是一脸疑惑不解地看着淳于琼。

淳于琼笑了笑,叹气道:“哎,我之所以如此悲观,是因为这两次党锢之祸,对朝堂来说,将前代几百年打下的政治优势全部给损耗得所剩无几了。我虽然离庙堂之远,但是也时常打听朝堂的消息,也和康成先生经常聊起朝堂的事情啊。你们看看两次党锢之祸前的朝堂,基本上是清流之士、外戚、宦官、世家大族四角定力,而且清流之士还占据主要地位,掌握着朝廷及地方的主要权力、甚至天下言论风向。你们再看看现如今的朝堂,清流之士基本上所剩无几,外戚、宦官、世家大族只顾争权夺利,那里去管普通老百姓的死活啊。随着世家大族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掌控的资源越来越多,那么他们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随之产生的野心也会越来越大。再加上,只要老百姓活得越来越困难,到时候一场自然灾害下来,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只要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将会是一场由下而上的大****啊。你们难道不闻秦末陈胜吴广发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吗?”

听了淳于琼的分析,在坐的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惧和危机中,半响做不得声。

淳于琼继续道:“各位,当下一位陈胜吴广出现的时候,朝廷能够如何办?”

大家想了想,崔琰道:“当然是派兵镇压了。”

淳于琼笑了笑,道:“崔琰说的没错,只有派兵镇压,但是兵从哪里来,兵可以征召,那么将从哪里来,不要说就是朝堂中的宦官、外戚领兵打仗啊,他们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如何能够敌兵打仗?就算勉强带兵上了战场,我估计也是败多胜少啊。你们也不看好这些宦官和外戚领兵打仗吧。”

淳于琼看了看大家,听了下来。

大家在淳于琼看他的时候,都认同地点了点头。

淳于琼继续道:“既然宦官、外戚没有能力为将,而朝中的有能力为将,能带领军队打胜仗的,那么就只有清流之士和世家大族了。但是,大家不要忘记清流之士都已经杀的被杀,驱逐出朝廷的被驱逐,禁锢到地方的被禁锢,朝廷中哪里还有人可为将啊,就算是重新启用可用之人,一方面他们对朝廷大局已经不是很是了解了,毕竟离庙堂很远了,不了解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不能够轻易取胜,另一方面,大家觉得宦官、外戚、世家大族会让这些清流之辈再次掌握朝廷大权吗,他们在这些人镇压叛乱的过程中,不暗地里找麻烦、穿小鞋,就算是很不错了。那么剩下只有世家大族了,在坐的很多人都是世家大族出生,大家都知道世家大族掌握着多大的能量,名声、人才、人口、粮米、钱财、兵器等等,哪一样没有?哪一样需要过多的准备?一旦他们镇压了叛乱,那么他们不仅掌握了关乎民生的东西,还掌握着关系国家生死的军队。而且在谁能保证他们在用朝廷的粮米招募士兵,养活士兵的时候,就一定在为朝廷考虑,为国家考虑,为老百姓考虑呢?说不定他们进行的宣传就是在贬低朝廷,抬高自己,收获大大的名声啊。权力就是把杀人不见血的刀,一旦军队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上,加上他们已经有的人口、人才、粮米、钱财、兵器等等,再加上已经有了铺天的名声,后果如何啊,大家可以考虑考虑。”

淳于琼说完,喝了一口酒,停了下来。

性格有些急躁的管宁道:“先生,请您说说后果吧。”

淳于琼点了点头,道:“后果就是几方面,一方面世家大族中不排除有野心之辈,会佣兵自重;另一方面,一旦世家大族掌握的权力过多,那么他们和宦官、外戚的争权夺利将会愈演愈烈,朝廷将会更加混乱不堪,老百姓的日子将会更加难熬;第三方面,最可怕的是因为叛乱波及面积过广,朝廷无力平叛,从而目光短浅,允许州郡自行招募军队进行叛乱,这样一来,我大汉朝就真的进入万劫不复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