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淳于三国
3255100000085

第85章 淳于说策

淳于琼停了一会,继续道:“为什么是万劫不复的地步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州郡都可以自主招兵的时候,兵招起来容易,但是等战争胜利了,叛乱镇压下去了,要让这些兵将再放下手中的刀剑,再拿起锄头种地,你们觉得他们会愿意吗?在后面支持他们的官员、世家大族会愿意吗?”

出生清河大家族崔家的崔琰最适了解大家族的处事风格,他很不情愿地回答道:“不愿意。”

淳于琼看了看崔琰,笑了笑道:“我淳于家也算是世家大族之一,不是我说得不好听,真的不会愿意的,在世家大族眼中,家族才是排第一的。”

崔琰、刘琰、氏仪、赵云等几个出生世家大族的都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们的点头在其他几个没有经历世家大族的人心里不由得一凉。

淳于琼继续道:“当这些不愿意放弃军队的官员和世家大族和不愿意放下刀剑的兵将一结合,那么这些官员和世家大族手上就有了强大的实力,做起事情,说起话来就更加硬气了。兵将养在手中,不可能白养,当有一天发现朝廷空虚的,再也没有权威或者是能力威慑这些有兵又将、有人有粮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想活得更大的权利,获得更多的地盘,获得更多的人口,获得更多的财富,自然就会去到处攻伐,你们不见周天子失去威仪和实力后,春秋战国八百年无义战就此产生啊。”

淳于琼喝了口水,清了清自己的嗓子,继续道:“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当中原大地经过数十年的互相征伐后,人口将所剩无几,这时候,我们北面的匈奴、鲜卑等野蛮民族,将会跑马中原,烧杀抢夺,占我土地,抢我人口,破坏我文明。你们都知道,这些野蛮民族,他们只会破坏,从来不会建设,礼义廉耻,不屑一顾,自此,我华夏一族几千年辛辛苦苦地文明将会毁于一旦啊,我华夏一族将会步入万劫不复的地步啊。”

说完,淳于琼满脸怒气,满眼通红,泪水不断地从眼睛中流出来。

在座的少年青年们看到淳于琼泪流满面、怒发冲冠,都感到很是心痛和担忧,他们那里知道淳于琼现在所说的,可都是以后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啊。

在原来的历史中,经过黄巾起义,东汉末年的群雄争霸,到三国混战,到处是“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的场景。人口由原来的六千多万一下子减少到赤壁之战的九十多万,直到晋武帝天康元年,全国人口才恢复到一千六百多万。

人口的减少,最后导致了匈奴等北方民族的入侵,华夏民族自此成被北方游牧民族的奴役将近四百年,最后,原本很多辉煌的文明成就自此消失,整个华夏文明只剩下一些残羹而已。

淳于琼前世每每阅读到这样的历史的时候,都不由得内心十分困苦和愤怒。

这次,淳于琼穿越到了东汉末年,之所以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的班底,准备在东汉末年中群雄争霸的占得一席之地,最后要努力取得胜利,尽快地结束战争,让全国进入修养生息的阶段,从而不让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这一页再次出现。

淳于琼留着眼泪大声地念道:“各位i,你们可能想象不到,到那个时候的惨象,我给大家描述一下吧: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余一,

念之断人肠!”

听了淳于琼的话,在坐的无不脸色都变了,他们都很年轻,虽然对于朝廷的很多做法都感到不满意,但是也只是不满意而已,大不了也只是私下里讨论讨论,过后就忘记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次淳于琼在没有念出这首诗文之前,他们虽然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但是细细一想,又觉得是那么回事,只是这些严重的后果将是他们万万不愿意接受的,也是想象不到的。

但是当淳于琼将最后这首诗文给念出来后,在座的青年才俊们心里不由得产生出一种悲凉,一下子都明白了淳于琼为什么会怒发冲冠,为什么会满脸泪痕。

管宁、崔琰、氏仪等几个感情脆弱的青少年,眼泪也不由得流了下来。其他人也是眼眶泛红,低着头,一言不发。

淳于琼慢慢滴收拾好自己的心情,用手帕擦了擦自己的眼泪,朝大家一拱手,道:“各位,我一下子太激动了,还请大家见谅!”

管宁忙回礼,满脸悲哀地道:“先生,不听您这么说,我们真的不知道危害有这么大啊,生民百余一,这是何等大的破坏,千里无鸡鸣,这是多么的悲凉啊。”

邴原也泪眼模糊地道:“不是先生说起,我等真的还活在欢天喜地中啊,先生一番话语,打醒了我们这些梦中人啊。”

其他人也连连点头称是,脸上满是伤感。

淳于琼微笑着道:“大家不要那么伤感,我们慢慢聊。可喜的是,事情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那一步。只要我们努力,还有破解之法。”

华歆站起身,向淳于琼执大礼,道:“还请先生教我等破解之法,救万民于水火。”

其他所有的青少年也站起来,向淳于琼执大礼道:“还请先生教我等破解之法,救万民于水火。”

淳于琼忙站起来,回礼道:“各位,快快请坐,一人计短,数人计长,这些都不是小事,我们从长计议,来来来,我们边喝酒边聊。”

大家都坐了下来,和淳于琼一起喝了一口酒。

淳于琼道:“既然大家都不是外人,那么我也想了几点破解的方法,但是还是不算很是成熟,还请各位多多完善啊。”

华歆道:“先生客气了,我等如果有什么合理的建议,自然是知无不言。”

其他人也连忙点头称是。

淳于琼道:“各位,由于我们都还年纪不大,又无权无势,人微言轻,那么我认为我们现在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尽量用我们的关系去影响更多的人,最好是朝廷官员,让他们认识到这些危机,从而影响到皇帝,请皇帝接受意见,认识到危机,从而做好改变,当然,这对于我们是有难度的,但是,再有难度,我们也要去试试啊。第二步则是,在我们影响别人的同时,我们要不断地强化我们自己的实力,所谓自己的实力一方面指我们每个人本生,只有我们更有实力,更有本事了,我们才有力量去改变更多的东西,另一方面是指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我们要抱在一起,不断地增强我们这个群体的实力,群体实力强了,我们破解这种危机的机会才会更多。大家觉得对吗?”

当然,淳于琼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从内心深处将,他对于自己所说的第一点,是毫不认可和抱希望的,之所以要这么说,是因为现在的大汉朝还没有到很危险的时候,大家对大汉朝还抱有希望,对皇帝和保佑希望,很多人认为,政治腐败、民不聊生,责任不在于皇帝,而在于皇帝被身边的奸臣给蒙蔽了。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淳于琼如果直接对皇帝不敬的话,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这是他不愿意的。

大家听了淳于琼的话,都点头表示认可。

淳于琼笑了笑,继续道:“当然,我上面说的是最好的打算。如果皇帝不能接受我们的意见,整个朝廷也不做出改变呢,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是这么想的,但是这些话出得我口,入得大家的耳朵,请大家为我保密,因为可能有些大逆不道。”

大家都连忙表态称一定保密。

淳于琼小声地继续道:“各位,万一到了群雄崛起的时候,那么我们也没有办法了,要么选择一家认为能够认识到这个危机,也能够有能力去破解这个危机,更愿意为破解这个危机去奋斗的主公,我们辅佐他取得整个群雄战争的胜利,然后休养生息,最后击败北方的游牧民族等有可能危害我大汉的人。要么,我们就自己推举一位主公出来,使得他成为群雄中的一位,用自己的热血和才智去亲君侧,辅佐皇帝,打败所有的叛乱,统一全国,然后发展经济,生养人口,强化武力,最后一一击败可能危害我华夏文明的人。”

淳于琼小声地说完,就不再说话了,看着大家的表情。

大家听了淳于琼的话,也都没有说话,仔细品味和思考着淳于琼的话。

不一会,华歆等四人互相看了一眼道:“先生,您觉得我们要推荐的人应该是如何的?”

淳于琼想了想道:“这个我不是很清楚,但是就我个人观点而言,应该满足如下几个条件:第一,此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个危机,愿意带领大家去破解这个危机。第二,此人应该忠于汉朝,爱护老百姓。第三,此人自己本身应该有智慧、有能力、有魅力,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第四,此人必须要有良好的品行。第五,此人处理事情来,一定要有手段,有方法。第六,他本身背后就要有属于自己的支持者和军队。”

邴原听了,道:“先生,您说的前几三点,我都很是认同,但是为何有第五点和第六点,我不是很明白。请先生给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