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32613700000017

第17章 意志

一、意志的概念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如果说,认识、情感主要关系到人的意识的形成,那么,意志就是意识能动方面。

意志在人类生活中有重要意义。人们在改造主客观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常常和人的意志努力分不开。有人曾对一些事业上有突出成就的人进行过调查研究,了解影响他们成功的心理因素有哪些。结果发现,他们成就的取得大多不是由于智力的高低,面是由于意志、性格上的特点。一个在事业锐志精进的人,就有可能开拓工作的新局面;一个在学业上持之以恒、刻苦努力的人,总有希望达到科学的顶峰。就是练气功,学拳术,要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也离不开顽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意志的基本特征

意志的特征有三: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③意志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首先,意志行动和目的分不开。离开了自觉目的,就没有意志而言,所以,冲动的行动,盲目的行动是缺乏意志的行动。当一个人对任务目的愈明确愈是意识到这目的的社会意义时,则他的意志就愈坚定。这说明认识是意志的前提。

当然,这个目的的确是始终是受制约于客观的原因,在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产生的,它是根据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确定的。这也就是说,意志行动依存于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不是“意志自由论”者所认为的,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的。

其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所谓随意运动是一种受意识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方向性的运动,是学会了的、较熟练的动作。学生举手发言、用脚踢球、弯腰做操,画家持笔作画,科学家操作仪器做试验,战士丢手榴弹、射击,公安人员拳击的本领,音乐家演奏和运用声带的本领,驾驶员开车的本领等,都属于随意运动。它们的掌握程度越高,意志行动愈容易实现。

再次,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困难,包括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前者是指外在条件的障碍,包括政治上、气候上的条件恶劣,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人员、设备过少以及来自他人的讽刺打击等;后者是指主体的障碍,包括消极的情绪,犹豫不决的态度,胆怯、懒惰的,没有独立克服困难的习惯,知识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身体不佳等。一般的说,外部困难必须经过内部困难而起作用,因此,敢于藐视和克服锻炼人的意志的途径。有些品德方面的差生沾上不良习气,往往是由于缺乏意志努力和自我控制,受坏人的引诱,不能战胜内外各种诱因。有些学习方面的差生也常常是由于害怕困难,缺乏必要的意志努力所致。

三、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

(一)意志品质

人的意志的强弱是不同的。构成人的意志的某些比较稳定的方面,就是人的意志品质。了解意志品质,对培养优良品质、克服不良品质有重要意义。

1.独立性

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人不屈服于周围人们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而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独立性不同于武断。武断表现为置周围人们的意见于不顾,不考虑环境中的具体情境,一意孤行。独立性是和理智地分析和吸收周围人们的合理意见相联系的。

受暗示性与独立性相关,这是一种不好的意志品质。受暗示性表现在一个人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影响。他们的行动不是从自己的认识和信念出发,而是为别人的言行所左右,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他们没有明确的行动方向,也缺乏坚定的信心与决心。

2.果断性

果断性表现为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去实现这些决定。具有果断性品质的人,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对问题情境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洞察问题的是非真伪。这是他们能够迅速采取决策的根本原因。果断性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意义。军事指挥员的当机立断,对战争胜败有直接影响。收音机驾驶员、汽车司机果断性,也能使他们及时排除险情、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果断性与草率不同。果断性能导致行动成功,而草率是以行动的冲动性、鲁莽为特征,往往使行动碰壁,导致失败。

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有这种品质的人,在决策时常常犹豫不决,冲突和动机斗争没完没了;在招行决定时常出现动摇,拖延时间,怀疑自己的决定等。在情况复杂时,人们在做出决定以后,根据情况的发展需要随时修改决定。这种修改是为了保证决定的正确执行,因而和优柔寡断是不同的。

3.坚定性

坚定性也叫顽强性。它表现为长时间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实行决定而努力。具有坚定性的人,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引诱面前不动摇。所谓“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意志坚定的表现。这种人具有明确的行动方向,并且朝着这个方向奋勇前进。

坚定性不同于执拗。后者以行动的盲目性为特征。执拗的人不能正视现实,不能根据已经变化的形势灵活地采取对策,也不能放弃那些明显不合理的决定。如果说坚定性是和独立性相联系的,具有独立性的人不易为环境的因素所动摇,他势必也有坚定性,那么执拗就是和武断、受暗示性相联系的。

4.自制力

自制力是指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它表现在意志行动的全过程中。在采取决定时,自制力表现在能够按照周密的思考,作出合理的决策,不为环境中各种诱因所左右;在执行决定时,则表现为克服各种内外的干扰,把决定贯彻执行到底。自制力还表现在对自己的情绪状态的调节。例如,在必要时能抑制激情、暴怒、愤慨、失望等。

(二)意志的培养

加强对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目的越高尚,理想越远大,则行动中意志更能有高度的表现,也就是说,只有“最高品质”的定势才能引起意志的努力。所以培养意志,首先必须激起他完成任务的强烈愿望,讲明提高成绩远景,同时,要使远近目的结合起来。如果人的行动只有短近的目的,缺乏生活的意义,是不能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的。有远大目标的人,才会胜不骄、败不馁,再接再厉,以求达到最后的目的。

此外,在意志行动中,无论是内外障碍的遭遇和克服,或者是目的的实现与否都会引起情感;情感在意志的支配下,又可变为行动的动力去促进人们克服困难和坚持实现目的。例如,对周围人的非议、造谣,有责任感的人会最大限度地与之斗争以及为争取达到目的而努力。有集体主义情感的人、学习中的一切困难。意志靠情感来推动,情感是意志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它能加强意志。因此,为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首先必须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2.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任何的劳动、学习以及科技、文体活动,都需要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表现出坚毅、顽强和果断的精神,在必要时还需要表现出勇气。特别是那些对他们来说兴趣不大的、平凡的、情绪上带来不愉快的或者困难的活动,更能使人的意志得到巩固和受到锻炼。意志是在克服困难中表现,并在克服困难中成长的。因此,为了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必须参加到实践活动中去。一个人负有完成任务的责任,他需要报告完成任务的质量、时间以及其他指标时,必须作出意志努力。例如,马卡边柯让一个曾有偷窃行为的青年去取一笔钱,一方面是信任他,另一方面也是在培养他的意志力。由于这一任务,他便想法克服困难,努力完成。

为锻炼意志,必须从小困难开始,逐渐加大,而且必须坚持到底,直到有效果为止。太难或太容易达到的要求,忽有忽无的要求都不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

3.针对自己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如果十分执拗、顽固,应该从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方面着手培养,理解固执与顽强的区别;胆小而易受暗示、犹豫不决的要培养自己大胆、勇敢的品质;十分冒失而轻率的要培养自己沉着、耐心的品质,使自己理解勇敢与蛮干、轻率的区别。对于过分活跃和缺乏自制力的要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激发他们的坚韧精神。

4.加强自我锻炼

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在教师一贯严格要求和监督下养成的,也是他们在日常平凡的事情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经常作克服障碍的意志锻炼的结果。因此,使学生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鼓励等习惯,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当自己感到很难开始行动时,可让自己数到“三”,或给自己下命令:大胆些、不要怕、不要丧失信心;也可能用举一下手等某种信号的办法来激励自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