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卧底大清朝
3268800000068

第68章 辽东金顶门

胡青华和曹寅进了天字号包厢后,不久就有两名伙计上来,将桌子收拾了一下,端上酒菜,摆上桌子,留下一个伙计,另一个伙计自顾下楼去。

留下来的那个伙计指着桌上几道菜对胡曹二人说道:“二位客官,这是本店最好的几道菜,尤其是这道烤乳猪,更是京城一绝,请二位慢慢品尝。”说完替二人将酒杯倒满,恭顺的站在一边。

“曹公子,请坐!”

胡青华听完那伙计的介绍,便客气的请曹寅首席就坐。曹寅虽然年纪尚小,但也明白事理,如何肯坐,推让不就,胡青华一心想结好这个皇帝的发小,坚持让他坐这个首席。二人你推我让,好不热闹,最后还是曹寅说道等纳兰性德来了让他坐这首席,问题才得以解决。

落座后,胡青华将酒杯端起,含笑敬道:“曹公子是宫里的侍卫,想必平时经常能见着皇上吧?”

他这话是明知故问了,不过曹寅不疑有他,有些得意的说道:“何止是见着皇上,我与皇上自小就认识,一直陪他伴读,我娘便是皇上的奶妈,你说我与皇帝关系如何?”

这小子这么没城府的?胡青华乐了:“那曹公子可是当今天子心腹之人喽,如此胡某一定要敬公子这杯酒,他日皇上面前,还望公子能替我美言几句!”

曹寅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撇撇嘴道:“皇上对胡大人欣赏得很呢,我都听他说过几次你的名字了,可见你胡大人的大名是简在圣心,哪里用得着我替你说话。”

“事无绝对,眼下下官得天子恩宠,难保没有小人进些谗言,到时还是要请公子帮忙的。”

“这个不必你说,我也会做的,容若与我还有皇上三人最是要好,皇上欣赏你的才能,容若欣赏你的才华,我自然对胡大人也是充满好感,若真有那么一天,曹寅无论如何也会帮你一帮的。”

曹寅毕竟年少,尚无心机,被胡青华这么简单几句话,就给套了进去,让胡青华暗爽不已。

“伙计,你去取些好酒来!”

胡青华不喜欢说话的时候,旁边有人听着,便将伙计差出去,起身替曹寅将酒杯倒满,说道:“有公子这句话,下官不甚感激!不知公子是否可以给下官讲些纳兰总管的事情?”

曹寅少年人,酒量不是太大,一杯酒下肚,已经有些脸红,闻言说道:“胡大人想必对纳兰总管奇怪的很吧,其实我也是几年前认识的纳兰总管,我随母亲进宫时,还不到十岁,纳兰总管那时也不是侍卫总管,只是一等侍卫而已,前两年才当上侍卫总管的。总管大人虽然是容若的叔叔,但几岁时就被容若的爷爷送到辽东金顶门习武,直到三十多岁才入侍宫中,一直都没有成亲,算来他今年也快五十了。”

“纳兰总管都有五十了?真看不出来,刚才一见他我还以为只有三十来岁呢。”胡青华感慨一声又道:“曹公子,不知那辽东金顶门又是何门何派?”

“辽东金顶门创自前明万历年间,位于锦州,以横练短打为长,门中武艺高强者,皆赤顶无发,脑袋越光亮,此人武艺就越高强,故而人称金顶门。后来我大清从龙入关,金顶门中众多高手报效军中,为我大清所用,久而久之,金顶门便成了国朝第一门派,现我八旗将领有很多便是出自金顶门。”

“原来金顶门如此厉害!”胡青华暗自惊讶了一下,道:“起初我见纳兰总管一幅光头模样,心里还感到奇怪,听公子这么一说,方才明白这是他练功所致,倒是我没见识了…….对了,曹公子,有一件事不知下官是否当问?”

曹寅挟了一口菜到嘴中,细嚼了一下道:“你尽管问,但凡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纳兰总管既然是纳兰公子的叔叔,明相的弟弟,自然不会少了进身的机会,却为何自小就被送到金顶门去,又为何至今尚未成亲呢?”

曹寅好像知道胡青华会这么问一样,笑道:“我知你会有此问,其实容若他家发迹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早先他家也是一般旗人人家,并无什么显赫之处,家底也赶不上那些权贵之家。原本容若他爷爷并未想到明珠大人会有今日风光,便将纳兰总管送到辽东去,想让他习得一身武艺再来报效朝庭,好寻得晋身之阶。打着这样的想法才将纳兰总管送去金顶门的,要是纳兰老爷知道今日他家的风光,打死都不会让容若叔叔去习武的。至于纳兰总管为何至今没有婚娶,我也不知道,可能他不好女色吧?”说到最后时,曹寅好像也有点为纳兰荣啸尚未娶妻感到遗憾,语气中明显有些唏嘘。

胡青华听了却在想这光头佬不好女色,难道是个玻璃不成?脑海里闪出一个场景:纳兰荣啸顶着个光头,色眯眯看着面前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嘴角流出一片哈拉子,嘿嘿嘿嘿的淫笑着…….

一想到纳兰荣啸可能有这种不良嗜好,胡青华鸡皮疙痘起起来了,见曹寅正奇怪的看着自己,忙打个哈哈:“呵呵,世上事本就难料,没人能知道今后的事情,来,曹公子,我们再干一杯!”

曹寅刚才说完话就见对面胡青华如同玩神打一样,突然就定在那不动,眼睛珠子却不停的转动,最后还浑身哆嗦了一下,看得两眼直发愣。见胡青华醒过神来向他敬酒,疑惑的看了看他,却也没推辞,很爽快的与胡青华饮了,将酒杯放到桌上。

“胡大人刚才在想什么?”

“没………没想什么,听说纳兰总管还没娶亲,我就想了想我认识的姑娘有没有适合总管大人的,不过想来想去却发现没什么合适的,嘿嘿。”

曹寅露出明白的表情:“原来这样啊,难得你有如此心思,不过你还是别操这份心了,明珠大人为他这弟弟找了不少姑娘,都被总管大人拒绝了,现在没人再在他面前提为他找媳妇的事喽。”

胡青华点点头,意思我知道了,请曹寅吃菜。

用筷子夹起一块乳猪肉放进嘴里,曹寅顿觉美味无比,不由赞道:“果然是庆平楼的镇店之菜,这烤乳锗果然好吃!“大口吃了几下,接着说道:

“你别看纳兰总管其貌不扬的,他手底下的功夫在京城可是无人能匹敌的,可是我满人的巴图鲁噢!就是有个坏毛病,就是不太喜欢跟人应酬,除了他几个师兄弟,没人能跟他喝得上酒。”

你算什么满人?胡青华听了曹寅的话有些别扭,不过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有些庆幸的说道:“幸好我刚才实话实说,要是厚着脸皮吹嘘自己,总管大人势必要与下官比上几手,他这满人的巴图鲁对上我二杆子水平,我可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呵呵…”

胡青华可不想自己被那些莫名其妙的传言所累,成为一个传说中高手中的高手。见伙计端着酒壶站在外面,想让他进来把酒倒满。猛然想到一事,便起身走到门边,从伙计手中接过端着几壶酒的平盘,示意他回去,自己回身返回坐位,一边随意的将二人酒杯倒满,一边说道:

“我刚到京城之时,蒙皇上隆恩赏了蓝翎侍卫,当时多隆多副总管带我在宫中办了规程,那时听他说起过总管大人不在宫中,而是外出办事了。方才在外面听你说起,才知道总管大人是去了蒙古,却不知什么事能劳动堂堂大内侍卫总管亲自前去?”

曹寅摇摇头,有些抱歉的说道:“此事我也不太清楚,只知纳兰总管是去漠南察哈尔部办事去了,至于具体做些什么,我就无从得知了。”

“漠南察哈尔部?是不是与科尔沁那些部落一般,都是我大清的附属?”

蒙古部落的事情,胡青华还真有些不了解,只有一个科尔沁让他印象深刻,因为当朝的太皇太后孝庄就是科尔沁出来的女子。

说到蒙古来,曹寅明显知道的比胡青华多,有些卖弄的说道:“漠南蒙古共有二十四部,分六盟四十九旗,科尔沁只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部落而已,至于察哈尔嘛,却不在漠南蒙古二十四部里。”

“这又是为何?”

“漠南二十四部是指对我大清忠心无二的部落,太宗皇帝在世时就已经册封的。那察哈尔虽然也在漠南,但并不在二十四部之中。”

“同在漠南,为何皇……太宗皇帝没有将察哈尔也列入漠南二十四部之中呢?”胡青华差点脱口说出皇太极,还好嘴巴打住的快,饶是如此,也汗了一下,以后可要注意些了,满清可是*盛行,自己可不要载在随口之言上。

“我也是听皇上无意说起过,察哈尔部自从王子布尼执掌部落后,对我大清就不那么恭顺了,经常侵犯其他部落的草场,起先二十四部在科尔沁的带领下将他们往西驱赶,可是几年前,察哈尔部又迁回了原来的草场地,还和杜尔伯特部打了一仗。这些年朝庭的注意力一直放在南边,所以对漠南也有些鞭之莫及。不过当今皇上是圣君再世,那些跳梁小丑也不会蹦达几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