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疯狂的温州商人
32766700000018

第18章 生意靠做,也靠炒

老实人:做生意就要老老实实的,别人不涉及的领域我是不会主动出击的,一旦投入了资金,生意没炒起来,自己就被困住了。

温州人:只要是能赚钱的生意就值得投入,值得尝试,什么赚钱就炒什么,哪里有钱赚就炒到哪里去。

温州商人天生对金钱就十分的敏感,只要是有利益的地方他们就会前往。从温州的炒房团到炒煤团,他们总是什么火就会炒什么。哪里能实现资本增值、逐步滚大,哪里就有温州人的资本。

很多人会疑问,为什么唯有温州人会将生意炒火起来?其实,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这些温州人天生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生意热情,他们会想方设法将资本投入到能够快速赚到钱的领域。一旦某个行业有了燃起的苗头,他们就会跃跃欲试,恐怕错过了一条财路。

温州人素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天生就是商人的料。而浙江人也一向以做实业著称,在成为中国最早富起的那一部分人之后,温州人按捺不住做实业的枯燥,转战利润巨大的原材料、能源市场。

炒房炒车,炒汇炒金,炒棉炒矿,炒电炒煤,这些疯狂炒作的行为都是温州商人独有的符号。其中,除了温州商人炒房力度比较大外,他们炒煤的势头也是相当大的。

山西省是全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现如今资源正陷入紧缺的态势,但是眼光无比犀利的温州人却想要在资源上大做文章。他们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过人的胆识,在山西煤炭行业刻下自己深深的烙印,也因此有了“温州炒煤团”的称号。

在山西省原平市,该市的煤矿数为64座,被承包的达到了59座,也就是说有将近六成以上的的煤矿资源是被被温州人承包的。温州人做生意就是这样又狠又稳,做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对于有价值的投资,他们是不怕风险的,看准了就做。

随着温州商人在山西煤炭市场的大肆入侵,越来越多的煤炭机遇被他们找寻着,如磁铁般吸引着更多的温州人“鱼贯而来”。

目前在山西各地投资开矿的温州商人已经有500多个。除此之外,在内蒙古、陕西、安徽、山东、湖南、贵州等地的煤矿,都已经陆续有大批温商涌入。天下熙熙,唯利而已。

疯狂行为的最后换来的是让人震惊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山西境内60%的中小煤矿已经被温州人承包经营,投资额高达40多亿元人民币,每年挖了 1/5的山西煤。山西产煤占全国总产量的1/4强。也就是说,温州商人挖出了全国的1/20的煤。

大量的投资行为当然也给这些温州商人带来了应有的利润。他们每吨煤的开采成本在30元左右,而最贵的洗精煤已卖到每吨500元,即使最便宜的原煤,也卖到了每吨100元,这仅仅是计划煤的价格,而市场煤远比这个价格还要高。所以,投资煤炭的回报可想而知。

从有限的煤资源上面,温州商人找寻到的是无限的商机,他们懂得怎样将投资最大程度的转化为财富。通过巨额投资,下狠本,将自己抛空,然后再收回更多的利润。温州商人做生意不会照本宣科,不会只走直线,他们除了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劳动外,还有一种狠拼,孤注一掷的勇气,这显得温州商人十分的生猛。

不仅是在煤炭资源上,温州商人将很多看似没有平凡的事物都转化为了财富。据统计,温州商人的个人外汇交易量规模仅次于上海、北京这两个大都会城市,居全国第三。上海新开了两个楼盘,温州客居然高达70%。可以说,他们控制了国家经济,挟持了重点行业,而这些行业,正在左右着中国经济泡沫与否,正是国家重点监控的行业。

之所以换得了这些成果,是因为温州人在踏实的做生意的同时,也会注重有哪些商机是值得大规模投资的,为了让自己有强大的收益,他们不会吝啬自己的投入,而是进行疯狂炒作,什么火就炒什么,最后也就变得越来越火。

当然,不是每一次的投资预测都是准确的,有时也会产生偏差或是损失惨重,所以,在进行炒作的时候,也要注意:

(1)要找准炒作的方向。虽说温州商人什么火就炒什么,但是他们也不是盲目的投资,也是进行了一系列缜密的分析。有时候,一些看似风火的现象,不见得就是长久的,稳固的。所以,在进行炒作的时候要选好准确的方向。

(2)既要狠,又要稳。温州人会用很快的速度让发展趋势好的生意迅速火起来,他们有着一股狠劲,不过,这不代表他们不理性的投入,他们在进行生意扩张的过程中,也是稳稳前进的。

做生意,既需要稳稳当当,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也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看准商机进行疯狂炒作,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自己在大胆投入中获得更多的回报,温州人正是具备了这种特质才会让自己无限强大。

疯狂语录:

能钱生钱的投资渠道多得很,只要能赚钱就值得炒,要是赚不了钱,就撤回资金。

——温州商人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