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疯狂的温州商人
32766700000084

第84章 搭上“潮流”快车

穷人:我知道做生意要做有特色的东西,但是我能想到的商机似乎人家都已经想到了。

温州人:商机是不断出现的,你现在想不到,并不代表你一直想不到。只要你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人们的需求,到处都有商机。

在生意场上,很多商人都习惯于“跟风”,即看到市面上什么东西受到大家欢迎,什么东西最赚钱,自己就完全按照别人的产品什么,结果往往是等到自己完成生产了,产品也已经过气了。原因在于这些商人不懂得先人一步搭上“潮流”这趟快车,以眼光与速度抢先占据潮流市场。而这些商人欠缺的却恰恰是温州人善于运用的。

上个世纪后20年,中国内地还没有摆脱黑白灰的主要着装色调之时,时尚之都的巴黎却气象万千。敏感的温州人慢慢发现,其实财富的颜色跟潮流是统一的。

陈武说生意本身就是场冒险,这个戴眼镜的潮流主义者的经验是:要紧跟潮流,敢为天下先,才有机会先人一步赚到钱。

凭借对潮流的敏锐感知力,陈武请来犹太女设计师,还自创了一个叫“CHANON”的品牌,标志是一个骑着自行车的年轻女孩,他说这个理念是“自由世界”,很法国。

陈武与别人有点不同,他经常谈论的竟然是波德莱尔和兰波———法国人推崇备至的19世纪诗人。刚到法国时,父母不和睦曾使他陷入困境。他很快入了基督教,想从上帝给犹太人的原罪里,寻求救赎和忍耐。大概因为年轻和对命运的思考,他有了观察生活的兴趣。

1985年他开第一家皮带厂的起点就是创造性的。当时法国市场只有香港、美国供应的传统式样的腰带,他却从展示会上巴黎女人姿态万千的衣裙上,想到了做装饰腰带。仍然是普通材料,仍然是自己开车全欧洲推销,就这样,1986年,在国内普通工资标准只有几十块钱的时候,他的店竟达到三四百万法郎的月营业额。

1991年,在另一次展示会上,他忽然发现中国的一种丝绸非常抢眼,KENZO等牌子的当季新款同时采用了这种自然、柔软的面料。他与一个国内刚刚来法的朋友短暂商议后,拿出1000法郎让他进来此面料,随后他把设计制作的产品带去荷兰、比利时、瑞士、德国等地。两年之后,他的店稳定在了每年1亿法郎的营业额。

温州人讲求“富贵”,所谓先富而后贵。温州特色不仅仅是苦打苦干,他们还要在潮流里面玩点儿品位。陈武就是在潮流中富贵,又在潮流中延伸出品味的成功者。

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潮流趋势,而时尚元素的变迁又是非常迅速的,所以许多温州商人都加大了对潮流的把握,在潮流的浪尖中找到了2005年,一股韩流在中国大地迅速传播来开。《大长今》、《加油!金顺》、《人鱼小姐》等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也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消费方式。

精明的温州人早已察觉到其中的商机,乘机搭上“韩流”快车,顺势推出了韩式商品。

早在2005年下半年,温州市区纱帽河一家韩式服装店老板在看到韩剧的热播后,就看到了韩剧背后隐藏的商机,她果断引进韩版服饰,率先打出韩文招牌,并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如今,这家富有韩流气息的小店生意比其他服装店要红火得多。

温州一位经营饰品的周老板对韩剧非常关注,因为他经营着一家日韩精品店。周老板说,每一部韩剧播出他都要看,他不是看剧情,而是看剧中人物和家居的装饰品,以便为自己进货提供参考。如2005年上半年韩剧《情定爱琴海》播出后,他就特意引进了一批剧中人物戴的“柏拉图的永恒”手链来卖,虽然标价235元一条,但每天竟然可以卖出三四条。

渐渐地,温州市百货商场纷纷引进了韩国化妆品。韩国兰芝化妆品在开太各化妆品销售中排名第7位,日均销售额约1.5万元。更有甚者,温州市一家美容院还重金邀请了曾为韩国影星做过整容手术的大夫做院长。这家美容院的负责人说,很多顾客都被韩剧中女主角的容貌所吸引,所以纷纷前来询问韩式美容的事情。这家美容院营业两个月中,就已经为50多位客户做了“变脸”服务,其中以20多岁的年轻女孩和40多岁的中年妇女为主。

另外,诸如韩国食品店、韩国料理店等在温州的生意也是异常火爆。

在温州人眼里,到处都是钱,尤其是在年轻人所追逐的“潮流”这股洪流里,更潜藏着快速积累财富的商机,关键在于你能否善于去发现潮流,并利用潮流赚钱。

疯狂语录

我预感到并坚信世博会一定会获得巨大的成功。是世博会办得好,为我们提供了赢利的黄金机会。

——“徽章大亨”陈绍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