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吃药不如吃对食物
32794200000003

第3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疾病简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动脉和静脉节段性炎症病变,其主要侵犯四肢血管,尤其下肢好发。该病多见于男性,易发于青壮年人群中,而且患者多有吸烟史。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多情况下与寒冷、潮湿、吸烟、外伤等外因刺激有密切关系,内因则可能与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及免疫因素有关。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的主要症状多为在开始时患肢发凉、怕冷、麻木,走路时会产生疲劳感,继而会出现间歇性跛行。随病情的日益加重,患者会出现持续性疼痛,甚至出现肢端坏死,指(趾)脱落的情况。同时,在动脉血流图、多普勒超声波检查中,显示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流减慢或消失。

在临床上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为三期。第一期是局部缺血期,患肢疼痛酸胀,出现间歇性跛行。第二期为营养障碍期,患肢发生持续性疼痛,痛势比较严重。第三期则为坏死期,患肢肢端皮肤发黑,而且发生坏死溃烂。本病属于中医中“脱疽”“脱痈”“脱骨疽”的范畴,多是由脾运不健、肝肾不足、寒湿侵袭、凝滞脉络导致的。

2.食疗选方

⑴独活桑寄生鲫鱼汤

原料:独活、牛膝、当归、赤芍、党参各10克,桑寄生、熟地、黄芪各12克,细辛3克,肉桂少许,活鲫鱼500克,生姜、料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鲫鱼活杀,去鳃及内脏,洗净,放入热油锅中略煎,然后加清水,以没过鱼身为宜。将以上各味药和调料放入砂锅中烧开,用文火煮烂,去除药渣及鱼骨即可食用。吃鱼肉饮汤。

功效:活血通络。可用于怕冷麻木、行走后疼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

⑵红花百合汤

原料:百合20克,红花5克,红糖适量。

做法:百合加水煮沸10分钟,之后加入红花,再煮10分钟,取汁加入红糖即可。随时都可饮用。

功效: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肢体灼热不适、疼痛明显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

⑶毛冬青炖猪蹄

原料:猪前蹄1只,毛冬青200克,姜片、黄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猪前蹄烙净余毛,洗净后砍成小块。毛冬青洗净,也砍成块,将两者一起放入砂锅中,注入清水800毫升。烧开后撇去浮沫,加入姜片、黄酒和精盐,小火炖至酥烂,捡出毛冬青块。热时分1~2次,食肉喝汤,7天为1个疗程。如果没有不良反应,则可以继续服用。

功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⑷黑木耳紫菜鸡蛋汤

原料:黑木耳50克,紫菜20克,鸡蛋1个,香油、精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黑木耳、紫菜泡软洗净,切成碎末。加水500毫升煮,至剩下300毫升,打入鸡蛋煮熟,下入精盐、味精,淋香油。分1~2次食用,趁热食菜喝汤。

功效: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恢复期的调理。

⑸桃芍银花小豆粥

原料:桃仁、银花各10克,赤芍、赤小豆各50克,冰糖20克。

做法:将桃仁、赤芍、银花以纱布包扎好,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进行熬煮。水开后再用文火熬10分钟,之后将布包捞出,将赤小豆置于锅内,和汤汁一同再熬至豆烂成粥后,加入冰糖,待糖溶、粥凉后可食用。可作为早餐食用。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作用。适用于淤热证及毒热证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

⑹银麦梨藕汁

原料:金银花30克,麦冬、生地各20克,鲜藕1根(约500克),雪梨2个。

做法:金银花、麦冬、生地水煎2次,每次用水500毫升,煎煮半个小时。然后将2次煎液混合,去渣留汁,直到浓缩为400毫升。再将鲜藕、雪梨捣烂榨汁,与药汁混合调匀。分2~3次服用。

功效:治疗血栓性脉管炎患肢坏疽、疼痛难忍、足部肿胀,伴有发热、咽干口渴、食欲减退等症状。

⑺逐血破淤汤

原料:干水蛭6克,地龙、黑丑、盘龙参、紫草各9克,路路通15克。

做法:以上所有原料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活血破淤,通经活络。适用于深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⑻芍药附子汤

原料:赤芍、鸡血藤、丹参各30克,炮附子、当归、牛膝各15克,干姜6克,地龙12克,炙甘草6克,蜈蚣1条(研冲)。

做法:炮附子先煎1小时,然后其余原料用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淤。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⑼附片金银花四逆汤

原料:熟附片90克(先煎),金银花、干姜片、炒薏米各60克,生黄芪、紫丹参各30克。

做法:以上原料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

功效:具有温阳补肾、祛寒理湿、通经活络、活血化淤的功效。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生活建议

⑴在饮食、起居、房事方面要有节制。

⑵在寒冷季节应注意保暖,特别是四肢的保暖工作。

⑶少吃或不吃黏性食物,如黏黍米面、年糕、芝麻糖之类。

⑷戒除烟酒。

⑸保持心情舒畅。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要保持饱满的激情、充沛的精力,这样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发现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并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