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吃药不如吃对食物
32794200000042

第42章 月经后期

1.疾病简述

月经后期,又称经期错后、经迟,是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延迟了7天以上,或延后时间更长,出现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如果月经后期伴有经量过少,往往可发展成为闭经。月经后期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导致血海无法按时满溢,遂引起月经后期。常见的月经后期类型有肾虚、血虚、血寒、气滞和痰湿。

2.食疗选方

⑴枸杞鳖鸽汤

原料:鳖1只,白鸽1只,枸杞子60克。

做法:鳖、白鸽洗净,和枸杞子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炖开,再改用小火煮烂。佐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肾精亏虚引起的月经后期患者。

⑵薏米芡实粳米粥

原料:薏米、芡实各3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洗净,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粥。随意食用。

功效:适用于痰湿阻滞引起的月经后期。

⑶豆豉羊肉

原料:羊肉100克,豆豉500克,生姜15克,精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和豆豉、生姜一同煮至烂熟为止,加精盐调味即可食用。在月经前10天开始服用,每天1次,连续服用3~5次。

功效:温经散寒。适用于血寒性月经后期。

⑷枣红糖汤

原料: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同煮成汤饮用。代茶饮用。

功效:适用于经期延后、色暗红量少、肢冷恶寒的患者。

⑸八物汤

原料: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半夏各6克,人参4.5克,白术9克,陈皮3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每天1剂,日服2次。

功效:生气补血。适用于月经后期的患者。

⑹归芍六君子汤

原料:当归身、白芍各6克,陈皮、半夏各3克,人参、茯苓、白术4.5克,炙甘草1.5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每天1剂,日服2剂。

功效:补气健脾,化痰利水。适用于脾胃不足、痰湿内阻引起的月经后期患者。

⑺佛手散

原料:香附、党参、桑寄生各12克,当归9克,川芎、台乌药、吴茱萸、延胡索各6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每天1剂,日服2次。

功效:散寒,调气,活血。适合于气郁偏寒的月经后期患者。

⑻姜苓阿胶汤

原料:丹皮、丹参、桂枝、茯苓、干姜、首乌、阿胶各9克,甘草6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每天1剂,日服2次。

功效:温经养血,通络调经。适用于寒凝血脉的月经后期患者。

⑼地骨墨鱼汤

原料:地骨皮10克,乌贼鱼(墨鱼)200克,精盐适量。

做法:乌贼鱼洗净,切成片。地骨皮用水煎,取汁。和墨鱼一同放入锅内,稍加水煮成汤,加入精盐调味,食墨鱼饮汤。

功效:养阴清热,通经活血。适用于月经过少、月经后期患者。

⑽加味归芎饮

原料:焦白术、生地各30克,川芎15克,升麻3克。

做法: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每天1剂,日服2次。

功效:健脾养血。适用于脾虚血少的月经后期患者。

⑾黑鱼头饮

原料:黑鱼头1个,黄酒适量。

做法:黑鱼头晒干后,煅灰,备用。每天2次,每次用量为5~10克,用黄酒送服。月经于前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5天。

功效:补血。适用于血虚型月经后期患者。

3.生活建议

⑴控制饮食。饮食应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或是食用过于肥甘油腻、生冷寒凉、辛辣香燥的食物,以免损伤脾胃而导致生化不足,或聚湿生痰或凉血、灼血,从而发生月经不调。

⑵做好保暖工作。根据气候环境的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不要过冷过凉,以免导致外邪入侵而损伤血气,从而引发各种月经疾病。

⑶保持情志舒畅。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而至五志化火,扰乱冲任而导致月经疾病的发生。

⑷重视节制生育和节欲防病。避免生育或人流过多、过频及经期、产后交合,以免损伤冲任、精血、肾气,而致月经疾病。

⑸劳逸结合。积极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但不宜劳累过度和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损伤脾气,导致统摄失职或生化不足,而至月经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