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末
3355100000109

第109章 独自启程

南宋淳佑四年,大宋权相史嵩之黯然下台,这位独揽相权四年,在历史上极富争议的南宋权臣,终于告别了自己波澜壮阔而又毁誉参半的政治生涯。虽然宋理宗赵呁极力希望,这位以丁忧为名告别朝堂的臣下,可以起复还朝。然而,在淳佑五年初,由刚刚登上左相之位的杜范开始,徐元杰,刘汉弼以及曾经劝解史嵩之自请下野的其子侄史景斌等朝中大臣相继离奇病亡之后,以太学生;宗学生;武学生为首的三学民间政治力量,再一次发起了关于史嵩之毒害朝廷重臣的阴谋论调。

虽然宋理宗并未因此事而向正在收拾行李准备返乡的史嵩之进行传讯调查,但是,不论是远在襄阳的孟珙还是身在宫中的赵呁,都清楚的知道,经此事之后,史嵩之起复还朝的希望,已经永远的破灭了。

由史嵩之一手提拔起来的南宋名将孟珙自得之这一消息后,只能无奈的将本已伸向蒙古治下河南的一只手收回,用以应对因史嵩之下野,朝局动荡而引发一系列朝堂巨变。

就在这时,对这一切尚处于懵懂状态的孙洛,正无奈的带领着淮西军残部,向着遥远的哈刺和林艰难行进着。

“啊———欠!”孙洛无聊的骑在马上打了个哈气,春光明媚的广漠平原上,除了稀疏的植被,只有孙洛这支队伍在刚刚长出嫩草的地面上急速的前行着。

孙洛俯身在马上,走在队伍中央,一身原本还光鲜的衣服,在几日匆忙的行军下,已经变得灰尘满布,甚至可以发现几个暗红色的血迹。

挥着马鞭,孙洛无奈的驱打着胯下同样因疲倦而无精打采的骏马。

此时的李再兴已经随忽必烈先一步赶往哈刺和林,连带着英扎那一队真假参半的传教士队伍。

本来依着孙洛的性子,去哈刺和林这种严重刺激脑细胞的要命事件,是绝对不会发生在他身上的,然而,正如李大少爷所说。

孙洛小盆友,根本没有丝毫选择的余地。

首先,孙洛先如今已经不是布衣百姓,这货现如今是在军中官府名册中登记在册的承信郎兼衡州都监,孙洛孙大人。若是他不随着李再兴前往哈刺和林,而是带着淮西军跑回南宋,那么,英俊的贾似道大奸臣已经孟珙,绝对会给他定个通敌卖国的罪名,一刀斩了了事。

而若是不会南宋呢?

这就更好了,不论是自己还是安源陈彪等人,都是同范振见过面的,甚至于连郑州那帮子官吏都是知道他们与李再兴大少爷在一起的,等到将来,李再兴在哈刺和林行事,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蒙古人总的找一个在他们老窝闹事的替罪羊出来泄愤。

那时候自南宋带队而来的承信郎;衡州都监;孙洛;孙大人的作用,就更加彻底的显示出来了。

只要把他们抓住,让蒙古人咔嚓一刀杀了了事,那不论是远在南宋的孟珙;贾似道,还是近在河南的范家,都连个屁事没有,真正有事的,也只有我们自现代穿越而来的三无低碳青年,如今的孙洛;孙都监。

自想通了这些之后,孙洛确定,这个狗娘养的哈刺和林,自己是去;也得去,不去,还是他娘的得去。

当然即使是去了哈刺和林,孙洛gameover的可能性还是大得吓人,但是好歹也算是跟李大少爷一刀为孟珙已经托雷他娘们儿办事,无论怎么样,总还是有一线生机可言,不像是自己独自跑了,变成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而且按照安源的话来说,只要自己与李再兴在一起,只要李再兴不死。对于贾似道孟珙而言,孙洛这个小小的衡州都监总还是又留下来的作用。

虽然直到现在,孙洛也还是没弄明白,自己到底有个屁用,潜伏?你再不去死!不说小爷的命是李再兴救得,单说即便李再兴大少爷真的是李涯,可小爷也不是余则成啊!让我和那货玩儿潜伏,还不如和他真刀真枪的干一场来得爽快,反正都是死。

不过,我们孙洛小盆友,最大的优点,便在于当什么事情想不明白的时候,就会毅然决然的选择,不想丫的。这也是什么,在穿越到南宋之后,孙洛一直随波逐流的最大原因。

离开郑州,已经有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孙洛伏在马上,自怀中摸出那张,自己实在是看不明白的河南地图,这种没有经纬的古代地图,令地理曾经在高考时考出七十分的孙洛,实在头痛得厉害。

在渡过黄河之后,孙洛这支队伍遭遇了不下三支马匪的突击,这些都被孙洛归结到安源那货的头上,若不是他,非要在郑州,发邪风,买来三车茶叶,也不至于引来这么多蝗虫过境般的袭击。也不知道是招了什么丧门星,各路毛贼都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在这里孙洛不得不感叹道:还是南宋安全啊自己在南宋赶了大半年的路,除了那群西夏溃兵外,安全的就像在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这一过黄河,就全都赶着顿儿的往上冲?

若果不是在郑州时,李再兴仗着忽必烈的面子,搞到了一批武器装备,只怕现如今的孙洛,人还没到哈刺和林,小命就saygoodbye了。

可是即便如此,这支身经百战的淮西军,仍然有四人倒在了这片故乡的土地上,不过令孙洛意外的是,陈彪这鸟厮到没有胡乱唏嘘什么,反而带着有些羡慕的语气乱扯什么: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这帮狗崽子能够埋在老家,真他娘的命好。弄的孙洛也不知道是该骂这货装豪迈弄文采,还是撬开他的脑壳看看他的脑部结构。

但是孙璐偶还是由衷的佩服这些看着吊儿郎当的淮西军们,别看这帮鸟厮平日里戏耍胡闹的,纪律松弛的令人发指,但到了真正厮杀的时候,这些家伙一个个目光凶狠的如同脱出牢笼的雄鹰,阵容之整齐,战力之强悍,令孙洛不得不狐疑这帮家伙是不是打了鸡血!

这些老兵痞的骑术或许比不上蒙古士兵,但是不论是出刀跑位,还是马战时的穿插,却绝对称得上是极其风骚。作为对手,你永远想不到他们的下一刀会在哪里劈来,看到他们孙洛才真正了解到为什么当年徐敏子与全子才能够在端平之战时取得未逢一败的骄人战绩。或许正如在小说亮剑中,李云龙说的一样,一支部队往往会被标刻上第一任长官的精神色彩。这是一种摧不跨,打不烂的精神,只要这支部队哪怕还有一个人在,这种精神也会深入他的骨髓,钻入他的作战技巧上。虽然如今孙洛身为淮西军残部的现任指挥官,并且也曾在这几场战斗中与他们并肩作战,彼此的身上沾染了敌人的血液,可是孙洛依旧清晰的感觉到,与这些兵痞在一起时,自己还是有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似乎总是很难深入其中,即使他们恭敬的叫自己大人,即使和他们在一起时,依旧谈笑风生,可是孙洛这种做客的感觉确实无比强烈。

或许在他们的眼中,自己还是太稚嫩了吧?

孙洛将那张看不太懂的地图揣入了怀里,伏在马上叨着青绿色的草梗翻了翻白眼的感叹着。

满地的蒲公英随着众人疾驰的马蹄四处飞溅,风中飘散着如同降落伞般的小小绒球。场景美丽的宛如梦幻,只可惜疲倦的孙洛没那么多心思去看它。

就在这时,远处聂峰纵马而来,凑到孙洛耳边道“大人,前方是一片树林,陈头儿说让我们小心这些。”

逢林莫入的道理孙洛还是懂得,点了点头,孙洛自马上爬起身高声喝道“打起精神,大家速速穿过林中,前方不远便是太原府,我们到那里休整一日。”

孙洛话音刚落,便听到前方林中的鸟群哗啦啦的飞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