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末
3355100000022

第22章 浓淡相宜看西湖

西湖古称“钱塘湖”,北宋苏轼就对它评价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名“西子湖”。其实西湖这个名称真正的确定还是在南宋,而后世流传甚广的西湖十景,也都是在南宋时平定下来的,南宋时,似乎不只是仅在南宋朝内闻名遐迩,在金国,蒙古乃至日本都是极具盛名的风景胜地,据说当年金废帝海陵王完颜亮,在看到柳永的《望海潮》一词中所写的“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后曾提笔写下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虽然完颜亮如今已化作朽土,但其南征之心从未断绝,虽不能说完颜亮仅因为西湖之美就对南宋起了窥视之心,至少说明了西湖的美却是世间少有。

在来到南宋之前,孙洛本打算去杭州写生,只可惜因为班级同学的反对才改道去了云南,仔细想来若真的去了云南孙洛哪里会来到这个混乱的时代,自拥挤的人潮中望见西湖隐约透落的一角,孙洛心中不禁涌上一丝感慨。

不明白李再兴到底要干什么,在破宅中又休息了一夜之后,孙洛莫名其妙的被李再兴带至了西湖,不知道为什么,在人潮拥挤的西湖畔,孙洛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似乎是少了些什么,此时的西湖上有不少画舫游船在湖上徜徉,而街道上,众多衣着华丽的二八佳人,长衫士子结伴同游微微带着凉爽的风吹在孙洛的脸上,孙洛甩了甩衣袖,今天李再兴在发疯的同时也算做了件好事,带着孙洛寻了家裁缝铺顺了两件较为合身的长衫,自从透出这两件衣服之后孙洛才知道,原来在南宋是没有卖服装的,若要做衣服需先到裁缝铺量体裁衣,自己早先在荆江买到的大概是人家留给自己穿的,难怪那么贵。孙洛暗骂了一声,

想到衣服,孙洛才发现,自己感觉到不对劲的地方在哪了,此时西湖上映入眼帘的尽是一派盛世景象,完全与孙洛一路上见到的流民惨象截然不同。在联想到昨日那些被驱逐的贫民,以及被衙门勒令歇业的残破店铺,孙洛脑中似乎有什么东西被连了起来,就在这时,走在孙洛身前的李再兴,似乎看到了什么一样,脚步突然加快,孙洛注意到此,赶快跟了上去。

在南宋时期,女性的着装与前朝有了极大的不同,南宋经济日益繁荣,讲吃穿、图逸乐的奢靡之风,不但在王孙贵族和士大夫的上层社会滋蔓,而且也波及中下层士庶;随着丝绸业与织布业的发达,南宋妇女服装不再是沿袭北宋旧制以宽长为主的款式,又不完全因循宣和服装改革以后的"不旋衿纽,束身短制"的妇女便服,而是进入了以长裙短衫为主体的多种形制的时代。而长裙的用料按质分,主要有布、纱、罗、绸等品种,用得最多的是罗,故罗裙的统称。

此时孙洛能隐约看到,李再兴加快脚步再向几名身着罗裙,体态婀娜的身影靠近,孙洛心说,这厮不会是犯了花痴,来带自己见心上人的吧?可理智却又告诉孙洛,李再兴不像是这般不分轻重的人,果然,在离那几个有人的身影尚有一段距离时,李再兴在一旁的折扇摊铺旁停下了脚步,此时两人头戴直角幞头,这是这一时代官宦的上流社会人的标志,而仆从、公差或身份低下的乐人等多用交脚或曲脚幞头。至于寻常村夫不过用布扎上快头巾罢了。而折扇据说是有日本产来的舶来货,在南宋时期,是大多数文人士子所钟爱的饰品,此时虽已是深秋十月,但南方的天气用扇子做装饰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而李再兴与孙洛手中没有两柄折扇在一众衣着相似的年轻公子身边也显得略有些碍眼,而李再兴在摊前向物主买了两柄空白折扇,也不付钱,孙洛一见摊主巴巴的瞅着二人,知道李再兴口袋里估计干净得要命,一问价钱,差点将孙洛气的鼻子都歪了,两把干干静静的折扇竟然比孙洛这两天的饭钱还贵,不过在这人群中孙洛也放不下面子来讨价还价,只得将囊中仅余的银钱全付了帐,这一下两个人这可以称得上不名一文了。

见孙洛用仇恨的眼光看着自己,李再兴微微一笑,也不理会,走向一旁的画摊,朝摊主借来笔墨,孙洛心里暗骂着“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都他娘的成落魄王孙了,还装大尾巴狼,害得自己破产,也不知道是不是没心没肺,看他今天吃什么。”

见李再兴不知在朝扇上写画着什么,孙洛凑上去看了看,这小子竟写得一笔好字,与两柄扇上各题了一首诗,虽是前人诗句但那一手瘦金体倒也是极为难得,孙洛自家知自家事,自己那一手破字写出来也就是能让人勉强认得,完全可以用奇丑无比来形容,哪敢再李再兴耳边呱噪,便安静的看着还得自己身家全无的罪魁祸首将两柄折扇写完,李再兴谢过摊主,将一柄上面书写着南唐李后主“满庭芳”的扇子塞进孙洛手中,而自己则将那柄写有同样是李后主的名句“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折扇,在手中逍遥的摆动着。

孙洛有样学样将扇子摆在胸前忽闪着,也不知道这小子到底要做什么,净他娘的搞这种飞机,虽然猜不着李再兴的心思,不过孙洛知道,自己和这厮差得实在太远,心里倒也没都少郁闷,有一句话不是说的好么,吐着吐着也就习惯了,不过孙洛先生这叫郁闷着郁闷着就习惯了。

李再兴倒像是欣赏景色的闲适公子哥般,漫无目的的在西湖上闲游着,孙洛那有什么办法,只得跟在人家身后,顺带欣赏着身边经过的美貌少女。这一时代男女之防还不如明清时期那般严格,毕竟朱熹也才刚刚复辟没多少年。

两人一路游荡着来到了西湖畔,李再兴寻了一条游船,正欲向湖上一游,这一下可把只顾细看美女的孙洛吓坏了,两人囊里连一个大子儿都没有,这要上了船那什么给人家抵船资,难道用这一身偷来的衣服?可惜孙洛来都没拉住李再兴,反而被李大少爷推上了游船,那船工倒也利落两人刚一上船,便一荡船桨将船划离了岸边,这一下孙洛可算是没辙了只得与李再兴进了内舱。

这艘船明显就是渔船改成的,也就能座四五人,舱内面积不大,并排能坐下两人,李再兴与孙洛对坐于舱内,船家倒也算是麻利,再送来了李再兴要的一壶酒便将船驶向李再兴要求的湖中央。

这货到底要干什么也不透个底,孙洛心中发憷,刚要向李再兴询问,就见这家伙,压了一口酒,将折扇并拢摆了摆,制止了孙洛在嘴边的话,向窗外一指,孙洛顺着方向望去,只见湖中央有三艘四桅大船,正随着水浪在湖中闲意的徘徊着,看着三艘似有些熟悉的大船,孙洛的脑海中猛然会想到那一夜见过的赵葵座驾,“官船!”

随着距离靠近,孙洛凭借着受内力影响提升深大的眼力,隐约的看到那船上明黄色的旗帜。

“草,这是.....”孙洛压住险些脱口而出的话,愣愣的看着李再兴。

李再兴微微一笑,眼神依旧平静如常的轻声吐露了七个字“南宋皇后谢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