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当诸侯
3355500000015

第15章 东平国相

第十五章东平国相

“子义之言深得我心,然宪势微力薄,纵使有心,也独力难支,还请子义助我一臂之力。”刘宪当下再无迟疑,拱手作揖拜求道。

“明公折煞我也,慈愿效犬马之劳。”太史慈慌忙扶着刘宪的手臂,神情激动的喊道。

“吾儿得明主矣。”这时用陶罐盛饭而出的太史慈母亲,听到儿子答应了刘宪的请求时,不由欣慰的感慨道。

“开饭咯。”这时典韦几个,也把烤好的野味,端到了院子中间的木桩之上。

当下众人围成一团,边吃边聊了起来,热闹哄哄的场面,加上典韦烧烤的香味四溢野味,让这顿饭吃的格外的温馨。

吃过饭之时,刘宪道:“子义,汝若随我出山,伯母独自在家,别说汝不放心,宪也实在难以安心,我看不如让伯母一同前往龙口,跟我家夫人以及昭姬小姐住在一起,这样彼此有个照应,我等皆可安心。”

太史慈闻言,心下虽然感动,但他还是担心老母故土难离,当下不由把目光投向了母亲身上。“慈儿放心,我这就去收拾东西,跟你们去龙口集去。”太史慈的母亲,显然是个明事理的人,这会没做丝毫犹豫,便答应了下来,从这点也不难看出,太史慈的母亲还真是一个通变之人,这也难怪她能教出太史慈这样优秀的儿子。

返回龙口集镇之时,刘宪的心情自是大好,能够招揽到太史慈这样的名将,对于他此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收获。

当下俩人一路之上,一会谈论兵法心得,一会纵马驰骋,可谓是畅快至极,致使一旁插不上话的典韦,看的一阵埋怨自语:“有了新人,就忘了大哥,子陵还真是偏心。”

“哈哈,大哥此言差矣,今得子义,宪犹如虎生双翼,自是理应高兴才是。”刘宪闻言,不由放声大笑道。

“哼,他要是是双翼,那我和子龙是什么?”典韦听到刘宪的话语,心下郁结之余,更是暗地嘀咕了一句。

刘宪看了眼表情不快的典韦,摇头反问道:“大哥和子龙自然是宪之双臂,试问双臂安有嫌弃羽翼乎?”

“驾!”刘宪意味深长的说完这番话后,催促着战马飞奔而起,落在后面的典韦,这会听完刘宪这席话时,顿时幡然醒悟。

转眼半月有余,这日刘宪在刘丰的引领下,巡查了刘家训练护卫龙口集镇庄园护卫兵士后,他忽然想起后世明朝的锦衣卫机构时,当下心里不由一动。

随后在回到刘府之时,刘宪把刘丰,刘光,刘阳三人叫到内堂,郑重的对他们道:“如今天下纷乱,到处都是流浪孤儿,从现在开始,你们三人都要逐渐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着手收养一批孤儿,赐姓为刘氏子弟,秘密负责训练他们,让他们成长为优秀的斥候,刺客等暗中为我刘氏服务的秘密影子。”

“少主高见,只是若要做成这件事情,需要花费的钱财必然不少,如今我们刘家虽然薄有田产,但近年来天灾人祸不断,其实家中并没有多少钱财,所以这事是否可以缓缓呢。”刘丰如今添为刘府大管家,对于刘家的家底,比刘宪要清楚多。

刘宪当下皱了皱眉头,道:“此事不能缓,而且还应该从急,这样吧,我已经决定待二叔就任扬州刺史之后,即将前往依附,想来以后家中的田产房屋,都将舍去,不如汝现在就去城中散布消息,就说我们要把田地和宅子转卖出去,这样一来,只要有人买了房屋土地,我们就能筹集一笔钱财了。”

“少主,这可是祖产啊,卖不得呀。”刘丰几个闻言,当下忙劝阻道。

“混账,如今我汉室垂危,宪身为宗室子弟,若是不报效国家,反而眷恋家产,它日亡国之时,又有何面目面见列祖列祖?尔等无须多言,就按我说的办。”刘宪冷声一喝,表示自己决心已下。

“诺!”刘丰三人见刘宪发火,自是不敢再劝,当下赶忙应答道。

待他们出去之后,刘宪这才重新走出大堂,这时大院内之内,典韦正在和太史慈正在赤手空拳的比试武艺,引得刘府上下的宗族少年子弟,个个引颈观看,口中更是连连大叫喝彩。

“大哥。”刘宪这会刚走出大门,站在门口观看几个少年子弟,纷纷向他行礼道。

刘宪这时看场上的典韦,仗着天生神力,把太史慈给死死的压在地上时,心知胜负已分的他,抬头看了眼眼前的刘基,道:“刘基,汝父近来可有书信回来?”

“未有。”今年十岁的刘基,正是刘繇的长子,此子虽然年幼,但读书却是十分用功,每每所到之处,他都手中拿着书卷。

“哦。”刘宪点了点头,伸手摸了摸刘基的头。

“大哥,我能够学习武艺吗?那两个叔叔武艺好厉害。”这时刘基一旁的二弟,刘烁忽然仰着头,一脸祈求的看着刘宪道。

刘宪笑了笑,道:“学习武艺可是很辛苦的事情,烁儿若想学的话,以后千万别哭鼻子才行。”

今年九岁的刘烁,是刘岱妾室生的儿子,他虽然比刘基还小一岁,但却长的虎头虎脑的,竟比刘基高出半个头,看起来就像是有十二三岁的少年了,平时这小子也不喜读书,加上无人管教,专门带着宗族的子弟,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这段时间来,刘宪着实修理了他几次,因此他如今对刘宪,既敬又畏,这会他也是看刘宪心情不错,这才仗着勇气,央求了起来。

“我才不会哭鼻子呢,大哥我将来还要做大将军呢,请您教我武艺吧。”刘烁听到刘宪的询问下,当下鼓足勇气喊道。

“哈哈,好,既然烁儿有此志气,以后汝就跟着我好了。”刘宪笑着点了点头,答应了他的请求,听到刘宪收下刘烁之时,一旁其他的宗族子弟,人人都是一脸艳羡之色。

“公子,公子,朝廷使节来了。”这时安虎纵马飞奔进入院落之时,急声喊了起来。

紧随安虎之后,两小黄门骑着马匹,随后进入了大院之内,当二人下马之时,其中一人尖着嗓子喊道:“有旨意,刘宪接旨。”

“宪接旨。”刘宪当下跨步而出,跪地喊道。

手持圣旨的太监,打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刘宪乃宗亲之后,讨贼立功,……特封为东平国国相,领破虏将军,钦此!”

“臣刘宪,领旨谢恩。”刘宪当下接过圣旨之时,遂从怀中掏出一包银饼递了过去。

“恭喜刘国相了,某等还需回宫复命,就不多留了。”一人在接过刘宪的的银袋之后,用手掂量了一下,发现数目不少,当下朝另一人打了眼色,一边笑呵呵的起身告辞。

“二位公公不歇息一晚再走?”刘宪笑着挽留了一声。

“刘国相盛情就多谢了。”当中一人摇头婉拒道,虽然他也想留下住上一晚,但来之前大司马李傕,可是告诫过他们,不许过多耽搁,否则将拿他们试问。

“哦,既然如此,宪就不多留公公了,只是宪有一事想问公公,不知能否相告?”刘宪这时在扶着当中一人上马之时,轻声询问道。

“刘国相请问吧,咱家知道的话,定然相告。”那黄门太监看在钱的份上,倒也客气的回道。

刘宪当下问道:“敢问公公,可知道朝廷是否有旨意给我二叔刘繇,还有谁举荐宪担任东平国相一职?”

那黄门太监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咱家出宫之时,陛下已经下旨,封刘繇为扬州刺史,领振武将军,至于汝担任国相一职,似乎是大司马提议的,他说如今青兖二州黄巾为乱,光有曹操一人,不足以平乱,故向陛下举荐您出任东平国相,负责讨伐黄巾乱军。”

听完这两个黄门太监的话语时,刘宪望着二人纵马而去的背影,脸上不由显现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