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
33633400000019

第19章 儿童早期心理创伤的危害与防御

成长过程中,大多数人都可能经历这样或那样的创伤,但对每个人心理的影响或者伤害,一部分取决于儿童时期的个性特点等因素,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来自于父母或亲人的关怀与爱。是否能从父母或亲人那里获得安慰、解释或支持,极大地决定和影响着孩子早期的心理创伤经历是否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产生不良作用。

4.3.1 儿童早期心理创伤的危害

儿童早期心理创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3.1.1 儿童在以后遇到类似紧张状态时更加不会处理

例如,某些曾溺水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产生恐水症。如果儿童接二连三地遭受类似的心理创伤,那么他应该正常发展的人格就会中断,即使长大后采取了弥补措施,创伤可能有所好转,但也可能永远根治不了。儿童早期经历对以后的自我评价、自我认识起主要作用,心理疾病患者的任何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他们在早期生活经历中的创伤,如每一个自卑的人都能够清楚地回忆起自己在童年时期很多情景中的自卑感受,正是这些记忆中的感受使他们普遍缺乏自信,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从而在社会生活和工作竞争中处于劣势。

4.3.1.2 人际交往出现适应性减弱

长期与父母分离或单亲家庭的孩子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普遍较弱。父母与孩子间的相互交流和情感纽带将塑造儿童在随后的社会关系中的期望和反应。如果父母常常耐心地向孩子解释各种游戏和社会规则,告诉他们在何种情况下该如何去做,那么儿童就会更快地掌握规则。

4.3.1.3 形成自卑心理

父母离异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别人都有爸爸妈妈,自己只有一个,自己是被遗弃的。此外,父母婚姻的失败会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使他们在成年后面对自己的婚姻容易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对婚姻缺乏信心。

4.3.1.4 性别发展出偏差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性别发展较容易出现偏差或长大后与异性交往出现困难。父母在家庭中所扮演的性别角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性别发展,父母是孩子性别发展最初的观察和模仿对象,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3.2 儿童早期心理创伤的防御

儿童早期心理创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防御:

4.3.2.1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理念

父母要有孩子的心理健康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并保持的观念。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和学习问题,更应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发展与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在孩子情绪出现波动时耐心询问,弄清问题的根源。对于某些使孩子自尊心受到挫伤的情况特别要认真对待,防止这类心理创伤影响他以后的人格发展。这类创伤由于常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也最容易被忽视。

4.3.2.2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与对策

在了解到孩子受到哪种心理创伤后,父母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对策。如果是蛇咬和溺水等情况,父母可以向孩子浅显地解释说明,并且有意识地带孩子逐渐增多接触这些事物,使他们在心理上慢慢接受,消除恐惧和其他相应的消极情绪。在失败或自尊心受到挫伤后,父母应及时给予孩子鼓励、肯定或支持,让他们在接受自身不足的同时发现优点,树立信心,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相信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并在他们取得每一点进步和成功时都及时给予赞扬和鼓励。对于与父母分离的儿童,父母或其他亲人及老师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不要让孩子因为自己与别的孩子不一样而感到自卑,因为缺少爱而产生人格障碍。但这里需要格外指出的是,关怀和爱护绝不等于溺爱,特别是由老人抚养孩子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4.3.2.3 对孩子要坦诚,建立孩子与人交往的信任感

单亲家庭中的父母也应该经常往来,亦不必隐瞒和欺骗事实,避免孩子对成人产生不信任感。父母需要向孩子进行解释,告诉他们离异是成人的一种生活选择,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父母永远都会爱他们,尽量消除父母婚姻的失败对孩子未来生活可能造成的潜伏的阴影。特别要注意的是,父母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婚姻的失败就向孩子灌输一些思想。例如,天下男人或女人都不是好东西等,这样只会使孩子在成年后对异性或婚姻产生不正确的看法,影响他们的幸福。最后,如果在父母的关注和努力下仍然不能消除孩子的心理创伤,那么就应该找专业的心理医生了。医生会依据不同情况采取各种专门技术(如系统脱敏法、提供榜样法等)对儿童的心理创伤进行较深入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