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英录
3365800000030

第30章 运筹帷幄决千里

建安六年末,风雨飘摇的汉室王朝,两大诸候相继损落,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一者,中原霸主袁绍袁本初兵败官渡后,于邺城之中忧愤成疾而薨;二者,荆州贤主刘表刘景升因年老多病,回天乏术而终。

就在此后,一桩足以改变当下大汉时局的政变发生了。刘表死后,荆州军师蔡瑁伙同襄阳城内过半文武大臣,联合施压长公子刘琦,并将其驱逐襄阳城,调往江陵郡;随后蔡瑁又与其妹蔡夫人密谋,私改刘表遗书,强势拥立次公子刘琮为荆州新主。最后更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就在刘琮继任荆州牧大典之上,颁布的第一道文书竟是:荆襄九郡即日起,正式归降于曹操。

不管刘琮之文书能否代表荆州全境内所有掌权者之意愿,但此令一出,天下震惊。灭袁绍、降荆州;至此,曹操取缔袁绍,俨然已成为大汉疆土之上的第一霸主。

长沙郡地理位置独特,东西两面分别是巴陵郡与武陵郡;往南而下则可到达零陵、桂阳二郡;而沿路北上便可直通江陵郡。

“鼠辈蔡瑁、刘琮,居然在此时选择投降曹贼,刘表当真要死不瞑目矣。”长沙郡十数之外的江东营寨内,大将吕蒙抱怨道。

荆州降曹之消息尤如野火燎原之势,迅速传遍了大汉各州各地。

“袁绍虽然败亡,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袁绍尚有二子袁谭、袁熙可承父业;此外袁军兵力尽管官渡一役中伤亡惨重,可袁家占据幽、冀、并、青四州多年,根深蒂固,月余之内要聚集十余万可战之兵再坚持一段时日亦非难事;就算以荆州立场观之,即便袁绍已死,曹、袁之争,曹军取胜已属必然,但在袁家彻底覆灭以前,曹操根本无暇南下,更无法直接危协到荊州之安危,可为何荆州偏偏却要在刘表刚刚病故后就急于投降曹操,以绩观之,此事极不寻常。”陆绩诿诿分析道。

陆绩,字公纪,吴郡吴县人,年少多才,善政善谋。

“公纪,所言有理,”周瑜亦严肃道:“襄阳城内不乏能人善谋者,荆州就算有心降曹,也断不可能选在此时为之。旧主新故而降,是谓不忠;废长立幼,是谓不仁;降远强而舍近敌,是谓不智;荆州主事背此不忠、不仁、不智三罪而降曹,是当真匹夫无谋亦或另隐玄机。”

周瑜说完,眉头深锁,心有缠有一事始终挥之不去,脑中浮现一语,久久余音回绕。

“江东欲以江夏为基,再取荆南四郡成辅,据江陵,两路迸进,分食荆州之计已被我家军师识破,关某奉命,特在此恭候多时矣。”

与此同时,孙策亦魂不守舍,眼前接连闪过长沙一会之情形。

数日前,孙策大军昼伏夜行,本想出奇不意,一股作气拿下长沙郡,怎知就在大军悄声兵临城下之际,长沙郡城门突然大开,两员大将仅率百余骑杀出,便震慑住了江东数千大军。

城门开,百骑出,随之一股无形磅礴气势碾压而至。江东大军中不少士兵难以承受住这种惊人窒息之感而冷汗连连,手脚抖擞;更有甚者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手中武器。孙策紧握霸王枪,提神戒备,虽亦感压力,但决不退却。注视来人,凭武者直觉,孙策预感到以自己这三千大军若对上那百余骑兵必定讨不到丝毫便宜;尤其最前方领军的二人,实力更是强得可怕,江东所有武将,包括自己在内,倘若单打独斗,绝无一人是其敌手;此二人之武艺绝对与那黑脸张飞是同一级别。

孙策突尤心生不祥之兆:来者不善。片刻后,两军仅隔数十步列阵排开。

对方两员大将完全无视江东众军,徐徐策马离开本阵,朝向孙策靠近。

细看来人,一者年近四十,跨坐火红赤兔马,红脸绿袍,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手持青龙偃月刀,周身凌厉傲气散发,让人不敢直视。

另一人则是岁约六旬的老者,鹤发白须,身负三石大弓,手提虎头金刀,虽然气沉如海,势敛于内,但观其表象,便知非是等闲之辈。

孙策、周瑜二人对视一眼,双双驱马迎上。常言道:“输人输阵不输势”,周瑜虽是一介文生,但多年来的沙场征战,使之亦有一股不亚于武者的气魄。

“对面可是关羽关云长与黄忠黄汉升是否也,”孙策长枪轻扬,率先问道,语气不卑不亢。

听此一问,关羽稍显惊讶,随即恢复平静,冷傲答道:“小霸王孙策年纪不大,眼力倒是不差,久居江东竟也识得关某与黄老将军”。

知猜测无误,孙策强行压制内心不安,言道:“关将军威名传天下,黄老将军亦是荆州名宿,策身为武将,岂会不知;只是不解两位将军今日同来,有何见教。”言语虽是客套,气势却未减半分。

关羽冷声道:“江东谋算,已被我家军师识破……”。

字字中关键,句句点玄机,随着关羽的不断途述,周瑜忍不住出言问道“是何人识破此计?”

“大汉皇叔刘备新任军师诸葛亮,”一脸孤傲的关羽难得面露钦佩之色。

孙策闻言,霎时震惊,不禁脱口而出道:“诸葛孔明已出山”。

卧龙一语惊四野,决胜千里料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