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英录
3365800000031

第31章 螳螂捕蝉谁为雀

世事无常,就在刘琮继任荆州之主,召告荆州归降曹操后的几日,刘表长子刘琦却于江陵起事,宣布脱离荆州掌控,拒不降曹;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郡太守闻讯亦随之纷纷响应,相继加入刘琦阵营。而隐匿许久未见的刘备也突然出现在江陵,更与刘琦掌军。

江陵郡城内一座豪宅之中,刘琦、刘备、诸葛亮三人共聚一堂。

“先前倚仗诸葛先生提醒,琦才能趁早觉察到蔡瑁等人的狼子野心,及时准备;后又承蒙先生妙计指点,借机遁走江陵,否则只怕此刻琦之命已休矣;活命之恩,难以为报,请受琦一拜。”长公子刘琦朝诸葛亮恭敬一礼,感激道。

诸葛亮以羽扇托住刘琦双手,答道:“公子不必如此,亮虽一介山野闲人,可久居荆州,实不忍见景升公毕生心血毁于一旦,公子当下理应发奋图强,集召汝父旧部,同抗蔡瑁,夺回荆州基业。”

追溯前事,徐庶施计攻取上庸郡之后,又向刘备极力举荐好友诸葛亮。徐元直才智超群,竟甘愿投奔当时落迫困窘的刘备,并助其脱离危难,谋得一席之地,从此不用再寄人篱下。刘备因此十分信任与敬重徐庶,出入皆以师之礼相待,所以才会三番几次亲身犯险折返襄阳,目的就是为了请得徐庶口中的这位卧龙诸葛亮出山。结果黄天不负有心人,诸葛亮感恩于刘备一片赤诚,加上徐庶的从旁游说,终于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诸葛亮甫出山,便进言刘备秘密接触当时身在襄阳城的刘表长子刘琦,为其解析荆州处境时势,利害得失,且暗中授意刘琦刻意以未来荆州之主的姿态,事事针对刁难蔡瑁,最后成功假以蔡瑁之手,顺利离开襄阳城,来到江陵郡。而江陵郡正是诸葛亮为刘备大业所部署的第一处跳板。

寒暄过后,刘琦道:“孙策勇猛非常,又与我荆州有杀父之仇,关将军虽为不世虎将,但仅带百余骑前往长沙郡,此行真能令孙策就此放弃荆南四郡,答应与我军联盟否?”

诸葛亮笃定答道:“孙策所仇者,黄祖也,如今黄祖伏诛,荆州不过是其霸途之借口;若无外敌环伺,孙、刘两家死战难免;可眼下大敌将临,而孙、刘任何一方皆无力独自抗衡,所以两方联盟势在必行。”

“孔明为何如此肯定曹操大军不久便会南下?以吾所知,袁绍虽亡,可河内战事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结;曹操不趁此一举将袁家斩草除根,反倒留其喘息之机,将目光转向荆州,舍近求远,顾彼失此,备实不解其中原由。”刘备疑惑道。

“曹操,奸雄也,挟天子扫四方;发兵讨袁,乃因袁绍为大汉第一诸候,其欲行天下一统之最大阻碍,是而绍不可留;现今袁绍身死,袁家残军不足为惧,若有闲暇,曹操灭之易如反掌。孙策,霸者也,白手起家,破刘繇,定扬州,威名赫赫;曹操早有心忌惮之,只因当时袁绍未除,南下不易,无力伐之罢了;如今孙策取江夏,谋荆州,若其功成,威胁更甚袁绍多已;曹操善谋略,观长远,所以绝不会放任孙策起势,坐拥整个荆州;是故曹操舍HB下荆州实属必然。”诸葛亮目光如炬,羽扇轻摇,自信神态仿若世间一切皆在其预料之中。

刘琦道:“先生洞察入微令人折服,听先生之言,恐怕曹操近期就会行动。”

“曹操何许人也,其实早就已经有所动作了”,诸葛亮言道:“昔日孙策夺江夏,却横降一旨皇昭封皇叔为江夏太守,这便是出自曹操之手,好让皇叔牵制住孙策谋夺荆州之脚步,而两败俱伤是曹操最乐意见到的结果;只可惜江东亦有能人才俊,识破此计,反倒顺势巧施离间计,促使刘荆州猜忌皇叔,且心生杀念;皇叔迫于无奈,不忍同室操戈,只得选择隐匿远走它处;再观刘琮二公子突然降曹,事出反常必有因,若亮所猜无误,只怕曹营之中已有人暗中来到了荆州,或许就藏身于襄阳城内。”说到此处,诸葛亮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贯风轻云淡的模样出现了一丝动容。

荆州某座府院内,一名文弱书生装扮的男子正在细细观阅手中情报。“欲攻打长沙郡的孙策突然无故退兵;刘琮刚继荆州牧大位后,刘琦就在江陵郡自立,而且消失许久的刘备竟也会在此地;无独有偶,看来刘琦只不过是摆在明面上的傀儡,背后定有高人推波助澜,想借刘琦荆州长公子身份的号召力有所图谋……。”书生察觉有异,快速执笔写下一封密笺,随后开口道:“来人,速将此信交于张将军之手,并嘱咐其按吾信中内容行事。”

“诺”,黑暗中窜出一人接过书信后转身离去。

同一时间,江夏城内,孙策已班师回归,并向众人详细述叙了诸葛亮之能为。此行虽是攻打荆南四郡无功而返,但孙策并未见失落,反有心安之色,毕竟各方潜藏势力已开始逐渐浮出水面,隐患后忧相对减少,且巴陵郡一战中,孙尚香呈报发现了丁奉这名将才,当属意外之喜。

一番佈局后,孙策不尤热血激荡,真正的大战即将开始,纵马持枪,一问天下英雄之刻就要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