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群英录
3365800000045

第45章 义薄云天关云长

“将军,丞相派来信史慰问将军伤势,并嘱咐将军好生养伤,毋须挂碍战事。”荀攸立于床榻旁,从怀中取出曹操书信。

“咳…咳…”夏侯惇受孙策一枪,虽已保住性命,但伤势严重,面白唇青,卧床难以起身,虚弱道:“先生且坐,不知主公那边情况如何,可有指示。”

荀攸坐于床榻边,答道:“据信史所言,丞相依从奉孝之计,水淹江陵城,大获全胜,刘备等人丢盔弃甲逃往长沙郡;而近日确实有不少江陵附近县城的难民流落襄阳城街头。”

“刘备一介织席贩履之辈,主公雄才大略,焉有不胜;只可惜本将出师不利,败于孙策之手,愧对主公;先生可知江东最近有何动作。”夏侯惇经此一败,少了几分急燥,多了几分沉稳。

荀攸道:“将军不必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谁又能真正百战百胜;探子回报,江夏郡范围内暗哨明显增加了许多,且孙策将大部分兵马驻扎在城外三处险要之地,三处互成犄角,可攻可守;想来是孙策吃过一次大亏,为保住江夏,又不愿困守一城,失去先机而处处受制,故有此佈军;或许丞相亦知此事,方令将军于襄阳静观待命,一则牵致江夏,不让其支援刘备;二则稳固后方,以应不时之变;只待丞相大军一举击败刘备,届时孙策仍难逃败亡之局。”

昔日煮酒对饮论英雄,今朝兵戎相向分生死。长沙郡外,乱世奸雄、仁义大德再度交锋。

曹操青虹剑出鞘,高声道:“何人能为孤取下刘备之人头。”

“某将愿替丞相解忧”。闻声望去,曹军阵中,一员虎将手舞开山斧,纵马而出,正是大将徐晃。

徐晃,字公明,冀州洪县人,曾随车骑将军扬奉讨伐逆贼与保护献帝有功,后扬奉意欲兵劫献帝,却被曹军所杀,徐晃逐归降曹操。官渡大战,徐晃活跃非常,深受曹操器重。

“关某在此,岂容放肆。”乍闻霸气声语,红影闪动,马中赤兔,武圣关羽,威势现身。

徐晃道:“关将军,久违了,某早就有心领教武圣之能,今日必全力以赴,虽死无憾。”

关羽隐匿平日之高傲,和声道:“徐将军,今日你我各为其主,往日情份不复,战场无情,生死由命。”

关羽重情,张辽尽忠,徐晃守义。刘备当初兵败逃亡,关羽为护兄嫂安危,虽不得以而降曹,但期间深居简出,不屑同他人为伍,却唯独与张、徐二人最为投缘,私交尤甚。

忠义两全,虽无奈,亦无悔。

“锵”,一交手,火星四射,震撼八方;青龙刀势可断流;开山斧气沉五岳。关羽提刀斜扫,徐晃抡斧竖劈;关羽前招未尽,手腕动,青龙刀急削而下;徐晃面不改色,一勒马,横移避过,开山斧直取要害。双方毫无保留,使出浑身解数,大战三十余回合,不分胜负。

徐晃一斧落空,关羽抓住破绽,横刀腰斩;徐晃见之,仿若早有准备,双臂攒力回拉,斧落半空,锋刃瞬变,割向关羽侧脑;关羽仓促应变,撤刀俯身,险险躲过致命一击。

“驾”,关羽失利,掉转马头,右手拖刀而走,青龙偃月刀沿途勾勒出一条硕长刀痕;“休走”,徐晃眼见关羽逃去,一拍马臀,随后追赶。关羽压低身形,紧贴马背,赤兔马一改往日神速,逐渐被身后徐晃拉近距离。

“纳命来”,两人相差约十步之距,徐晃双手紧握开山斧一端,卯足全身之劲,猛然劈向关羽背心。一斧足可开山碎石。

见此一幕,刘备等人无不为之提心吊胆,唯有张飞不为所动道:“徐公明武艺确实不俗,然与二哥相比,差距甚远”。

“飞龙在天”。倏闻一声冷喝,只见赤兔马四蹄霎止,被关羽倒拖于地的青龙偃月刀突然回身一斩,划出一道绚丽圆形轨迹,宛若盘旋在天的飞龙俯冲而下,快至惊心动魄,强到不可思异,让人肉眼难辨虚实。

“嘭…”,开山斧震飞远处;“哷…”,坐骑四肢瘫软悲嘶;徐晃摔落倒地,虎口溢血,右臂脱臼,前额寸许间一柄冷冽刀锋巍然不动。徐晃败了,败得心服口服,败得理所当然,额角流出丝丝血渍,只要关羽稍稍将手中偃月刀再进半分,其必死无疑。

“拖刀计”诱敌蓄力;“飞龙在天”一招破敌,武圣关云长,名不虚传。

关羽收回青龙刀,平静道:“徐公明,汝走吧,此战过后,你我是敌非友,下次见面,吾定取汝颈上人头。”

“唉”,徐晃讶异关羽竟然手下留情,然则此时此刻,多说无益,左手按住右肩,哀叹一声,颓败而去。

两军对垒,关羽一人独立阵前,漠视十万曹军。

曹操惜才,对关羽更是百求难得,不顾手下劝谏,一挥鞭,孤身上前。“云长,别来无恙否,”奸如曹操,脸上亦有真情流露之时。

“谢丞相挂心,两军交战,不便言谈,恕吾失陪。”关羽并非忘恩之人,曹操对自己如何,关羽心知肚明,不过既有桃园结义之誓在前,一切便是枉然。

秋风瑟瑟,人情乎乎,千金易得,一将难求。

曹操静望回归本阵的关羽,内心唏嘘,手中马鞭遥前方道:“刘备,孤给你一天时间考虑,降则生,逆则亡。”

义薄云天关云长,兵燹无情人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