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末雇佣军
3367200000046

第46章 御史相求

泉州府衙里,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正静静的捋着胡须,不时的看着府衙口出神。陪在一边的知府朱朝熙拿着手中的茶碗,右手食指不住的摸着碗盖。

泉州清源山附近的乡民送来消息,山上聚众的山寇袭扰乡里,虽然没有大开杀戒,但是也已经伤亡数十名乡勇。

朱朝熙现在就等着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怎么来指示,泉州原属一千多士兵,得隆武帝令北上勤王,城中现在虽然有兵,但是那是郑家水师的队伍,领军的澄济伯郑芝豹根本就不在泉州,而是在郑家的老家安平。

“靖虏保民是你我的本责,只是此事有些棘手,本府兵将远在延平,这如何是好?”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自言自语了一阵。

泉州知府朱朝熙等着这位上官说过后才敢发出声音,“御史大人,在本府里也不是没有兵!等着赴任的琼州总兵现在还带兵驻扎在城外呢!只是其属于客军,不知道能不能调得动,而且这饷耗不知道怎么计!”

听朱朝熙这么说,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也不是傻子,和泉州知府比较起来,虽然自己的品级不一定高,但是在官职上顶着一个御字,那可是替皇上办事,多少要多一些面子。

“如此,那我就去寻那总兵一次看看吧!”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想了一下后说。

听到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说过后,朱朝熙才开了茶碗盖,美美的喝上了一口。这个琼州总兵带兵到了泉州,竟然没按照大明的惯例来同自己叙下交情,如此生分可是犯了大忌。

朱一凡的军营扎在泉州与晋江之间,由于此地毗邻着海港,原本应该冷清的城郊,却百业兴旺。除了造船,制瓷、冶炼两业在这里尤为兴盛,虽然都是家族作坊式的产业,但是数量繁多。

因为傅珈笙买了座瓷窑,朱一凡便带着自己的这些外国雇员们在这里参观,打算让这些红毛番都见识见识,那在欧洲价值连城的青花瓷器都是怎么来的。同朱一凡以为烧瓷的师傅都是本地人不同,这里除了学徒、画工外,拉胚,看窑的师傅都是江西人。

“这些是制作陶胚的原料,上好的原料都是来自婺源和祁门两地!上好的茶叶这两地也有出产!”指着一块块白色的土砖,作为导游傅珈笙向朱一凡介绍着。听到傅珈笙提到了婺源,朱一凡点点头,原来婺源还有如此重要的资源,看来攻下婺源在经济上还是有大好处的!已经为国尽忠的黄阁老怕是轻视商人,才没说攻打婺源还有这样的一个理由。

看着学徒在师傅的指点下,把这些白色的土砖放在一个石臼里,接着用一个脚踩的大木桩用力捣起来。还没看完这个步骤,肖恩已经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玩意,一个岁数不大的小学徒正用脚转着陶车,上边大圆盘中心的盔头上,陶胚正在小学徒的手里慢慢变成一个碗状的东西。

见到这孩子熟练的做出了三个碗胚,肖恩、菲尼斯都看着不想移动了。朱一凡自然是知道这两个人的心思,肖恩纯粹是因为好奇,而菲尼斯估计是想挑战下自己的巧手,毕竟制作精细的模型他也很在行。

看着朱一凡和他的外国雇员们的举动,一直和朱一凡保持距离的傅珈笙走到了前边。

“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话,我可以让他们试试!在咱们大明还没有哪个红毛鬼子接触过这个,他们可是荣幸的很!”傅珈笙的小手向着肖恩那里一指。

看着这白嫩嫩的手,朱一凡嘿嘿笑了下,傅珈笙这动作里带着俏,还真是动人。

见到朱一凡看自己的眼神,傅珈笙瞪了下后,又吐了下舌头。

听说自己可以亲自动手尝试,肖恩急不可待的坐到了小学徒的对面,友善的笑了下后,却把小学徒吓得睁圆了眼睛傻在那里。

手忙脚乱了一番后,肖恩的大胡子都变成了泥浆糊的。发觉这个大胡子不过是面色吓人些后,小学徒帮着肖恩转起陶车来,一边还指点着肖恩的手应该如何做。

在另外一架陶车上,菲尼斯、佐尔格藤森、鲁伊特尔和佐洛尼姆都做出各自的产品,虽然不是很规整,但是还凑发着能看下去。让人意外的是,做的最好的不是手巧的菲尼斯,而是平日里很少说话的佐洛尼姆。

“哈哈哈!你们快来看!”被几个人扔在一边的肖恩突然兴奋的大叫起来。两只大手和两只小手正放在旋转的陶胚上,一个高底的陶碗泥胚正在成行,不过看起来肖恩有些取巧,有那小学徒的手在上边,不知道这东西还能不能算是他做出来的。

“哈哈哈,看见没有,我可是做的最好的!”两只泥手蹭了下自己的下巴,肖恩笑的颇为得意。

“找画工来吧!让他把这个大胡子和这个孩子都画到碗上。”朱一凡对着傅珈笙纷纷到,“肖恩,以后这碗就是你家族的传家宝了!”

听出朱一凡是在打趣自己,肖恩却聪明起来,“那好,我就多生些后代!老板你把这样的碗送我几百个吧!”

肖恩大言不惭的话,让一众红毛番都笑起来,傅珈笙听不懂这些人说什么,只能很无助的看着朱一凡。

“他说想做一头猪,多生些小猪!”朱一凡对傅珈笙说到。

听到朱一凡的话后,傅珈笙的脸马上红了,心说这个朱一凡总是这么轻浮!

“老板,我抗议,我可不是这么说的!”肖恩马上抗议起来,现在汉语这个家伙也能说的不错,朱一凡这话马上让大胡子不满了。

见到自己的话把傅珈笙说的脸红了,朱一凡呵呵傻笑了两声,对着肖恩的屁股踢了一脚,“好吧!你不想做一头猪,少生些小猪!”

又换来一阵大笑后,现在成了鲁伊特尔在莫名其妙了,这位朱一凡船队的指挥官,现在还不会说一句汉语。

心情愉快的众人,又继续参观,瓷器这东西可真是奇妙。

“朱大人,外边有您的士兵在找你!”正准备继续走下去,已经有人通报朱一凡,自己营中有人来找自己了。

“你们先继续看,我去看看怎么回事!”让傅珈笙带着自己的外国雇员们继续参观,朱一凡向着瓷窑的门口走过去。

“长官!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大人在营中等着您呢!”送信的是名骑兵,看来这事挺紧急。

回头看了眼瓷窑,朱一凡接过骑兵递来的马鞭后,纵身上了战马,“你在这里等那几位长官,告诉他们我先回去了!”

“是!”

向着骑兵一点头后,朱一凡驱马向着军营跑去。

营帐里,李凤和叶嘉盛两个人正陪着这位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大人。叶嘉盛一身红色荷兰猎装,挎着意大利产银丝笼手宽刃剑,胸前还别着一把燧发手枪,完全是红毛番的装扮,这让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大人有些排斥,只和李凤两个人闲聊。

“贵军可是奉调勤王?琼州可是远在千里之外啊!”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虽然知道朱一凡被封琼州总兵,但是并不清楚现在驻扎在城外的这些兵的来历,故而出言向着李凤探询。

“呵呵,黄大人此言差矣!城外之兵乃是御封神威大将军炮队的兵士!乃是我家总兵大人随黄阁老出援衢州、徽州时的人马。”李凤脸上堆着笑,向着黄庆华解释了下。

听说这些军士就是神威大将军炮队的士兵,黄庆华稍微有些意外,原本以为这支炮队会留在隆武帝的身边充作护军了,没想到居然还跟着朱一凡。

见到黄庆华的脸色有异,李凤还是笑着继续说:“黄大人不必惊异,这御封神威大将军炮队本身就是我家总兵私募的义兵!得了今上的恩准,现在已经全部落籍琼州了!”

听了李凤的解释,黄庆华不住的点头,这义兵按照大明惯例,战事结束后立即解散,是肯定不能成为随驾的护军了,“如此一来那琼州知府怕是要有些事物了!”

“哈哈,李某不才,正是新任琼州知府!”听了黄庆华的话后,李凤这才笑嘻嘻的报上自己的身份,脸上没显出任何的得意,出其不意的将了黄庆华一军。

一直以为这个脸上带着油滑、气质像个商人的李凤,不过是朱一凡身边的师爷一类的角色,没想到居然是琼州知府,这让黄庆华不由得想起那四处疯传的谣言来。琼州知府是琼州总兵的师爷,那这琼州岂不是成了一人的私地?难道说今上已经认同了他的身份?黄庆华历时想出个结论来,忍不住惊出些冷汗,这皇家私密可是不足为外人道,自己岂不是多事了!

“朱某回来迟了,还请黄大人责罚!不知道在我军中可有怠慢?”急匆匆的朱一凡,进了营帐便自报家门。

“原来是朱总兵!”翰林院兼御史黄庆华连忙起身对着朱一凡还礼,见朱一凡肤色稍黑,步履矫健,同那郑家的忠孝伯朱成功气质不相上下,心说这年轻人果然深得圣眷,不然怎会如此年轻就位至总兵,虽然没有什么爵位,但是得的实惠却是无人可及。

“朱总兵少年英雄,不愧圣上的钟爱之将!”按照大明官场的惯例,黄庆华马上开始客套起来。

听这位御史的开场白,朱一凡看看李凤又看看叶嘉盛。见两个人的表情后,便知道这位御史来此的目的还没说出来。

“黄大人,朱某海外出身,在大明又久在军中,性子粗鲁了些!还请大人莫要多了些转折,直言相叙吧!”朱一凡不知道黄庆华的客套话要说多少,便直接示意他尽快进入主题。

听到朱一凡的话,黄庆华顿了下后,才继续说。没想到这个朱一凡说话可也不客气,居然就这么直来直去的。

“我,我,嗯!我此来是为了有一事相求!清源山山寇数次袭扰乡里,而今外患颇重,而内扰又起,故,欲请朱总兵相助一二!”突然要省略以往官场上的那些客套话,黄庆华还有些不适应,顿了两声后,才把来此的目的说清楚。

“原来如此!”朱一凡听过后,捏着自己才留起的胡子思考起来。

ps:更新晚了,见谅!现在的感冒病毒传染性太厉害,天天陪着儿子上医院打针,现在我也病了!